?《中衛記憶》之中衛地毯譽海外
原標題:?《中衛記憶》之中衛地毯譽海外
中衛歷來盛產羊只,著名的中衛山羊和灘羊,所產的絨毛纖維細而柔 軟,質地優良,是制作高級絨線的佳品。好毛出好線,好線出好毯。得天獨厚 的羊毛資源又為中衛地毯添上異彩。
觀賞中衛生產的仿古地毯,就像看到一幅色彩絕妙的立體山水畫。栩栩 如生的文房四寶、琴、棋、書、畫盡在其中,象征著福貴、長壽、多子的“佛手三多”更像浮雕鑲嵌在畫面上。中衛生產的手工栽絨地毯是譽滿海內外的知名 產品,深受英、美、法、意、德等十幾個國家和港澳臺地區人民的青睞。
早在清朝同治年間,中衛就生產地毯,并聞名遐邇,是中國生產地毯的地區之一。
地毯是用柔韌性極好的棉紗股繩作為經紗和緯紗,在地緯上根據圖案扎入彩色的褪毛緯紗構成毛絨,然后經過剪毛、刷絨等工藝過程制作而成。其正面密布聳立的毛絨,質地堅實,彈性良好,色彩協調,古色古香,花紋俏麗。在廳堂居室鋪設既豪華氣派,又莊重高雅,是傳統工藝珍品。漢平帝時, 地毯隨佛教由印度傳入西藏。當時,專作拜佛墊用。清乾隆年間,西藏喇嘛以 藏毯進貢,引起朝廷重視,并在報國寺專設地毯傳習所。
此后,地毯漸由宮廷 貴宅和廟堂寺院流入民間。據有關史料記載,“回族人善騎射,亦用羊毛絨織 成馬鞍,以壯觀瞻。更因西北各地盛產羊毛,所以當地人大半皆會編制毛 毯”。可見西北地區制毯歷史悠久。清同治七年(1868年),地毯藝人金海師徒 二人,跋山涉水,從青海來到寧夏中衛,駐足縣城南門,辦起了地毯作坊。自此,中衛開始了制毯手工業。民國十一年(1922年),地毯藝人姚占彪等人在 縣城草市巷辦起毯坊,收施茂德、李定堂、邢吉祥等七名徒弟,一年可生產 400多條地毯,主要是馬褥子、炕毯。
此后,又有王全興、王有棟、王進剛、王福 義、張得彬等人辦起毯坊。當時,這五家毯坊較為紅火,后因苛捐雜稅繁多, 1945年前后毯坊陸續關閉。新中國成立后,1957年7月,隨著國家對農業、 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高潮掀起,縣城關福利廠組織地毯藝人刑吉祥等3人編制亞麻地毯。一年后成立了亞麻地毯車間。1961年, 地毯車間轉歸東方紅公社紅旗廠,有織毯工15人,5臺機車,年產地毯3700 多尺。1972年,中衛縣紡織社開發新產品,又將制毯工業掀起,當年生產出的 半成品地毯,由阿拉善左旗進行加工后打入國際市場。第二年,紡織社更名 為中衛縣地毯合作工廠,設織毯、染線兩個車間。由于地毯外貿出口的數量 不斷增加,地毯廠將生產擴散到東園大隊、城郊公社、城關鎮、柔遠公社等鄉 村加工廠,同時,完善了各道工序,地毯平、剪、洗、造舊等工藝全部在廠內加 工。
1979年,國際市場機拉洗地毯興起暢銷,自治區外貿部門要求中衛生產機拉洗地毯,中衛縣地毯廠又派人到河北遵化學習機拉洗地毯的制作技術。1987年給國家爭創外匯,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廠長陶樹清狠抓企業的第一期技術改造,建成了洗染大樓,增加了二梳二紡機,改造了洗染、供電、鍋爐系統,擴大了生產規模,使中衛地毯廠達到年產3萬平方米地毯的生產能力。同時加工點又擴大到37處,從事地毯加工的人員達2000人。這一年,共生產出口地毯15566平方米,出口創匯量占自治區出口量的三分之二。1988年出口地毯2.5萬平方米,實現產值500萬元、利稅240萬元,創匯200萬美元,全員勞動生產率達到12438元,這個坐落在西北邊陲 古城的制毯工廠,一躍而上,成為全國輕工系統出口創匯的一顆明星。
在發展社會經濟的過程中,中衛地毯發揮了民間傳統工藝功不可沒的作用。
猜你喜歡
1. 未來10年間,中衛市約15萬人先后加入60歲及以上人口行列
2. 三觀不合,中衛這對戀人能否攜手到老
3. 《中衛記憶》中衛豆腐格外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