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東至縣大渡口鎮:綠了春天美了鄉村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良好的人居環境,是農民群眾的深切期盼,是農村發展的寶貴財富,是鄉情鄉愁的重要寄托。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一項重要任務。今年來,大渡口鎮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加快推進,“四手”全力抓人居環境整治,使村容村貌發生很大變化,呈現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的生動圖景。

新橋村村莊干凈整潔
“第一手”抓統籌謀劃,優化整治布局。成立以大渡口鎮主要負責人為組長的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多次召開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專題會議,統一調度安排,落實網格化管理,采取聯系村干部包村、村“兩委”干部包組、組長包戶的模式,共52名機關干部下沉一線,強化提升人居環境工作的執行力和落實力。
大渡口鎮召開人居環境整治調度會
“第二手”抓宣傳引導,弘揚文明鄉風。通過宣傳欄公告、印發宣傳資料、推送等形式開展全方位的宣傳教育,大力倡導農民群眾自主開展村莊清潔行動,截至目前,各村(居)、社區共開展宣傳活動132次,宣講人數690人,發放宣傳材料5996份,張貼標語94條。通過強化社會輿論導向,引導群眾自覺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主動擁護并參與到人居環境整治行動中,從源頭減少影響農村人居環境的現象和不文明行為,形成健康文明、積極向上的生產和生活方式。
組織志愿者發放人居環境整治宣傳資料
“第三手”抓綜合治理,堅持補齊短板。一方面由鎮村(社區)干部職工、公益性崗位、志愿者等組成整治隊伍,以高速、國道沿線、各村(社區)干道、河道兩邊、房前屋后、溝渠林帶、衛生死角等為重點,圍繞生活垃圾、枯枝雜葉、亂堆亂放、秸稈廢棄物、殘垣斷壁等進行清理。另一方面,帶動村民自覺參與維護村莊衛生整治,養成柴草碼放整齊、溝渠保持干凈、家禽家畜圈養等良好衛生習慣。
干群齊上陣開展人居環境整治
“第四手”抓整改落實,提升生活品質。創新建立“按月銷號整改”模式,每月初安排工作組深入村(社區)拍攝問題照片,研究挑選其中的50張照片制成問題清單,再以交辦單的形式交辦至各村(社區),限期當月整改到位。同時采取扣分制計分,月底對各村(居)、社區當月分值進行排名。目前已完成整改問題740個,整改完成率82.2%,其中新深居委會、渡口社區、鎮榮村、白沙洲村、大同村分列3月份前五名,整改率達到95%以上。
比、學、趕、超的人居環境整治熱潮已在大渡口鎮迅速掀起。全鎮18個村(居)、社區共投入人員1690人次,清理垃圾約1061.29噸,清理溝塘數量35個,清理溝渠約38.18公里,發動農民群眾投工投勞912人次,清理亂搭亂建戶數418戶,清理廢舊廣告牌125個,清理無功能建筑面積1722平方米,清理殘垣斷壁37處。
鎮人居環境整治辦公室對3月份整改問題進行驗收
農村環境整治受益的是群眾,居住環境干凈整潔,不負春光美景,老百姓的幸福感才能實實在在地提升。大渡口鎮將繼續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態度加大推進整改治理力度,建立監管維護長期機制,加強暗訪督導考核,為美麗鄉村建設奠定基礎。(撰稿:高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