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忠“志愿之城”三美笑迎八方客
原標題:吳忠:“志愿之城”三美笑迎八方客
吳忠日報
,時長01:00
飲食文化是城市品牌形象的重要元素,對于經濟和文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舉辦2022中國面食博覽會暨第二屆吳忠早茶美食文化節,就是發揮傳統飲食文化作用,積極塑造吳忠城市品牌形象,在城市宣傳推介、吸引人才和投資、促進旅游發展等方面獲得良好收益。城市形象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結合的體現,近年來,吳忠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行勝于言”的殷殷囑托,以文明城市創建為契機改變著城市的每一個角落,讓人們沐浴著心曠神怡的文明之風,“志愿之城、文明吳忠”的城市名片效應越來越彰顯。
今天,小編帶你感受一下
吳忠這座因愛而美麗、
溫暖、文明的“志愿之城”
城市環境美
處處好風景
盛夏的吳忠,天藍、岸綠、景美。城市車流穿梭熱鬧而有序,鄉村樹綠花紅美麗而整潔,環城水系碧水長流、湖泊濕地魚翔淺底、飛鳥云集,令人留戀不已。
6月22日,被雨水浸潤后的吳忠更加秀美,驅車行駛在吳忠濱河大道上,藍天白云、河水潺潺、草地青青,一路風景美如畫。位于吳忠濱河大道古城灣砌護段的安瀾亭,如今是游客、市民必去的“打卡地”,站在亭子里,黃河美景盡收眼底。
“我一個星期來這兒兩三次,在河邊吹吹薩克斯,心情很舒暢。經過幾年的治理,河水變清亮了,鳥多了,天天都有很多人來這兒散心。”吳忠市金花園小區居民楊志國說。
古城灣人工濕地依偎在黃河臂彎里,一片片長勢茂盛的菖蒲、水蔥、千屈菜在微風中沙沙作響,一池池吸附污物的河卵石、火山巖令淙淙流水越發清澈……近年來,我市將人工濕地治理技術應用到黃河支流和重點入黃排水溝綜合治理中,有效凈化了水質,建成了一道道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長廊,守住了排水入黃河的最后一道關口。
穿行在吳忠城區,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片花木掩映的綠地、一座座風景如畫的公園、一處處優雅別致的街頭小景……整個城市生機勃勃、美不勝收。“以前吳忠的道路上只有綠色,如今道路兩旁有花有果,姹紫嫣紅……”說起我市城市園林綠化的變化,吳忠市萬福人家小區居民楊麗感慨萬千。
一處處綠地“串珠成鏈”,一條條步道“串綠成線”,城市街頭綠地公園的建設既改善了人居環境,也美化了吳忠的容顏。目前,我市累計完成營造林面積140萬畝、退化草原修復27萬畝,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54.69%以上。預計到2022年底,全市森林面積將達到560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18.8%。
金山銀山初現,綠水青山更美。近年來,我市將綠色作為吳忠最厚實、最靚麗的底色,走穩走實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以高標準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讓擦亮了現代化美麗新吳忠的生態底色。
6月份以來,烈日當空,但在吳忠市友誼路的施工現場,市政工作人員頭頂炎炎烈日,腳跨滾燙瀝青,無懼“烤”驗,加班加點,加快推進瀝青路面修復。今年以來,我市堅持多方發力、多措并舉,充分結合城市自體檢成果,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堵漏洞,全力推動“微創手術式”的城市更新,僅老舊路面修復一項,就計劃修復改造近28萬平方米。
背街小巷亮起了路燈,坑洼的人行道變得平坦干凈……從城市的“面子”到 “里子”,吳忠市城區各個脈絡發生了許多有深度、有品質的變化,一幀幀美麗的畫面展示著市政工程“提標擴面”帶給這座城市的精彩。
營商環境美
處處暖人心
環衛工人是城市的美容師。他們不畏嚴寒酷暑,用勤勞雙手默默守護著城市的干凈與整潔。6月22日早晨,我市下起了綿綿細雨,剛剛結束早班工作的利通區城鄉環衛中心環衛工人們,收到食名軒吳忠早茶店老板的熱情邀請,進店免費吃牛肉面喝八寶茶。
當天,服務員將一碗碗熱騰騰的牛肉面陸續端上桌,食名軒吳忠早茶店老板吳濤熱情地為進店的環衛工人們每人倒上一杯剛泡好的八寶茶,并端上特色小菜和雞蛋讓大家品嘗。對吳濤來說,請環衛工人吃牛肉面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今天我請環衛工人吃牛肉面,也是想奉獻一點愛心,表達對她們的感謝。同時,我們還堅持每天早晨為進店就餐的公交車司機提供‘5元牛肉面’、免費喝八寶茶服務,只收個成本,他們每天穿梭于大街小巷,護送乘客安全出行,也很辛苦。”吳濤表示,會盡最大能力去關心、關愛這些為吳忠城市建設發展默默奉獻的勞動者。
利通區城鄉環衛中心環衛工人景玉琴感動地說:“今天外面下著雨,相比前幾天,天氣有點冷,但我們吃到一碗暖心的牛肉面感覺心里特別暖,謝謝所有的愛心人士對我們的關心。”
在吳忠,但凡遇到雨雪天氣或重要節日,我市廣大早茶牛肉面館都會為在附近街道清掃的環衛工人送上一份“愛心牛肉面”。
暖心在接力,戰“疫”顯擔當。在今年4月的疫情防控期間,吳忠億家香早茶牛肉面店每天安排工作人員,將300份愛心午餐分裝、打包、裝車,免費送至利通區各核酸檢測采樣點的志愿者手中。
“我們嚴格按照防疫與食品安全規范操作的每一個步驟,對工作環境進行消毒,確保每份愛心午餐符合衛生標準。”吳忠億家香早茶牛肉面店負責人丁勇表示,在疫情面前,志愿者們不顧勞累奮戰在一線,保護了后方千萬個家庭的健康安全。作為吳忠餐飲企業也理應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盡自己的綿薄之力為疫情防控做出一點貢獻。讓戰斗在“疫”線的工作人員吃好飯,補充能量去戰斗。
走進吳忠宏昇牛肉面店里,隨處可見擺放或張貼著的“光盤行動”“適量點餐、杜絕浪費”“文明用餐”“使用公筷公勺”等文明用餐標語。
前來就餐的顧客按照店面要求做好疫情防控登記后,逐一落座。 “您一共4人,點這些足矣,先吃著,不夠再加。”“剩下的這些面點我幫你們拿餐盒裝上,打包帶走。”……服務員在各餐桌之間穿梭忙碌著,時時提醒顧客理性點餐、拒絕浪費。
餐桌文明是人類文明的縮影,餐桌雖小,卻傳承了人類自古以來文明有禮、節儉惜福的優良傳統。宏昇牛肉面老板馬文明表示,如今,“光盤行動”和杜絕“舌尖上的浪費”概念已深入人心,到餐廳吃飯,大家的“打包意識”強烈,點餐更注重“量力而行”。
志愿服務美
處處講文明
在這個城市中,“贈人玫瑰、手有余香”是城市最美的“文明之景”,微笑是這風景中優美的構圖,真誠是這風景中瑰麗的色彩,奉獻是這風景中最飄逸的筆觸,愛心是這風景中最深邃的內涵。在這個城市中,有一群身著紅馬甲的辛勤“園丁”,他們用愛心匯聚成一縷縷陽光,用一次又一次的志愿服務,讓吳忠這座城市顯得格外溫暖。
日前,“七一勛章”獲得者和“全國道德模范”王蘭花,穿著紅馬甲在黃河岸邊進行節水護水生態環保公益活動。在72歲的王蘭花帶領下,青年志愿者們不怕臟不怕累,認真清理黃河沿岸的塑料袋、煙頭等垃圾,用實際行動為母親河“梳妝打扮”。
“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我希望以我們的微薄之力,守護好我們的黃河,讓她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王蘭花還與志愿者們分享了自己退休后開展志愿服務的經驗做法和真實感受,呼吁大家要牢記囑托,行勝于言,在奉獻中煥發絢麗光彩。
“作為當代青年,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寧夏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踐行行勝于言的志愿精神,為守護母親河貢獻青春力量。”青年志愿者馬龍龍說。
在吳忠,像王蘭花一樣的“蘭花”正在競相綻放,猶如一個個精神文明的火種,為這座城市帶來光明與溫度。目前,全市注冊志愿者30.82萬人,占常住人口的 22.3%,累計注冊志愿服務組織1945個,實施志愿服務項目70286個,累計服務時長2095萬小時。
6月22日下午,我市舉辦2022中國面食博覽會暨第二屆吳忠早茶美食文化節志愿服務專題培訓及出征儀式。“我一定踐行‘奉獻 友愛 互助 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為本次文化節提供最優質的服務,讓外地游客更好地了解吳忠、了解吳忠的早茶文化。” 志愿者海蓉蓉說。
6月23日,家住吳忠市星河韻城小區的關楠楠,牽著犬繩在濱河體育運動公園遛狗。
“雖然我家里養的兩只都是小型犬,但我非常注意,出門遛狗必牽繩。同時,還隨身攜帶小塑料袋和衛生紙,狗狗排泄后,要迅速將糞便清理干凈,還公共場合一份清潔和文明。”關楠楠表示,文明養犬是每個養犬人的義務,要為營造人與寵物和諧相處的文明城市出一份力。
——2020年以來,全市累計有6.8萬名志愿者以不同方式在疫情防控一線踐行著“行勝于言”;
——春蕾天使愛心會成立以來,吸納愛心人士百余名,累計募集善款500余萬元,累計關愛救助孤殘貧困青少年近2000名;
——全國文明校園利通一小依托“小蘭花志愿服務隊”,長期開展包抓路段志愿服務活動、社區共建志愿服務活動;
——吳忠雷鋒車隊,從關愛老人到幫助留守兒童,從免費接送殘障人士到每年的愛心送考,從拾金不昧到路面救助救援,他們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傳遞著這座城市的溫暖和力量。
大街小巷干凈整潔,核心價值觀、文明創建等公益宣傳牌隨處可見,文明禮讓、志愿服務等一幕幕暖心畫面映入眼簾,從亂停亂放到秩序井然,從人車搶道到各行其道,從橫穿馬路到文明出行,從亂扔垃圾到主動拾撿……這些都是我市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和引領各族群眾,精心實施文明創建提質擴面工程的具體體現。
如今,在吳忠,人人爭當志愿者、人人投身愛心公益,已蔚然成風;“有困難找志愿者,有時間就做志愿者”已深深植根這片沃土。
記者:楊娜
編輯:李瑞玲
審校:馬寶勤
終審:杜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