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固原:“苦甲天下”的脫貧之路
工人在扶貧車間工作?!畹稀z
中新網寧夏固原6月15日電 題:寧夏固原:“苦甲天下”的脫貧之路
李佩珊 楊迪
六盤山連片地區是中國14個特困地區之一,位于此地的西海固則是貧中之貧,被稱為“苦瘠甲天下”。
這里是中國扶貧歷史的起點。自1982年甘肅河西、定西和寧夏西海固(簡稱“三西”地區)開始扶貧開發后,國家層面有組織有計劃大規模的扶貧行動逐漸啟動。
如今,中國扶貧的“起源地”正在攻堅脫貧最后的堡壘。
荒塬上崛起“夢工廠”
“我做的包都賣到美國和日本去了。”寧夏固原市涇源縣香水鎮下橋村24歲姑娘馬萍激動地告訴記者,現在自己不僅能在家門口成為“上班族”,工作之余還能兼顧家人生活。這一切都源于荒塬上拔地而起的扶貧車間,這也被當地人親切地稱為“圓夢工廠”。
除了外出務工,什么樣的脫貧方式才能激發脫貧致富內生動力,讓一些貧困群眾在家門口不再等靠要就能找到工作,迎來新希望?2018年興起的“扶貧車間”逐步幫助貧困戶找準了貧困根子,成為了一條因地制宜的脫貧好辦法。
與馬萍一樣,固原市彭陽縣古城鎮艾蒿產品加工扶貧車間的馬蓉蓉現在在車間工作,一天能掙80元。“我心中的小康就是有固定的工作,能供養孩子長大。”如今,馬蓉蓉已過上了她心中的好日子。
據寧夏扶貧辦統計,截至2020年4月底,寧夏共建成扶貧車間377個,就業總人數1.39萬人,“小車間+貧困戶+大市場”的扶貧方式,動力強勁,引領上萬名貧困戶就業脫貧。
村子里產出“致富寶”
特色農產品逐漸成為固原市人民的“致富寶”。
走進固原市隆德縣李士村村集體經濟工廠,一排排醋缸中的糧食正在進行發酵,微微泛黃的醋面上冒著小氣泡,濃烈的醋香沁人肺腑;一旁的油坊中,工作人員正忙著炒油籽、磨油籽、踩油餑、蒸油、包坨、榨油;石磨坊的女工來回地拉扯著面篩子,雪白的面粉松松散散地飄落下來,旁邊的大石碾也不停地轉動。
手工醋、土方油、石磨面,李士村的傳統工藝制品,如今已被打造成為當地的明星產品。
而在固原市涇源縣,一箱又一箱的蜜蜂,為當地人帶去了美好的“甜蜜夢想”。
目前,涇源縣建設中華蜜蜂養殖示范鄉鎮3個、示范村10個、示范場14個,蜂群數量穩定在2.3萬群,年產蜂蜜20萬公斤,養蜂收入達到2000萬元,全縣養蜂戶戶均收入1萬元左右。
如今,涇源人的生活已像蜂蜜一樣越來越甜蜜,而他們還打算做深加工護膚品,延續這場甜蜜事業……
大院中唱出精氣神
皮影、秦腔、快板……固原市原州區中河鄉的梁云文化大院的舞臺上,由當地村民組成的演員隊伍正盡興表演;舞臺下,不少村民拿出手機,記錄精彩瞬間。
對酷愛秦腔、二胡、皮影戲的文化大院負責人梁云而言,此情此景是他一生的追求。
2012年,在原州區政府的支持下,梁云文化大院成立。在文化的浸潤下,當地的鄉風也逐漸發生變化?!耙郧班l里賭博的也有,說閑話的也有,文化大院搞起來后,附近的村民都被吸引過來,和我學唱戲、拉二胡?!绷涸普f,如今村民的物質生活日益豐富,他希望能為村民的精神生活也增光添彩。只要他干得動,就會繼續把梁云文化大院開下去。
短短幾年間,原州區農村文化大院雨后春筍般地增長,一大批草根藝人活躍在廣大農村。目前,原州區已經涌現出120多個文化大院,79個民間演出團體,1000多名草根藝人。
車間起,產業來,文化興,貧困去。截至目前,固原所有貧困村已出列,四縣區已摘帽,貧困發生率下降到了0.59%。只剩西吉縣還有4340人未脫貧,曾經的“天下第一苦地”正逐漸煥發新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