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旗下15款App完成信息無障礙改造長輩模式字體放大13
來源:中國經濟網
第四屆科技無障礙發展大會日前在深圳召開,阿里巴巴信息無障礙委員會負責人在會上透露,阿里旗下15款App已經完成信息無障礙改造,未來將持續投入、升級標準,既要“能用”,更要“好用”,更好地服務老年人和殘障人士等數字化弱勢群體。
(淘寶長輩模式字號更大、操作更簡單。)
這15款App包括淘寶、餓了么、盒馬、閑魚、優酷、釘釘等,涉及網購、點餐、娛樂、社交等多種數字生活場景。阿里巴巴信息無障礙委員會主席吳澤明透露,這些App的無障礙功能去年已服務數百萬老年人和數十萬視障用戶。
“淘寶長輩模式目前的字體放大系數是1.375,這是在頁面適配范圍內能夠做到的最大值。”阿里巴巴信息無障礙委員會技術負責人張怡遠在會上介紹,“很多老年人打字不便,我們把語音輸入按鈕設在了首頁最顯眼的位置,‘能動嘴就不動手’。”
吳澤明表示,阿里將持續投入、升級標準,讓老年人、殘障人士手機里的App既要“能用”,更要越來越“好用”。據了解,淘寶長輩模式今年將創新應用OCR文字識別功能,幫助老年用戶更加簡便地獲取網頁圖片上的關鍵信息。
基于開放戰略,這些創新技術未來有望與全社會共享。去年11月,在工信部的指導下,阿里巴巴、螞蟻集團等8家單位共同發起成立“信息無障礙技術和知識產權開放工作組”,啟動向社會免費開放信息無障礙技術專利,首批開放28件,其中阿里最多,貢獻了11件,涉及手勢操作、眼動追蹤、語音交互等技術。吳澤明表示,聯合各方力量共創、沉淀、共享,是我國信息無障礙事業降低門檻、提升效率的重要實現路徑。
2019年,阿里巴巴成立信息無障礙委員會,整合研發力量,推進旗下產品的無障礙化改造。除改造自身App外,阿里團隊還額外投入資源,推動上下游全鏈路的信息無障礙化,比如今年6月6日全國愛眼日,阿里健康大藥房發布了一款盲文藥盒,幫助解決視障群體的用藥安全問題,首批盲文藥盒捐獻給中國盲人協會。此外,對于腦機接口等短期內難以大范圍應用的前沿技術,阿里也將保持跟進。
目前我國60歲以上人口已經超過2.6億,還有1730多萬視障人士和2000萬聽障人士,他們在使用信息產品時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難。“讓每個人都能享受數字化帶來的便利,這是阿里巴巴成立信息無障礙委員會的初衷。現在,阿里已經從產品開發的原點開始,把信息無障礙工作貫穿到產品和服務的全周期。”吳澤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