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力爭將“江津玉”打造成為“中國名玉”
原標題:江津:力爭將“江津玉”打造成為“中國名玉”
江津玉。江津區委宣傳部供圖
近日,江津區政府與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已聯合制定《市區共建江津玉產業發展聯席會議制度》,雙方將建立長效機制,協同推進江津玉高質量發展。
據悉,為更好推動產業發展,綜合地方標準制定、市場推廣及國內行業命名慣例等因素,江津玉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決定,“江津硒玉”更名為“江津玉”。
根據聯席會議制度,雙方將系統謀劃江津玉產業發展思路舉措;推動江津玉資源勘探及地方標準、國家標準制定,提升市場認可度;根據江津玉資源分布初步情況,科學確定江津玉可開采資源范圍;將江津玉礦產資源勘查列入重慶市級“找礦”計劃,爭取國家珠寶玉石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等國家級有關部門及國家級相關協會支持;深化江津玉文化內涵,提升美譽度;研究江津玉產業發展的其他事項。
江津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江津將加快制定江津玉地方標準,加快資源勘查,全面系統推進玉產業發展。創新宣傳形式,深化江津玉文化內涵,加大宣傳力度,進一步提升江津玉知名度和美譽度,力爭把江津玉打造成為“中國名玉”。
據了解,江津玉是近年來在江津區發現的一種色彩豐富、具有龍鱗狀皮紋、表現為顯晶質-隱晶質結構的石英質玉。經國家珠寶玉石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國家地質實驗測試中心、重慶地質礦產研究院等權威機構檢測研究,發現其為特殊的二次河磨料,其摩氏硬度、透明度、相對密度等指標優良,能達到寶玉石級別,極具鑒賞價值。
據重慶市地質礦產研究院調查評價,在生態環境敏感區之外“江津玉”儲量約10萬噸,至少能開采100年。經初步估算,江津玉采礦權出讓、原石交易、雕刻加工、成品銷售等產業全鏈條經濟價值估算約5萬億元。
目前,江津區已注冊了“渝熙玉”商標和“江津硒玉”版權商標,建成江津玉原產地交易市場和9個江津玉專賣點,市場前景廣闊。位于江津白沙鎮的重慶工商學校已開辦玉石雕刻培訓班并正在籌備成立玉石雕刻專業。(陳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