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思茅瓜果飄香“豐”景如畫
夏花絢爛,瓜果飄香,在這個陽光最飽滿的季節里,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區的果園里、山間田野上,一派農文旅融合,鄉村田園美的振興畫卷入景來。
南屏鎮
葡萄汁多飽滿,似座座珍珠塔;熱情果果皮金黃,味道純甜;楊梅掛滿枝頭,像一盞盞紫紅色的小燈籠;朵朵白色小花掩映著綠葉,一顆顆鮮美紅嫩的草莓香味兒濃郁。目前,南屏鎮共種植葡萄、熱情果、楊梅、草莓、火龍果等各種水果共4000多畝,有采摘園59個,各類水果產量可達1050噸,產值近1200萬元。
南屏鎮大力推進農旅深度融合,積極打造以觀光休閑、采摘體驗、農家生活等為主的休閑農業,根據各村氣候、土壤條件,大力發展特色產業,以產業發展帶動村集體經濟和農民致富。
思茅街道
竹筍素有“蔬中第一鮮”美譽,思茅街道蓮花村種植的勃式甜龍竹,桿型高大,竹筍產量高,筍期3月至10月,上市時間早。蓮花村因生態環境良好,產出的甜龍筍筍體肥碩,肉質脆嫩,鮮甜可口。
目前,蓮花村甜龍竹種植農戶450余戶,面積達4300畝,平均畝產甜竹筍345公斤,產值達1345.5萬元,人均收入7273元,形成“一村一品”特色產業。今后,蓮花村將依托在建的農產品交易市場,努力打響甜龍筍品牌,加快推進鄉村振興步伐。
倚象鎮
位于思茅區倚象鎮東部的半坡村,距離城區19公里,全村有14個村民小組613戶農戶,目前共有7個小組186戶農戶種植李子,種植面積達630畝,是農戶增收致富的重點產業。2021年全村李子產量540噸,產值達220萬元。
每年4-6月為李子的采摘期,“三月李”“三華李”等各類李子正火熱上市。下一步,半坡村還將立足自身特有的資源優勢,依托林果產業發展鄉村旅游,形成“春賞李花夏嘗李果”的鄉村美景,融合發展種植、采摘、休閑、餐飲等全產業鏈,帶動更多農戶增收致富。
六順鎮
撕開輕薄如紙的外皮,柔滑無絲的豐厚果肉一眼便能看出,濃郁甜蜜的芒果香氣瞬間在空氣中彌漫開來,輕輕吮一口,細膩綿軟,汁甜如密,令人齒頰生香。
走進思茅區六順鎮高筧槽村大荒壩芒果基地,四處彌漫著芒果的芳香,芒果一個挨著一個掛滿了枝頭,一派豐收的景象。2019年針對六順鎮高筧槽村產業薄弱實際,高筧槽村黨總支圍繞“一村一品”思路種下的金煌芒,過了三個夏天,今年終于掛果豐收了!從組織動員群眾到開展果農技術培訓到碩果累累,高筧槽村不停探索帶領群眾致富路徑,如今種植戶有100余戶,200余畝,2022年預計投產30余噸,實現群眾增收有路子,特色產業發展有“錢景”。
云仙鄉
近年來,思茅區云仙彝族鄉因地制宜發展“水果產業+庭院經濟”。
其中,培育特色水果產業種植龍眼165畝、檸檬320畝、芒果2746.9畝、百香果75畝、桃子437.5畝。全鄉在規模化種植9209.5畝特色水果產業同時,積極引導農戶發展“庭院經濟”,在院壩、房前屋后種植柚子、柑橘、西瓜、三月李、香蕉等水果,不僅綠化美化人居環境,也增加當地村民的家庭收入。
龍潭鄉
龍潭鄉位于思茅區西南部,距離思茅城區42公里,2021年思瀾高速正式通車,半個小時的車程就能從思茅城來到龍潭。因地下暗河從山腳涌出,形成天然湖泊——龍潭湖而得名。地勢東北高、西南低,最高海拔2143米,最低海拔665米,氣候溫度適中,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平均日照時數2125小時,年平均降雨量為1524mm,平均相對濕度達87%。
龍潭湖畔良好的生態環境,優越的自然條件和氣候優勢,充足太陽光照和晝夜溫差比較大的特點,龍潭湖畔的水果水份充足、甜度高。種植種類繁多,主要種植有芒果、火龍果、桔子、西瓜、番木瓜、荔枝、陽光玫瑰葡萄等水果,水果產業的發展,有效帶動當地群眾增收。
思茅港鎮
思茅港鎮氣候適宜,全年無霜,光照充足,季節降水變化較明顯,瀾滄江穿境而過,豐沛的降水和充足的日照為熱帶水果的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近年來,思茅港鎮結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工作,依政依策采取“農戶+合作社+電子商務”種植營銷模式,秉承“致富百姓,壯大村集體經濟”的發展理念,合理規劃,整體布局,充分利用熱區氣候條件,種植以火龍果、菠蘿蜜、菠蘿、沃柑、晚熟芒果為主的熱帶水果為主,規模化連片種植面積達2000畝,產值達500萬余元,種植輔以冬農開發大力發展西瓜、甜瓜、人參果、甜脆玉米等種植2500余畝,產值達800余萬元。形成了產品多元化發展與增收創益結合的農業發展新格局。獨特的立體氣候及資源優勢,種出來的水果具有甜度高、營養成分足、維生素含量豐富的特點,深受市場和消費者青睞,產品銷路不斷走寬走高,形成“百姓富,生態美”新局面。
近年來,思茅區大力發展高原特色農業,以綠色有機引領農業高質量發展,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菜園、果園、茶園、咖啡園、生物醫藥園和牧場,構建集田園風光、農耕體驗、休閑民宿、文化旅游為一體的農文旅融合綜合體。
來源:思茅區融媒體中心(羅茜 李林靜 )
責任編輯 劉自學
校對 易科彥
編審 李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