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這十年】交出平安法治保山建設高分答卷
原標題:【保山這十年】交出平安法治保山建設高分答卷
6月27日,保山市召開“保山這十年”系列新聞發布會政法工作新聞專場發布會,保山市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王濤,保山市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楊仙道,保山市檢察院副檢察長武凡榮,保山市公安局常務副局長袁建勛,保山市司法局副局長董衛紅等介紹保山全市政法工作情況。
據介紹,保山堅持履職盡責護平安,群眾安全感滿意度持續高位。十年來,組織實施“平安法治工程”,其中5年群眾安全感滿意度位居全省第一,8年被評為“云南省平安建設先進市”,騰沖市委政法委被表彰為2017—2020年度“平安中國建設先進集體”。堅持以爭創“全國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示范城市”為目標,強力推進治安防控“八張網”建設,織密筑牢邊境立體化、梯次圈層化、一體化社會面、市域化單元、網格化城鄉、全域化網絡社會、體系化治安要素、系統化視頻監控防控網。啟動實施“雪亮工程”,開展“6955十戶聯防”和“一村一警”,著力構建多元共治、群防群治的社會治安防控格局。深入開展平安創建活動,市內90%以上的單位和村(居)實現了“零發案”。保山市累計打掉涉黑惡組織團伙44個,破獲刑事案件587起1032人,查扣、凍結涉案資產37.23億余元,查處公職人員243人,偵破的“喬氏家族”黑社會性質組織案成為保山乃至云南專項斗爭標志性案件,人民群眾對專項斗爭滿意度98.61%,連續4年排名全省第一。“3·29”專案組被表彰為“全國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先進集體”。
堅持源頭治理防未然,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格局形成。十年來,保山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暢通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通道,健全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體系,搭建縣鄉村組四級聯動平臺,健全“4+N”矛盾糾紛聯合調處工作機制,推行矛盾糾紛源頭治理“四步法”,對矛盾糾紛實現首問負責、集中梳理、歸口管理、限期辦理、聯合調處。推進“楓橋經驗”本地化,推廣施甸縣 “五道防線”化糾紛、龍陵縣“三級三次”調處、昌寧縣“五組一聯”、隆陽區“女子調解隊”義務調解、騰沖“1+1+N”農村末梢治理等新模式,做到“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鄉鎮,矛盾不上交,服務不缺位”;同時,還探索出“三個親自”“五包五保”“21315”工作法等一批行之有效的經驗做法,全市信訪總量年均下降6.1%,信訪“三率”核心指標連續長期位居全省前列,6年考核等次為“優秀”,4個縣(市)多次獲評國家信訪工作“三無”縣。完善人民、行政、司法調解“三調聯動”工作體系,全市成立行業性、專業性調解委員會25個,人民調解委員會1060個,人民調解員11148名,排查受理各類矛盾糾紛5.4萬余件,化解率98.2%。
堅持完善機制勇創新,社會治理現代化高標準推進。十年來,保山把抓基層、打基礎作為長遠之計和固本之策,切實將平安穩定創建在基層、問題隱患解決在基層。2014年,創新“6995”網格化服務管理信息平臺建設被中央媒體頭版頭條刊載,得到中央和省委領導批示,承辦了全省網格化服務管理現場推進會,道路交通事故快處快賠、特殊人群販毒整治等治理經驗走向全國,2次獲評“全國創新社會治理優秀城市”稱號。近3年,錨定高標準創建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合格城市的目標,高站位謀劃、高質量推進。目前,保山市、縣、鄉三級綜治中心建設達100%,網格化服務管理實現全覆蓋,全市共劃分網格48600個,配備專(兼)職網格員49702人,有效夯實了社會治理“底座”。開展“命案防控攻堅行動”,實施家庭安全風險評估,創新完善“八項機制”,命案發案率呈逐年下降趨勢,創建周期內全市發生命案比峰值下降255%。深化家庭安全風險評估、雪亮工程2.0、綜治中心及網格信息化建設、老舊小區改造和新建小區智慧安防全覆蓋、邊境立體化防控體系建設等項目建設,形成本地“拿手一招”,爭當區域“單項冠軍”,探索打造走在全國、全省前列的一枝獨秀樣本。
堅持主動作為強保障,護航高質量發展彰顯新擔當。十年來,全市中心工作推進到哪里,政法機關就服務保障到哪里。為保駕護航高質量發展和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重點項目,政法機關先后出臺服務保障發展措施320余條;加強服務對外開放,在騰沖邊合區、保山工貿園區分別成立“境外人員一站式服務中心”;掛牌成立2個移民事務服務中心。強化營商環境執法司法保障,出臺《保山市政法機關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 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27條措施》《保山公安機關優化營商環境26條措施清單》,加快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一流營商環境。全市共建成1034個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站、室),并派駐了法律顧問,實現市縣鄉村四級法律服務全覆蓋。堅持人民至上解難題,為民辦實事讓司法更有溫度。十年來,全市政法機關堅持齊抓共管、群防群治,全面落實打防管控各項措施,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1560起,抓獲犯罪嫌疑人570人,搗毀犯罪窩點101個,查獲兩卡7.77萬余張,止付涉案賬號54312個,止付資金11.5674億元,凍結涉案賬號6972個,凍結資金2.1563億元,辦理返還受害人被騙款280余萬元。道路交通、安全生產、生態環保、食品藥品等公共安全,群眾最為關心。政法機關聯合行業監管部門,深化突出問題專項整治,2021年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較2010年下降58.4%。2014年以來,年度安全生產目標責任制省級考核中連續8年獲“優秀”等次。2012年以來,公安機關辦理破壞森林及野生動植物資源案件14361件。去年市環食藥偵支隊掛牌后,偵辦涉生態環境領域刑事案件54起,破獲涉食品案件19起,辦理危害藥品安全案件27起。開展“百萬警進千萬家”“千人進百村幫萬戶”“我為群眾辦實事、我為企業解難題”“公益訴訟守護美好生活”等系列愛民為民實踐活動,推動政法公共服務優質共享,以干警的辛苦指數換取群眾、企業的滿意指數。
堅持深化改革促法治,執法司法公信力大幅度提升。十年來,通過員額法官、檢察官能進能出渠道,完善法官、檢察官梯次配備,增強隊伍活力;健全了與司法權運行新機制相適應的廉政風險防控體系,完善全院、全員、全過程的實時動態監督管理模式,實現全程留痕、實時查詢、有效追溯。依法有序推進審判執行公開、檢務公開、警務公開、司法行政公開,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眾知情權,提升執法司法公信力。深入實施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適用率90.08%,量刑建議采納率96.41%。
堅持科技支撐提質效,智慧政法建設邁出堅實步伐。十年來,穩步推進立體華群防群治視頻監控網絡體系建設,接入市公共安全視頻監控共享平臺3.1萬路;投入1.3億元升級校園“三防”建設,全市453所校園全部實現一鍵式緊急報警、視頻監控100%全覆蓋。全面推廣應用政法跨部門大數據辦案平臺,加快構建政法跨部門信息化執法協作體系,全面提升執法司法規范化水平,打造以保山市政法跨部門大數據辦案平臺為中心的一體化辦案“高速公路”。結合市域實際,升級搭建高速互聯、綜合承載、彈性智能、易管可控的保山市域社會治理智慧平臺,努力打造“邊境數字化、數字網絡化、網絡應用化、應用智能化、智能多樣化”的管控格局,不斷提升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推動“智慧+”多領域應用,建成公安大數據中心、信訪服務平臺、法院遠程視頻開庭、網上公安局等一大批數字化平臺,推動基層治理數智共智,實現40多種政法綜治業務網上辦理。公安機關創新視頻智能應用,打造“服務實戰、智慧高效”的智能天網系統,在全省首家建成320路視頻結構化系統,實現“數據定制服務”;自主研發應用盜竊案件人案關聯模型、可防性命案類矛盾預警模型、邊境偷渡監測預警模型等14個實戰模型,通過模型推送線索,成功偵破“01·19”組織偷越國境、隆陽系列盜銷電纜線等重大案件,今年1至5月,全市刑事案件發案同比下降27.8%,總體破案率達60.7%。
堅持黨建引領抓隊伍,政法系統政治生態風清氣正。十年來,突出培訓重點,培養了一批辦(破)案能手、調解能手、服務能手,有效提高了政法干警司法專業能力、群眾工作能力、科技應用能力、社會溝通能力;扎實開展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推動1037件頑瘴痼疾實質性解決,運用“四種形態”處理干警446人,全市4000余名干警接受了一場刻骨銘心的革命性鍛造和洗禮。建好政法輿情監測平臺,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引導政法干警把“三同步”理念方法貫穿到政法工作全過程和各環節,最大限度傳遞正能量。培樹大批先進典型。十八大以來,全市政法系統先后有318個集體、633名干警獲三等功及省級以上表彰獎勵,涌現了市公安局禁毒支隊流動查緝大隊、施甸縣姚關法庭、蔣佳林等一批“國字號”先進典型。人民群眾對政法隊伍執法滿意率達98.01%,排名全省第一。
記者現場提問:
自2020年5月份全國開展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以來,保山市在專項行動有什么好的做法和戰果?
保山市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王濤:
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以來,保山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領導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國、全省專項辦部署要求,成立以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任主任,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市場監管等13個市級部門分管領導任副主任的市專項辦,把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工作與省委、省政府部署的特殊群體服務管理、突出矛盾風險排查化解和命案防控三年攻堅行動結合起來,扛牢責任、科學謀劃,精心組織、深入發動,共同發力、統籌推進,取得初步成果。
全面宣傳發動,掀起強大攻勢。堅持線上線下相結合,推動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宣傳教育全覆蓋;線上利用電視、廣播、網絡、新媒體平臺等,廣泛發布關于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公告、防詐信息、視頻短片、宣傳海報;線下開展涉老反詐宣傳進社區、進村寨、進超市、進家庭、進廣場、進養老場所;同時,注重點面結合,可視化呈現,聚合圖文、短視頻、動漫等多形態優質內容產品,實現“大屏+小屏”“手機屏+戶外屏+電視屏”萬屏聯動、雙向互動,深化拓展防范養老詐騙宣傳陣地。
規范工作機制,強化線索核查。保山市、縣(市區)兩級專項行動辦公室,建立工作運行機制,扎實開展相關工作,建立線索受理、問題臺賬及轉辦、宣傳等工作機制;此外,通過設立舉報電話、信箱、開通網上舉報平臺等多種形式,暢通舉報渠道,廣泛摸排收集涉老詐騙相關線索。對打擊辦已受理的5條線索認真核查復查,強化線索挖掘深度,提升線索研判精度,切實做到核查措施究盡,核查結果準確,核查結論及時向當事人反饋,舉報材料涉及其他問題的,迅速轉交相關部門處理。
依法嚴厲打擊,開展整治規范。全市公安機關聚焦積案,緊盯現案,認真梳理摸排近5年來涉養老詐騙未破案件,及時組建專班攻堅,破獲積案2起;正在偵辦1起以“涉老養生”為噱頭的組織、領導傳銷活動案,經濟損失2046萬元,抓獲犯罪嫌疑人3人,案件已報列為省廳督辦案件;聯合成員單位,針對老年人的非法養老服務機構、涉老“保健品”、非法集資等亂象開展重點整治,動員群眾安裝注冊“國家反詐中心”APP超58萬人,實名用戶數40余萬人。
保山市中級人民法院是如何采取“一站式”服務,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新時代訴訟需求?
保山市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楊仙道:
我們打通便民利民訴訟服務“最后一公里”,有效解決立案難、見法官難、訴訟難問題,積極回應新時代人民群眾多元化司法需求,是全市法院在訴訟服務中心建設的基礎上,開展了“一站式”建設。“一站式”建設,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即一站式訴訟服務和一站式解紛服務。
“一站式”訴訟服務快捷便利。全市兩級法院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線上線下并行推進一站式訴訟服務。線下按照標準建成集訴訟引導、釋法答疑、信訪接待、立案登記、調解速裁、司法救助功能為一體的訴訟服務中心,設置了“一窗通辦”功能,確保群眾“只進一道門,最多跑一次,十分鐘辦理”。線上拓展“廳網雙軌”立體化訴訟服務,線下不見云端見。疫情發生以來,實現了“訴訟服務不停擺、審判開庭不打烊”,當事人通過“云解紛”“云南移動微法院”等網絡平臺遠程參與訴訟,全市法院受理網上立案5048件、跨域立案375件、網上開庭1754次、網上調解6363次,運用12368訴訟服務電話為當事人答疑解惑、指導訴訟1227次。
“一站式”多元解紛治理有效。全市法院以“訴前調→立案調→繁簡分流”為主線,構建多元化解矛盾糾紛大格局。全方位多維度搭建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訴調銜接機制;與60個單位及組織搭建糾紛調解和銜接制度,實現了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行業調解的有機融合。建立總對總委派調解機制,進行總對總委派調解251件;選取并任命64個特邀調解組織及85名特邀調解員,將案件委派給特邀調解員或特邀調解組織進行訴前調解,盡可能將糾紛化解在訴前。
設立特色調解室,騰沖法院設立“李承平調解室”,立案調解639件,調解成功616件。選聘退休法官及退休教師等“五老人員”作為特邀調解員,進駐法院進行訴前調解,調解案件563件,成功514件。龍陵法院在白塔社區設立了“楊德忠調解工作室”,與龍山派出所聯合成立“訴前多元化調解室”;勐糯法庭與木城邊防派出所聯合成立“涉邊民事調解工作室”。
依托“一站式多元解紛”工作和聯調中心,對進入法院的糾紛,積極通過導訴分流柜臺分流,適宜訴前調解的案件,由專職調解員或委派聯調中心調解,調解成功的,及時進行司法確認或出具調解書;全市兩級法院在開展一站式多元解紛建設工作中,總結出“施甸法院開創‘1+N+N’模式賦能多元解紛 助力訴源治理升級躍遷”、“強化司法確認 助力定分止爭”以及騰沖法院總結形成的對破解刑事訴訟中查獲經過、情況說明、鑒定機構的選擇、訊(詢)問筆錄及法、檢、公的銜接等“五個普遍性問題”的“騰沖經驗”等。
黨的十八大以來,檢察機關便民為民服務有哪些好的舉措和成效?
保山市檢察院副檢察長武凡榮:
搭建服務平臺,暢通服務渠道。建成12309檢察服務中心,通過線下、線上兩種渠道,集中提供“案件受理”“控告申訴”“律師接待”“司法救助”等20余項檢察便民服務。實體大廳提供“一站式”檢察便民服務,設有多個服務窗口,以及檢察長接訪室、律師閱卷室、視頻接訪室等功能區。網絡平臺包括12309檢察網、12309檢察服務熱線、12309移動客戶端(APP)和12309四種線上服務渠道,涵蓋檢察服務、檢務公開和接受監督三大模塊多項具體功能。優化服務項目,提升服務水平。落實群眾辦事“最多跑一次”,將檢察機關受案范圍、受理條件、接訪時間、檢察長接待時間、投訴電話等事項,一次性告知信訪人。上線網上接訪律師系統,讓律師足不出戶即可實現閱卷。落實“群眾信訪件件有回復”制度,所受理的群眾信訪案,全部實現7日內程序性回復,3個月內辦理過程或結果答復。集中開展矛盾排查化解工作,落實檢調對接、首辦責任制、檢察長包案辦理等制度。2014年以來,全市檢察機關開展國家司法救助492件532人,發放救助金448.47萬元。檢察便民服務工作做法被各級媒體宣傳,先后被表彰為保山市“青年文明號”、云南省“巾幗文明崗”,全國檢察機關“文明接待室”。
近年來,保山市公安局在“放管服”改革中,出臺了哪些惠民舉措,為群眾釋放了哪些紅利?
保山市公安局常務副局長袁建勛:
我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圍繞社會關心關注和事關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戶籍、交通、出入境等行政許可和服務事項,先后相繼推出《保山市公安局提升效能服務群眾19條措施》《保山公安機關207項“最多跑一次”事項清單》等一系列便民利企舉措,累計服務群眾2000余萬人次,辦事辦證近30萬件,為群眾和企業節約成本上億元、節約時間80萬余小時。特別是6月中旬,推出《保山公安機關優化營商環境26條措施》。
群眾“一門通辦”更加方便。2020年8月31日,建成保山公安“便民服務超市”,超市涵蓋5大類120項(市級49,區級71)具體業務;截至目前,共辦理各類公安業務70萬余件。
快速、高效、便捷處置交通類案件。2020年9月1日,成立交通案件一體化辦案中心,由公檢法三方共同入駐,主要負責辦理隆陽區危險駕駛案件,并逐步推廣到適用速裁程序審理的交通肇事等交通類刑事案件。通過完善會商證據明細,統一執法標準,做到認罪認罰從寬速裁程序的精準量刑全覆蓋,縮短辦案時限到5個工作日;危險駕駛案件訴訟環節在一體化辦案中心全部完成,讓訴訟參與人從跑公安、跑檢察院、跑法院到只到一個地方就完成全部訴訟。
群眾網上辦理交管業務更加方便快捷。截至目前,全市已有62.7萬余臺移動設備下載安裝“12123”APP,互聯網服務平臺注冊用戶達64.4萬余個,辦理各類業務585萬余筆;搭建保山車駕管業務自助服務體系,建設“智慧車管自助超市”1個和自助服務區6個,配備96臺智能自助服務終端,實現群眾車駕管業務網上辦、掌上辦、自助辦。
黨的十八大以來保山市法律援助工作采取的措施有那些?成效如何?
保山市司法局副局長董衛紅:
黨的十八大以來,保山市法律援助工作始終以服務民生為宗旨,以辦好民生實事為目標,緊緊圍繞“應援盡援,應援優援”的要求,不斷暢通貧弱群體維權渠道,簡化、優化各種服務措施,全力做好貧弱群體法律援助服務。暢通服務渠道,通過逐年規范建設,全市法律援助市、縣、鄉、村四級法律援助服務網格基本建成,并實現全覆蓋。截止2022年5月31日,全市建立市、縣兩級法律援助機構6個,法律援助便民工作站140個,法律援助維權便民服務窗口1034個。
實現應援盡援,由市委辦、市政府辦制發了《保山市關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實施方案》《保山市加快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進一步明確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重點內容和措施。嚴格落實法律援助經濟困難審查標準,城鎮放寬至最低生活保障標準2倍執行,農村按上年度常駐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一半執行。70歲以上老年人、四級以上殘疾人、農民工討薪等特殊困難群體免除經濟困難審查。開通法律援助綠色通道,對農民工欠薪維權、困難群眾跨區維權等申請法律援助時對申請材料不齊備實行“容缺受理”。
簡化、優化各種服務措施,深化服務改革,創新服務方式,實現法律援助服務平臺與政務服務平臺、政法平臺協同辦公,線上線下受理法律援助,讓受援群眾通過平臺線上“預約辦”、“在線辦”和“掌上辦”;簡化法律援助受理審查程序,推行法律援助經濟審查告知承諾制,讓群眾獲得服務“最多跑一次”。
截止2022年5月31日,全市各法律援助機構共辦理各類法律援助案件43689件,其中:刑事案件10505件、民事案件33132件、行政案件52件;提供法律咨詢解答約15萬余人次;為人民群眾避免或挽回經濟損失達2.6億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