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臂掖,以通西域”《張掖傳》再現絲路名城歷史煙塵|新書架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 實習生 鄭好
從昆侖之巔走向弱水之畔,張掖是河西走廊最負盛名的絲路古城。西漢時期,霍去病曾在此大破匈奴,后成為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因水土宜人、物產豐富,而被稱為“金張掖”。張國臂掖,以通西域。從此,開啟了中原文明向西擴展的藍圖,也迎來了中西文化交融的新景象。
“八聲甘州”的說法,源于唐代的邊塞曲。唐玄宗時,教坊大曲有《甘州》,雜曲有《甘州子》,是唐邊塞曲,因以邊塞地甘州為名。作為“絲路百城傳”系列叢書的一本,《張掖傳:千年絲路八聲甘州》用16章從各個側面深入張掖的歷史,詳敘從大漢王朝建立張掖郡開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張掖市2000余年的興衰更替和發展變化,全面呈現出張掖的歷史演變、人文風俗、地理地貌、民間傳說、名人軼事等。尤為難得的是,作者陳玉福多次實地踏訪新甘州八景,在本書中專門為之一一題詩。這些詩,墨飽筆翰文采斐然,兼有詩詞相融的多種氣象,人、景、詩三者相輔相成,相互成全。
駝鈴聲里博望侯西出陽關經過這里,精美的絲綢從長安一路飄過這里,隋煬帝的豪華車輦專赴這里,成吉思汗戰馬的鐵蹄踏碎了西夏百年繁華夢,肅王的藩邸在瓦剌號角中迎來了一個后來叫裕固的新民族,左公親手栽下的柳蔭和僵而不腐的胡楊同生共長……這座城市盛放于歷史的風塵中歷久彌香。
《張掖傳》為我們講述了一個別樣甘州、大美張掖,生動再現了張國臂掖之傳奇,塞上江南之豐美。作者筆法老辣,構思精巧,語言靈動,以文學創新思路立體再現歷史變革過程,運用大膽有趣的創作手法,從各個方面立體地展現張掖的人文歷史,令城市與人一樣具有了氣血豐滿的鮮活性格,讀來通俗易懂,意趣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