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巴基斯坦總統阿里·布托,被強行執行絞刑
原標題:1979年,巴基斯坦總統阿里·布托,被強行執行絞刑
中國人都親切地稱呼巴基斯坦為巴鐵,也就是我們中國非常好的盟友和朋友。那么促進中巴關系的一位重要人物就是阿里·布托。布托總理的一生,可謂是傳奇一生。
他出生在貴族家庭,從小受著良好的教育,如果不是進軍政壇,他可能會成為一名十分優秀的律師。當然,他成為總理的在任期間為巴基斯坦的人民造福,深受百姓的擁護和愛戴。
然而,這樣一位心系國家與人民的總統卻被處絞刑,他的遺體當著眾人的面,懸掛在那30分鐘。在死前,他直言不諱地坦白自己無罪。這其中究竟有什么緣故呢?
被處絞刑,宣稱無罪
1979年4月4日,這對所有巴基斯坦人民來說都是一個黑暗的日子。因為他們要親眼目睹并送行自己的前任總理阿里·布托執行絞刑。而布托被實施絞刑的罪名是暗殺政敵和危害軍管政權。
在公布要對布托的判決之后,引發了巴基斯坦民眾的不滿和憤怒,他們紛紛進行游行示威,表示判決不公。不僅如此,許多其他國家,例如中國、印度等都為布托說話,支持他的統治。
但當時巴基斯坦的政府已經不是布托曾經統治的樣子了。他們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完全不顧民眾的聲音和國際上的議論,一心想要置布托于死地。
于是,在行刑當天清晨,布托還是從監獄中押送出來。幾乎全城的民眾都出現在街頭,目送他們尊敬和愛戴的布托總理。許多民眾和監獄里的獄友都在為布托祈禱。布托神情平靜,完全沒有將死之人的目光呆滯和悲傷神情。當他走上絞刑架,脖子上被套上繩子之后,他終于為自己發聲了。
這句話雖然小聲但卻堅定,落在了在場的很多人的耳中,他說:救救我吧,我是無罪之人!然而,幾分鐘之后,布托很快就離開了人世,也離開了自己曾經深愛的祖國和人民。
就當大家以為整件事情已經結束的時候,布托的遺體居然被命令要在絞刑架上懸掛足足30分鐘。這樣的做法簡直就是對布托的侮辱,于是很快引起了群眾的憤怒,他們紛紛想要沖破限制,解救他們心中尊敬的布托總理。
然而,赤手空拳肯定是抵不過裝備齊全的警察們。但在場的所有群眾還是在原地默默地為布托總理祈禱,自愿在底下為布托守護著,等待著,直到他的遺體被取下來,交給他的親屬前去安葬。
既然布托總理主張自己無罪,那為何還是被強行執行了絞刑?這一切還要從很久以前,一場精心策劃的謀殺說起。
一場精心策劃的謀殺
當時一位商人米爾扎與巴基斯坦的政府官員艾哈邁德頗有一些私人恩怨,于是他便重金收買了殺手對艾哈邁德進行謀殺。謀殺很成功,如米爾扎所愿,那位政府官員慘死在自己的家中。
然而,令人沒有想到的是,很快,巴基斯坦的人就找到了他,并且詢問這位官員死亡的情況。更加令人意外的是,巴基斯坦方面的人并沒有直接指出是米爾扎買兇殺人,反而把話語引到了當時的總理阿里·布托。
并且許諾,如果他指認是布托謀害這位政府官員就一定能確保他安然無恙,與此事毫無關系。這位商人還是頗有些頭腦的,他知道如果自己拒絕的話肯定性命不保,甚至連家人還都會受到牽連。
但如果同意的話,那么令人尊敬的布托總統就會遭到政治迫害。所以米爾扎思來想去,決定趁機逃脫,逃到了國外去,與此事徹底擺脫干系。
然而沒有想到的是,五年后,這件事情再次被拿到了臺面上。當時的政府并沒有仔細去調查這件事,就是想把謀殺政府官員的罪名扣到布托頭上,所以草草的就結案,判定他的罪名。
商人布爾扎雖然逃到了國外,但是心系巴基斯坦,所以當得知自己當年犯下的案件牽連到布托總理,甚至為他引來了殺身之禍,于是連夜跑到巴基斯坦的大使館,想要回國證明布托總理的清白。
然而,當時的政府早就做好了準備,聯系好大使館,立馬將米爾扎扣押起來,讓他無法回國。其實這場案件只是當時政府為了讓布托死得其所,給他的欲加之罪。實際上真正使布托走向死亡的是另外一個人。
親信致命的背叛
布托出生在上層階級,他的父親也是政府官員,所以從小他也受到了精英教育。起初布托學習的是法律專業,并且成功地擔任了一名優秀的律師。但隨后在機緣巧合之下,布托走向了政治領域,并且得到了阿尤布汗的賞識。
之后,阿尤布汗發動政變,自己當上了總統。但是他實施高壓政策,獨裁統治,遭到了布托的強烈反對。于是兩人徹底決裂,布托也根據自己以往的人脈關系,建立起一個新的黨派。
在第三次印巴戰爭時期,布托當上了總統,帶領著巴基斯坦走出內憂外患的局面。布托是心系國家與人民的,他注重百姓的利益,再加上他法律的出身,他深知憲法的重要性,于是便從憲法改革開始。
布托為民謀利,削弱軍隊和宗教的權利,這遭到了軍權主義和資產階級的強烈反感,因為這觸及了他們的利益。在這個時候,布托身邊出現了一位看似忠心耿耿的人,就是奇亞·哈克。哈克是軍隊出身,盡管如此,他還是十分支持布托的政策,愿意為其效勞。
然而,當時人民和軍人的矛盾越發激烈起來,反對布托下臺的反對黨也逐漸壯大。雖然布托再次以絕對的優勢在大選中獲勝,然而反對黨已經蠢蠢欲動,想要拖布托下臺。因為,布托的憲法政策觸及了他們的根本利益,軍人在民間的威望也大不如從前。
他們先是污蔑布托在大選中票數造假,布托為了平定局勢,決定與他們商談。但是,反對黨的目標并不是和平協商,而是要真正打倒布托,于是毫不意外,商談失敗了。
眼看局面更加嚴峻,布托只能臨危受命哈克為陸軍總參謀長,讓他穩定局勢,不要讓其進一步惡化。但實際上,哈克表面上點頭答應,轉身卻參與到針對布托的政變之中。
哈克早就掌握了軍政大權,布托已經完全被架空了。哈克先是以謀殺政治官員為罪名,將布托押進了大牢。后來又在法庭審判中買通了四位大法官,讓布托以3 : 4的局面被判決為絞刑。
結語:
應了中國那句老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僅在八年之后,哈克由于飛機失事而死。然而,布托為巴基斯坦人民所做出的奉獻和功績,將永遠被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