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南充分行澆灌希望的田野,播下春的希望
原標題:建行南充分行:澆灌希望的田野,播下春的希望
問渠那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在助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中,如何用好財政金融政策、破解鄉村產業融資難題?建行南充分行借力建行四川省分行2022年創新推出的農戶擔保類貸款產品“裕農快貸-蜀興農貸”,從鄉村振興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出發,加大對農業農村的信貸資源投入力度,圍繞與農業生產直接相關的一二三產業、農業現代化、農業社會化服務、農業農村新業態等方面展開大力支持,充分發揮政策性擔保的經濟助推器作用,源源不斷為春耕備耕澆灌“金融活水”,播下春的希望。
“蜀興農貸”是采用國家融資擔保基金的政府性擔保體系進行批量擔保,為農戶辦理的個人擔保類貸款產品,農戶無需提供抵押物,由擔保機構與建行按照約定比例進行風險分擔,產品額度最高可達100萬元,可使用手機申請支用,隨借隨還。產品上線僅三個月,“蜀興農貸”業務授信余額已突破9000萬元。
糧豐農穩天下安,讓村民播下春的希望
糧食豐,三農穩,天下安。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把抓好糧食生產和重要農產品供給擺在首要位置,隨后四川省也發布了2022年“省委一號文件”,均將糧食安全列為“頭等大事”,建行南充分行在這正值春耕備耕關鍵時期,充分發揮農業保險“穩定器”作用,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金融支持。
2011年盧慧玲從河南清豐縣遠嫁到順慶共興,從平原到盆地,從種滿一望無際的農作物的土地到一塊塊的撂荒地,盧慧玲就開始在心底盤算著,如何將這些撂荒的土地用起來,盤活沉睡的土地資源、讓荒地變良田?2017年順慶區慧玲生態家庭農場正式成立,她與共興鎮東岳廟村6組村民委員會簽署了面積338畝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主營瓜果蔬菜、花卉苗木、農作物的種植及銷售,讓村上的撂荒地逐漸變身成為“香餑餑”。
當記者見到這位家庭農場的負責人盧慧玲時,她正在田間察看旱育秧苗的長勢情況,隨著種植規模的不斷擴大,農場的花銷日漸增多,眼看快到春耕備耕的時節,大棚建造、設備更新換代,水稻的育苗都進入到了關鍵時期,流動資金的缺乏,讓盧慧玲犯了難。
盧慧玲告訴記者,“3月初,恰巧遇到建行藍光支行的客戶經理魏建平到我們村做回訪,在了解我的情況后,他向我介紹了‘蜀興農貸’,剛好我有資金的需求,春耕備種等不得,我果斷向建行提出貸款申請,成功為我放貸50萬元,這一場金融‘及時雨’,讓我的資金難題順利解決。”
“‘蜀興農貸’主要就是為農民解決農業生產資金需求,解決農戶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的金融產品。而盧慧玲的家庭農場不僅帶動了當地農業蓬勃的發展,還帶動了當地農民走上了發家致富的道路,我們通過開展助力春耕備耕的‘蜀興農貸’信貸服務,打造支農惠農強支撐,確保每筆貸款都用在‘刀刃’上,不誤農時,為全年糧食豐收保駕護航。”建行藍光支行魏建平和記者談到。
如今,盧慧玲的家庭農場春耕備耕工作已步入正軌,一眼望去,田間地頭,春耕備耕如火如荼,鄉村田野一派農忙景象,從耕地、種子、田間管理、節水灌溉、農機作業等緊密布局,真正實現了因地制宜。盧慧玲表示,能在家門口穩定“就業”,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問題,但現在她不僅穩穩端起了“飯碗”,解決了周邊村民的就業問題,對未來有了更多的期待。
金融護航“致富路”,助力養殖業高質量發展
今年31歲的孫嘉陵是嘉陵區金鳳鎮高穴寺村人,也是嘉陵區春曉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一說起養豬工作,臉上就洋溢著幸福的笑容,2021年孫嘉陵還榮獲四川省鄉村振興“致富帶頭人”稱號。但2021年底,受生豬市價影響,孫嘉陵的生豬養殖場一千余頭育肥豬出現滯銷,再加上多家飼料企業宣布飼料漲價,養殖場一天4萬余元的花費,讓孫嘉陵捉襟見肘。
“當我們了解到孫嘉陵的資金需求后,第一時間上門走訪了解,積極搜集資料及組織上報,待入庫省總行白名單后,以最快速度為他發放了‘蜀興農貸’100萬元無抵押信用貸款。”建行南充市政新區支行負責人劉斌這樣說道。
“養豬的這5年來,經歷了多次生豬價格的大幅波動,從最開始的小規模到如今年出欄育肥豬2200頭、仔豬1800頭,養殖模式也變成了自繁自養及仔豬銷售,但生豬購銷市場遭遇的挑戰,讓我們養殖戶‘供應難、養豬難’的問題凸顯。”想到過去的風風雨雨,孫嘉陵感慨道,“如果不是建行南充分行的大力支持,我的資金鏈早就斷裂,通過‘蜀興農貸’貸的100萬元及時款幫助我渡過了難關。”
同時,在閬中市興旺種兔專業合作社的兔舍大棚內,上萬只大白兔住在“單間小別墅”里,大棚內寬敞整潔,實現智能化管理:一旦溫度、濕度、氨氣不達標,墻外就會自動報警。邵雪平每天帶著工人一起,喂兔、打掃、加工飼料、出糞、墊窩,忙活個不停。
今年年初在得知該專合社將準備對兔舍、兔籠進行升級改造,有資金需求時,建行閬中支行也是第一時間就派人上門去了解情況,并在條件符合后,為其成功申貸30萬元。
“我們是從閬中市農業農村局那里了解到有這個‘兔業協會’的存在,然后和協會負責人邵雪平取得聯系,并在邵會長的幫助下,與協會內的60余戶養殖戶進行了兩次的金融政策宣貫座談會,對建行支持‘三農’的金融產品政策深入解讀,從多維度的了解客戶的需要。”建行閬中支行客戶部劉雷告訴記者,通過在座談會上對客戶的問題給予精準回復,同時仔細記錄了客戶的需求,增加客戶認可度,才能與客戶建立合作關系。
邵雪平介紹到,現在合作社占地面積4畝,有一千余平方米的兔肉加工廠,每月存欄4500多只,常年能出售種兔3萬只,選育后能出售商品兔1萬5千多只,銷售手撕免二十多萬只,每年種兔銷售收入480萬元,還流轉了60畝的土地用于牧草種植,每年牧草銷售收入20萬元。
嘉陵區春曉種養殖專業合作社成立以來,通過發展一個產業,帶動一方經濟,富裕一方百姓,成功創造100余個就業崗位,讓周邊的村民實現在家門口就可以將腰包鼓起來。而一人富不算富,帶動四鄉八鄰一起走上創業闖路、養兔致富之路的邵雪平,如今,成了遠近聞名的“兔專家”,前來找他咨詢養兔經驗的鄉親絡繹不絕。他們都是畜牧養殖行業的致富帶頭人,最大限度激發鄉村振興的內在活力,夯實鄉村振興的基礎。
金融“活水”潤花開,柑橘唱響“田園牧歌”
今年年初,建行西充支行客戶經理張和平為更好地開展金融助力“三農”工作,主動與縣農業農村局對接,詳細了解轄區內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及種養大戶情況,在對接過程中了解到西充縣西蜞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可能有資金的需求,張和平便先后兩次前往專合社了解資金需求情況,明確該專合社符合貸款條件后,便馬不停蹄地為其辦理信貸申報。
“700畝的柑橘產業園,柑橘的修剪枝葉、翻耕除草、施肥和工人的工資等都需要大量的資金來做保障,建行的100萬元貸款來得非常及時,他的產品特色簡直就是為我量身定制的,及時幫我們應對這難關。”李長珍與記者侃侃而談,并表示2021年共計實現銷售收入400萬元,現在果樹均已達到豐產期,預計今年將會有更大的突破。
在柑橘園里,工人正在對果園進行除草和噴灑著低毒農藥。工人告訴記者,西充縣西蜞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技術顧問是從浦江高薪聘請的,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合作社晚熟柑橘在種植、日常維護、水肥管理、修枝、病蟲害防控等各方面都做得比較到位,從而保證柑橘生長健康。
“春季是一年的開始階段,對于果樹也是如此,當下晚熟柑橘發展態勢良好,李長珍也是附近比較有名的柑橘種植大戶,充分吸納當地村民務工,極大的助力了鄉村振興。同時,建行近年來也在不斷加大對特色農業產業的扶持力度,支持產業化龍頭企業做大做強,讓金融‘活水’滋潤花開,讓柑橘唱響新時代農民的‘田園牧歌’。”建行西充支行客戶經理張和平說道。
近年來,建行南充分行積極融入地方經濟社會建設,堅持將縣域特色產業規劃作為謀定戰略布局的“點睛筆”,將金融服務優質產業項目作為校準發展航向的“指南針”,為助力地方特色產業發展及鄉村振興提供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
務農重本,國之大綱。建行南充分行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在總行、省分行的指導與幫助下,加快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落實落地,賡續奮斗、精耕細作,讓金融活水潤澤鄉村、金融資源建設鄉村、金融服務扎根鄉村,充分展現國有大行的責任擔當;同時,結合四川省鄉村振興戰略的任務、目標、地位、作用、著力點,依托金融科技優勢,持續用金融這把“溫柔的手術刀”解決農村金融中的痛點、難點、堵點,提升建行在鄉村領域的整體競爭力,為四川省縣域經濟的發展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務。(來源:四川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