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柳州探路土壤環境管理
2018年,廣西柳州市成為自治區首個土壤污染綜合防治先行區。經過近4年的土壤污染綜合防治實踐,全市土壤污染加重趨勢得到初步遏制,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農用地和建設用地土壤環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污染地塊等突出土壤問題的環境風險得到有效管控,土壤污染防治制度創新初見成效,覆蓋先行區的土壤環境管理體系基本建成,在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治理與修復等方面形成了可借鑒的模式。
摸清土壤環境質量底數
柳州化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于1958年建廠的老化工企業,由于長期從事雙氧水、合成氨等化工產品生產,對土壤造成了污染,其位于市區的生產基地已于2019年關停。當記者來到這里時,看到監測技術人員正對該地塊開展污染情況調查。
“我們在這塊地鋪設了2000多個監測點開展調查,目前調查分析工作還在進行中。從我們調查得出的初步結果看,主要是氨、氮和重金屬污染?!北本﹤愔镰h境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羅章說。
“這個地塊面積約1166畝,我們在對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狀況進行詳細調查后,將進行風險評估并編制修復方案,實施治理修復。”業主單位柳州元通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資產管理部部長楊寧說。
除了對企業停產地塊開展監測治理,柳州市對在產企業也開展了土壤污染風險管控試點。柳州市生態環境局委托第三方專業機構,對部分重點監管單位周邊土壤和地下水開展監測。目前開展了第一階段共8家企業的周邊土壤和地下水監測。此外,還在柳城六塘化工工業園區開展在產企業土壤污染風險管控試點。
“這些措施為摸清土壤污染重點監管企業周邊土壤環境狀況和成因分析夯實了技術基礎,同時為對重點監管單位進行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風險管控或修復提供了科學依據。”柳州市生態環境局土壤科科長周毅說。
為了提高監測工作質量和效率,柳州市發布實施《關于進一步做好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工作的通知》,從供地源頭到土地征收、出讓、再開發利用等全過程進行把關,杜絕污染地塊未經治理就開發利用。
同時,柳州市先后制定了《柳州市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土壤及地下水環境自行監測技術指南(試行)》等6項管理制度文件,結合地方實際在全區率先開展土壤環境背景值專項調查,率先完成市級土壤環境管理專家庫和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樣品庫工程建設,在全區率先搭建起土壤環境管理的基本框架體系。
通過開展重點行業企業和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農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土壤環境背景值專項調查、重點生態功能區土壤環境調查,柳州市逐步摸清土壤環境質量底數。“2019年以來,柳州市共完成218個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報告評審,項目評審數量居全區第一?!敝芤阏f。
保障土壤環境安全
在對土壤污染狀況進行監測調查后,下一步就是進行評估并開展治理修復。2019年以來,柳州市共實施開展10余個污染地塊修復治理工程項目。在原柳州市環東金屬材料有限公司地塊上,記者看到修復工作正在忙碌地進行著。
工程機械正將污染的土壤挖起運送到一個處理大棚,專門設計的機械將土壤篩分出石塊,然后進行拌藥暫存,等第三方機構檢測合格后回填。
“這里原來是生產金屬材料的,所以主要污染物為銻、鋅等重金屬。我們采用添加磷酸二氫鈉、氫氧化鈣等對重金屬進行固化穩定化,可以降低對生態環境的危害風險。”修復施工單位香山紅葉集團有限公司項目經理周波說。
據了解,這個地塊共有2萬立方米的土壤需要治理,目前已處理了1萬多立方米。按照規劃,這里將會建成一處公園綠地,附近居民又將多一個休閑鍛煉的好去處。
另一個風險管控及修復治理項目柳州市造漆廠原場地,治理者既要對重金屬鉛和有機污染物復合污染場地,精準組合和實施4項土壤修復技術進行修復,又要對場地內3棟被列為柳州市歷史名城保護建筑工業廠房進行保護,污染因子多,修復技術多樣,治理難度大,因此被列入國家示范項目。
項目因地制宜采取了保留工業歷史建筑、原位和異位修復技術相結合的實施方案,創新采用了“地上保護+地下修復”的治理模式。在運用多項土壤修復技術工藝的同時,還在建筑外圍建立鋼板支護墻,實時監測地基沉降和定向位移,確保建筑文物安全。
項目完成后,柳州市造漆廠工業用地將變更為城市綠化、社會停車用地以及博物館,成為一片生態可接受的安全開發利用土地,保障人民用得安心。
“在工業歷史保留建筑物內開展原位熱脫附修復污染土壤更是國內首例,項目前期調查對異味污染土壤范圍的劃定也具有示范意義,為污染地塊修復治理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技術和監督管理方法。”柳州市生態環境局土壤科高工黃榮說。
提升污染管控效能
由于區域內土壤污染物種類多、方量大,按照傳統的原地修復和回填模式,修復周期長、成本高。為解決這一問題,柳州市積極謀劃并正在建設廣西首個土壤污染無害化處置中心。
建設中的污染土壤無害化處置中心位于魚峰區葉山路靜脈產業園,由廣西柳州市水務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投資1.8億元建設,建設內容主要包括污染土壤暫存區、新型墻體材料生產車間、固化穩定化處置車間、土壤待檢區及其他配套設施等。
“污染土壤無害化處置中心以資源化利用為主,我們的思路是把污染土壤運過來,采用高溫燒結生產墻體材料+固化穩定化處置方式,1年可實現22萬立方米的污染土壤固化穩定化,在提升修復效率的同時,使修復成本降低50%以上?!痹摴靖笨偨浝碓瑘哉f。
污染土壤無害化處置中心的建設,節省了修復治理投資成本、縮短了修復治理周期、降低了二次環境影響,對加快污染場地開發利用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邁出了規?;廴就寥栏咝е卫砑百Y源化利用的新步伐。
由于土壤污染防治具有投入大、周期長、收益低、治理難度大等特征,導致社會資本投入不足。而以專項基金形式來參與修復治理工作,在全國范圍內都沒有成熟運作、可盈利的模式能夠借鑒,運營難度較大。由柳州市財政局與金控明德基金公司共同發起設立的私募基金——柳州鑫環土壤修復產業投資基金(有限合伙)(以下簡稱“鑫環基金”),是在《土壤污染防治基金管理辦法》規則下的先行嘗試。
鑫環基金在管理人通過對土壤污染地塊的修復義務主體、地塊修復后的受益主體或土壤污染修復項目主要承建和運營主體等擬投項目進行充分盡調后,以完整設立風控條款為手段,以股權投資為具體確權方式,約束投資款項全額用于土壤污染的治理修復工作。
2021年鑫環基金完成第一筆專項基金項目投資落地,對柳州市北城都樂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宗富民松香廠污染地塊的修復治理項目出資400萬元。
“‘十四五’時期,柳州市將總結探索本地化的技術經濟體系和工程技術規范,加快土壤污染防治基金建設及修復產業化發展鼓勵政策的制定,使柳州的土壤污染綜合防治水平走在全區前列?!绷菔猩鷳B環境局局長龔繼冬說。 (經濟日報記者 童 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