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廣元:“民族之家”托起青年成才夢想
彭富 封面新聞記者 劉彥谷
“感謝陳杰老師像對待自己兒女一樣關心、照顧我,讓我在異地他鄉感受到民族大家庭的溫暖,順利考上大學。”6月15日,青海民族大學藏文專業大二學生義西巴忠在電話里充滿了對廣元求學生活的回憶和感激。
川北幼專9+3學生舉辦匯報演出活動
四川廣元地處川陜甘結合部,入選“十四五”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建設名單,是南來北往43個民族匯聚的大家庭;僅“9+3”免費職業教育、青海玉樹班、西藏那曲班、貴州納雍班等在校學生就達5600余人,屬典型的少數民族散雜居地區。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廣元與23個城市簽訂“跨省協作”協議,打造民族團結進步示范“走廊”。“‘民族之家’遍布,托起青年成才夢想。12年來,已為民族地區培養技能人才上萬人;‘巴蜀兒女進天山教育援疆計劃’實施5年,已有680余名幼專畢業生赴新疆工作,擔起民族復興、社會進步的時代使命。”廣元市委書記鄒自景說。
招進來,異地求學點亮心燈
義西巴忠來自青海玉樹一個多子女家庭:全家9口人,每年靠父親挖蟲草、就近務工維持生計。“從小就想通過求學改變家庭命運,可教育質量受限,走通這條路的人太少了。”2017年初中畢業時,義西巴忠有些惆悵,暑假里,經常站在牛前發呆。
廣元樹人中學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與玉樹州學生一起包粽子共度傳統佳節
開學將近,學校里傳來好消息,四川省廣元市與玉樹州簽訂“跨省協作”協議,首批200名學生到廣元樹人中學“托管”學習,市教育局抽派藏語、生活老師和一名副校長跟班前往。義西巴忠毫不猶豫地報了名。
美麗的廣元、熱情的師生,讓義西巴忠很快適應了新環境:“學校建立了幾十個‘民族之家’,每個家庭包括5到7名少數民族學生,由黨員老師做代理家長,在生活上教導、學習上指導、思想上引導;老師還安排廣元本地的學生與玉樹學生結對,節假日可以串門,家有好吃的,他們還會帶給我們改善伙食。”義西巴忠說。
讓義西巴忠印象最深的是2018年4月,她患急性闌尾炎急需手術,父親野外挖蟲草,因手機無信號一直聯系不上。“陳杰老師不僅幫我墊付了8000多元手術費,還經常來照顧我。有時候他沒空,就請他媽媽來。還買了烏雞燉了給我補充營養。”場景像烙印一樣深深地植入了義西巴忠的心底。
廣元成立了民族地區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出臺具體管理辦法,政法、教育、人社、公安、民宗等相關部門通力合作,營造良好教育氛圍。12年來,7所職業學校累計接收阿壩、涼山州“9+3”學生9687人。2021年“9+3”學生在校人數居全省第二,畢業生升入高校590人,升學率達到81%,就業率達到98.5%;累計考取公務員和事業單位137人,大部分學生在省內外知名企業就業,月薪均達4000元以上,部分學生到國外就業,月薪達7000元以上。一人就業,全家脫貧,這樣的例子很多。
利州中學指導少數民族學生學習剪紙
送出去,獻身邊疆照亮未來
從青澀少女嬗變成獻身邊疆的“奮斗之星”,在中華職業教育社溫暖工程實施二十五周年總結表彰大會上獲獎并作交流發言,新疆新和縣第二小學周丹說,是“民族之家”照亮了她的未來。
周丹是廣元川北幼專2017屆畢業生,是該校首批赴疆工作的畢業生之一。“我的普通話好,學科成績也優異,來新疆工作能發揮更大作用、實現個人價值。”周丹說出了赴疆學生的心聲。
首批畢業生受到歡迎,更加堅定了學校的辦學信心。2017年以來,廣元先后與新疆喀什地區疏附縣、阿克蘇市等簽訂跨省協作協議,選派優秀畢業生赴疆工作。川北幼專主動對接中華職業教育社、中華同心溫暖基金,聯系新疆地方教育、人事部門,量身定制教育人才。
“‘民族之家’托起了青年人的成才夢想。來廣元學習的貴州、新疆學生,多數考上了心儀的重點大學。川北幼專建‘民族之家’,深入推進“巴蜀兒女進天山教育援疆”項目,既緩解了新疆教師隊伍不穩定、少數民族兒童使用國家通用語言能力差等問題,又解決了川北幼專畢業生就業難問題,給青年學生成長搭建了寬廣的成長平臺。”廣元市教育局長何開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