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的新標簽(記者手記)
我在瀾滄江兩岸停留了兩周,去尋找和感受普洱“多元一體”的民族特征。在瀾滄、孟連、寧洱和思茅,從小的村落到區域中心城市,我有意觀察當地婦女、學生和年輕人;走進“他”和“她”的家,了解聚落與周邊,去看當下賴以生活的田地與產業;比較他們過去與現在:用手機都干啥、快遞要等多久以及出行的頻率……我住進了正在申遺的景邁山寨,穿過一望無際的原始森林,看了大朵白云下綿延的茶園、咖啡園和果園,唱了好多遍那首著名的歌曲《實在舍不得》。留在我心中的人和故事,也“像沙粒一樣多”。
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在這里深入人心。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即將在云南召開,中國和世界多國都明確提出實現“碳中和”“碳達峰”目標……對普洱來說,簡直是滿手的好牌。
這一切意味著什么?
普洱的優勢,是各民族人心歸聚,有著團結奮進的歷史基礎;普洱的特點,是在生物多樣性中存有多彩的文化。因此,它的機遇與挑戰,也就一目了然:在加速富足的社會進步中,繼續享有豐富的資源——這是自古就被追求不渝的人類愿望,也是令人羨慕的新標簽。文明而進步的社會并不僅僅是枯燥的統計數字,而是以真誠的努力和善意去獲得大自然積極的回應。
去年,瀾滄江-湄公河合作第三次領導人會議通過了《萬象宣言》,重申在“協商一致、平等相待、自愿參與、協商協調和共建共享”的原則下,“表達我們通過營造持久和平、穩定、團結與和諧的有利環境,推進瀾湄合作的共同愿望和意愿,這將有利于實現瀾湄區域的可持續發展與共同繁榮……”此時此刻,我發自內心地覺得:在普洱看到的團結與進步,悟出的社會發展途徑與前景,能夠惠及更廣闊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