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掉白銀的墨西哥鷹洋,最后的白銀中國
原標題:干掉白銀的墨西哥鷹洋,最后的白銀中國
近代中國的幣制改革,本質上是將貨幣的制造和發行權從商人和地方手中收歸中央,保證政府壟斷的發行權和信用。幣制的問題對于中國歷代政府都是不得不面對但又實在無力解決的問題,尤其是中國古代執行的銀銅復本位制度。契機是在白銀大量流入成為主要貨幣后的明朝和清朝,在對外貿易讓墨西哥的白銀大量流入后,(從明代中葉以后一直到鴉片戰爭前,白銀幾乎一直是流入狀態),這就讓貨幣問題的解決成為可能。明朝并沒有處理好這個問題導致亡國,清朝一直到清末這個問題才被重視起來。
白銀的流入
這其中,西班牙人和菲律賓馬尼拉的很關鍵,西班牙人從墨西哥的阿卡普爾科港用重300噸大帆船裝載美洲的白銀,費時五個月到達馬尼拉。在馬尼拉收購中國的絲綢、瓷器等貨物再用運回墨西哥的西海岸,這條“墨西哥-馬尼拉-中國”的海上路線,讓中國的商品--絲綢、瓷器、煙花等大量輸入美洲,這就是白銀來到中國的路線。
這個過程中流入的白銀量非常之大,據《白銀資本》一書的統計,在十六世紀到十九世紀,歐洲從美洲流來約9.8萬噸白銀,但其中3.9萬噸運往中國,中國還從日本流入約9000噸,馬尼拉航線流入最大2萬噸,總計5.1萬至7.7萬噸白銀流入中國。這條白銀之路上流動的無數的白銀,讓中國有了一個綽號"白銀中國,"最終徹底改變了的是中國的金融業。
番銀之用
首先,銀幣和銀兩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銀幣基本上都有統一的,大小,成色,單位,流入中國的美洲白銀幣純度很高,最高達到90%.中國的銀兩就很麻煩,中國的白銀有著幾乎無法克服的大弊端,標準太多有幾百個,有幾百個標準就意味著沒有標準。僅以國庫存銀--庫平銀為例。一兩庫平國家規定折成銅錢可得2600文,但是按照清朝制度,從銅錢再折回庫平,要重新比算,繳稅時,實際上70兩的稅款實際上可能要交到100兩左右。白銀更混亂的是只有內行人看的懂的成色,有北京的松江銀,天津的化包銀、老鹽課銀,上海的二七寶銀,漢口的二四寶銀等等等等。在這以前,白銀有著平琺稱量非常混亂,有庫平,漕平,關平,還有各種公估平、公琺平、司馬平等市平稱量。從紙幣來講,當時發行類似鈔票的紙幣的機構眾多,如北方的票號。南方的錢莊,還有典當行,賬局,官方還發行信用很低的官票。但信用和范圍覆蓋范圍都有限,中國的金融業其實是分散的,區域化的。
因此銀幣的優越性可想而知。最初進入中國市場的銀幣都被南方的商人熔化再次鑄造成純度較低的元寶或者各種銀器銀釵等等,成為一種新的牟利方式在南方風行。墨西哥鷹洋,由于成色穩定,品相好,在當時是在全球各地都流通的貨幣。在嘉慶初年,實際上已是"番銀之用,廣于庫銀",這也是老百姓在定價,便利性,保值性的選擇。墨西哥大約制造30億枚鷹洋。由于鑄造精良、含銀量高、規格統一和不易磨損等原因,鷹洋很快就被我國人民所接受,成為許多地方的標準貨幣。到1910年,中國流通的外國銀元有10億枚以上,約將近一半墨西哥鷹洋。更由于鷹洋成色好和攜帶方便,它在中國的流通一發不可收拾,很快超過其它各國銀元。
中國的銀兩被驅逐
如此大量的墨西哥鷹洋沉淀在中國的流通領域,其優良的貨幣屬性,其統一支付的兌換與儲藏價值手段沖擊了傳統金融業-錢莊和票號的結構,墨西哥鷹洋等于迫使中國放棄了銀兩制度,最終廢兩改元,徹底終結了流行中國幾千年的銀兩的混亂。但帶來的更大的好處是,成為中國聯動國際社會的重要貨幣工具,實際上逼迫了中國迅速推進貨幣統一化的進程,讓中國出現統一支付的兌換與儲藏價值工具,在此基礎上促進了現代銀行業的崛起和資本市場的形成。
受到墨西哥鷹洋的啟發,從秤量貨幣到開始鑄造銀幣,在1914年天津造幣總廠鑄造出了和墨西哥鷹洋的成色和重量都一致的中國式銀幣"袁大頭",重七錢二分,成分銀九銅一,結束了混雜的貨幣流通局面,暫時實現形式上的統一。也由于墨西哥鷹洋在中國流通所積累的聲譽,袁大頭銀幣在后來的發行中獲得了長期的信任,銀兩徹底退出了。中國的統一貨幣的開始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