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紀信祠
原標題:天水紀信祠
紀信祠一隅
紀信祠又稱城隍廟,位于天水市城區中心北街十字路旁,占地1700平方米,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2019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秦州志》記載,紀信祠始建于元朝,初為成紀縣衙,明代改建城隍廟。后經歷代維修, 形成了現今的規模。祠內有八棵三百年以上的古樹、十塊碑刻、二十塊匾額、明代壁畫三十平米,其中有清初順治十六年立的“重建隍廟碑記”,記載著順治十一年天水八級強烈地震對城隍廟的破壞和以后維修增建的事跡。二百多年后的光緒五年,天水南六級地震,年久失修的隍廟再次遭到破壞,天水詩人任士言還撰寫了“重修城隍廟記”。
紀信祠坐北面南,整體為長方形結構,牌坊臨街而立,呈四柱三門,三重檐歇山頂結構,飛檐斗拱,巍峨壯觀,牌坊上懸掛一匾,上書“漢忠烈紀將軍”六個鎏金大字,為民國元老于右任所寫,字跡鐵鉤銀劃,大氣磅礴。
紀信,天水人,是楚漢之爭時劉邦手下的一位將軍,追隨劉邦南征北戰,公元前204年,在劉邦、項羽相持的滎陽成皋戰役中,劉邦被困在滎陽城內糧食殆盡,人心慌亂,因紀信長相酷似劉邦,故獻計愿假裝漢王降楚,劉邦趁機從西邊城門出逃。項羽大怨,便將紀信活活燒死,后來劉邦建立漢朝,為了報答紀信的忠國救駕之恩,追封為“忠烈侯”。
走進牌坊,眼前是青磚砌成的拱形門楣,大門通體為朱紅色,兩側墻壁上銘刻著鄧寶珊將軍的手書對聯:“楚逼滎陽時憑烈志激昂四百年基開赤帝,神生成紀地作故鄉保障千萬載祜篤黎民。”正中“精神尚在”四個大字。
進得大門,是一條長長的通道,兩邊畫廊,紅柱排列,常有書畫家在這里揮毫潑墨。畫廊盡頭為四合院,院內古木參天,枝葉繁茂,遮天蔽日。西面為數間廂房,東面為二層樓房,正面為二層戲樓,被人稱為五鳳樓。戲樓一直是文房四寶的展館,面闊五間,單檐廡殿頂式結構,灰色琉璃瓦覆頂,飛檐翹角,翩然欲飛,整座建筑猶如一只體形碩大的鳥,歷經歲月的風雨,保持不變的姿勢,把整個院落分成了前后兩院。
后院主體建筑主要集中在五鳳樓后面、正門的中軸線上,依次有卷棚直廊,拜廳、獻殿、大殿、寢宮。
直廊通長17米,寬4米,與拜廳相連,廊下懸有五塊清代匾額,拜廳梁上亦懸有“恩湛西陲”“功成漢業”等匾額,共計十三塊,均為其時秦州人士為感念紀信所題記。
大殿高出其他建筑,始建于元代,是紀信祠里最早的建筑,為木結構馬安式單檐歇山頂建筑,窗大,面闊,進深均為三間,雕梁畫棟,古樸莊重,雄偉壯觀。殿里塑有紀將軍站像,頭戴冕施,身穿龍袍,神態莊嚴,栩栩如生。殿內西墻上有幅明代壁畫,“城隍出巡圖”,這幅圖是2004年對大殿進行維修過程中發現的,成為研究歷史的寶貴資料。
每年農歷五月十八日為紀信祠的廟會,相傳是城隍爺的誕辰,廟會期間,有秦腔演出,秧歌演出,祠內燈火通明,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在高樓林立的鬧市,紀信祠猶如一部厚重的古書,記載著這座城市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跌宕起伏的發展歷程。
□鄧書俊
(蘭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