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云南省也曾有廣西府、廣西縣,與今廣西相鄰?
原標題:原創云南省也曾有廣西府、廣西縣,與今廣西相鄰?
廣西現在為我國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歷史上曾為省。廣西,因地處古廣信以西而得名,兩宋時曾設廣西路,但此廣西路僅為俗稱、簡稱,其正式名稱為廣南西路,今廣西正式得名為元末廣西行省,最早的以“廣西”為名的政區出現于今廣西的臨省云南省。有趣的是,云南省在元朝時也有一個廣南西路。
云南自古與廣西相鄰,歷史上也曾有以“廣西”為名的政區,最早為廣西路,后也有廣西府、廣西縣。云南設省于元朝,云南行省是元朝十大行省之一,廣西路就設于至元十二年(1275年),為云南行省所轄。廣西路原為大理國彌鹿部,元初屬落蒙萬戶,設為廣西路后并最初僅轄師宗、彌勒兩個千戶把總,后改為師宗州、彌勒州,后增領維摩州。廣西路并未設附郭縣,路治在今云南省瀘西縣,大致為今瀘西、彌勒、師宗、丘北等地。
明初改路為府,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廣西路改為廣西府,隸屬于云南承宣布政使司。廣西府仍未設附郭縣,仍領本轄及師宗州、彌勒州、維摩州三州。清初承襲明制,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廣西府降為廣西直隸州,到清末時廣西直隸州領本轄及師宗、彌勒、丘北三縣。可以說,云南省這個廣西盡管曾為路、府,但均未曾設附郭州縣,這在邊遠路、府也是少見,尤其是到清朝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