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成為“數字游民”熱門旅居地
??這是35歲的軟件開發工程師崔陽旅居昆明的第8個月。“很松弛,感覺生活慢下來了。”每月2500元的房租、菜市場上叫不出名字的豐富野菜、老街巷里各具特色的咖啡館、充滿民族特色的小吃、小而精的城市公園、豐富的植被……去年底,崔陽從北京一家互聯網“大廠”辭職,今年初來到昆明旅居,開啟“數字游民”生活。
??“一個人、一臺電腦所能撬動的能量,可以通過互聯網在短時間裂變,自由職業中技能變現的基本屬性讓大家得以拋開各種繁瑣的外部因素,以個人能力接單賺錢。”依靠自己在軟件開發以及自媒體方面的技能,崔陽一個月收入能達到15000元左右,“雖然比在北京掙得少,但是幸福指數一下就高起來了。”
??在昆明,像崔陽這樣的“數字游民”越來越多。從旅游到旅居,昆明到底有何魅力?又該怎樣讓這群依靠技術打破地域邊界的“數字游民”留下,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動能之一?
??“數字游民”在昆體驗理想生活
??去年,旅游大V“藍天學長”發了一條視頻——《云南,是最適合旅居的地方》,這位“走不出云南的旅行博主”表示,云南的每個州市,甚至每個縣區都適合旅居,原因在于云南的多樣性讓每個地方都能發現精彩。
??據統計,2023年,省外來滇旅居人數達200萬。其中,長期旅居大理的人達20萬,旅居西雙版納的達30萬,這些旅居客人主要來自川渝地區和東北三省。
??四季如春的昆明,交通便捷,醫療教育水平較高,人文底蘊深厚,無疑是旅居首選地。
??旅居者中有不少是“數字游民”——他們工作卻不上班,利用數字技術和互聯網,體驗邊旅游、邊學習、邊工作、邊交友、邊創業、邊旅居的“六邊形”共居共創理想生活。
??25歲的李斯揚就是一名“數字游民”,就職于一家從事戶外運動相關旅游的小微企業,負責策劃旅行線路、安排相關活動、運營社交媒體。“我很喜歡攀巖,這份工作正是我的興趣所在。”每到周末,李斯揚便與朋友一起到昆明周邊或者大理開展戶外活動。作為小紅書上擁有過萬粉絲的博主,她在戶外運動的同時拍攝VLOG進行產品推廣。“收入來源其實很多,戶外產品的推廣銷售、旅游線路的策劃、旅游目的地的推廣……多嘗試,總能找到自己的賽道。”李斯揚說。
??對于“數字游民”而言,遠離城市中心的鄉村是他們理想的旅居地。
??今年,云南首個“數字游民”人才驛站在安寧市BCC美麗(龍山)“數字游民”中心揭牌,自今年6月運營以來,已接待來自巴基斯坦、俄羅斯、美國等10余個國家以及國內一線城市的近百名“數字游民”入住。
??“數字游民”涌入鄉村不但能促進鄉村社會的年輕化,更重要的是,與傳統的人才下鄉方式不同,他們大多是科技工作者、藝術家或創業者等高素質人才,與資本、技術和市場資源相連,能夠為鄉村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例如,在浙江安吉,由“數字游民”創建的小型工作室在推動白茶文化的傳承與傳播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年內,“數字游民”為當地村莊創造200多個就業崗位,帶動村集體收入增收50萬元。
??康養旅居掀起銀發經濟新潮流
??最近,晉寧區古滇康養園人氣高漲,接待中心時常排起長龍。隨著冬日臨近,第一撥來南方“越冬”的銀齡客已抵達昆明。
??作為昆明的一家高端康養機構,古滇康養園不僅提供住宿、餐飲服務,還為前來旅居的老年人配備生活管家、旅游管家、醫療管家、文娛管家。園區內每個社區都有護士站,設有醫院和健身房、圖書館、舞蹈室等服務設施。還開辦有老年大學,長期活躍著20多個老年興趣社團,讓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最吸引老人的是,這里提供“一站式”旅游服務,每3天組織老年人進行一次外出游玩,旅游管家提供全程定制服務,老年人自愿選擇。旅游管家王洋說:“到海晏村看日落、逛斗南花市、到撫仙湖度假等,這些短途游活動很受歡迎。”
??對于老年人而言,尋找“詩與遠方”時,當地的醫療水平也至關重要。
??依托中醫藥文化資源,位于石林縣的杏林大觀園也受到省外中老年消費者的熱捧。據介紹,目前園區共有1000多張床位,很多老年人一住就是一個月。老年人在這里能享受專屬管家的貼心服務,參加養生講座、科普研學等活動,護士每天還帶著老年人做康復操、打太極拳等。除此之外,園區還有中醫院,以老年病康復治療為特色,長期有專家坐診,提供熏蒸、艾灸、針灸、拔火罐、推拿等中醫理療服務,利于老年慢性病管理。園區內的生態農場種植多種中藥材和生態蔬菜,就地取材提供特色藥膳,老年人也可以在園區采摘游玩。
??旅游實現高質量增長,“旅游+”和“+旅游”成為產業鏈延伸和深化的必然選擇,“旅居昆明”乘勢而起。作為“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的核心體驗地,昆明正大力推進旅游興市,通過文旅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打造世界知名的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讓更多客人留下來、住下來,讓更多的“美麗風景”變成“美麗經濟”。(記者 李雙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