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世界聽見寧夏的聲音
??首都五月,草木葳蕤,繁花似錦。
??5月20日10時,北京西長安街11號,國務院新聞辦“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進入“寧夏時間”。
??與時代共進,與祖國同行。這一刻,“西部寶地”璀璨亮相,“一河三山”熱情激揚,“塞上江南”風光盡顯……在發布人和提問者的活躍互動中,充滿生機活力、全方位跨越提升的寧夏躍然眼前。
??閩寧協作實現百萬人口移民和百萬人口脫貧“兩個百萬”目標;從“水源頭”到“水龍頭”全面管控,加快“四水四定”示范區建設;采取非常舉措、支持非常產業、實現非常發展,全力打造“中國算力之都”……
??一問一答間,勾勒著塞上兒女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景。
??新能源利用率連續5年超97%,源源不斷的“寧夏綠電”點亮了東中部地區的“萬家燈火”;酒莊酒產量上升到全國第一位,每2瓶國產酒莊酒就有1瓶產自寧夏;用好“一帶一路”這個最大機遇,持續擴大“朋友圈”……
??娓娓道來中,折射出中國式現代化寧夏篇章的萬千氣象。
??(一)
??只有干出來的精彩,沒有等出來的輝煌。
??發布會上,持續刷新的數據,顯示出經濟運行的強勁脈動,標注出寧夏各項事業發展達到的全新高度。
??今年一季度,寧夏GDP增長5.8%,增幅連續8個季度保持在全國前10名。特別是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和農業總產值的增幅分別晉升到全國第一位和第三位,創下了歷史最好水平。
??何以守正創新?何以行穩致遠?
??寧夏的回答是,向“新”突破,向“實”用力,向“數”拓展。
??把“煤”變成“油”化成“絲”,將“不可能”變為“可能”。寧夏現代煤化工產業建成規模已超過3000萬噸,其中煤制油連續3年超過400萬噸,居全國首位。煤制烯烴產能470萬噸,占全國的五分之一。
??以科技創新推進制造業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把關鍵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寧夏生產的單晶硅棒、傳動減速器、工業藍寶石等一批先進技術產品,在國內外市場叫好又叫座。智能鑄造、智能儀表、智能機床等高技術制造業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準確識別“新”的“坐標定位”,深刻把握“新”的豐富內涵,寧夏將數字經濟作為第一增長極,建成西部唯一的算力與互聯網交換“雙中心”。亞馬遜、中國移動、美團等100多家企業在寧夏建設或使用數據中心,量子+工業互聯網平臺、線上算力產業園等建設加快推進。
??(二)
??這是寧夏,這是不一樣的寧夏。
??開創經濟繁榮新局面,續寫民族團結新篇章,繪就環境優美新畫卷,創造人民富裕新生活,寧夏干部群眾全力以赴、久久為功。
??在科技創新、產業轉型上持續發力。
??寧夏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建立以“六新六特六優+N”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更多創新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持續加速傳統產業迭代升級、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未來產業布局建設。
??在深化改革、革故鼎新上持續發力。
??秉持“好的營商環境就是最大競爭力”,寧夏始終把企業家當自家人,把企業事當自家事,讓各類經營主體和企業用腳“投票”,營商環境評價、民間投資增速和比重均位居全國第一方陣。
??今年,寧夏在全國率先系統集中推出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十項機制”,著力解決企業在市場準入、要素獲取、公平執法、權益保護等方面突出問題,多措并舉讓企業家舒心辦事、安心發展、放心投資。
??在團結奮斗、同心同向上持續發力。
??作為民族地區,寧夏堅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貫徹到全區各項工作之中,在全國率先實現了“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創建”市縣兩級全覆蓋,“黃河水甜、共產黨親、總書記好”已成為各族人民的共同心聲,凝聚起了“建設美麗新寧夏 共圓偉大中國夢”的強大共識與合力。
??向“綠”轉變,向“融”深化,向“質”篤行。奔跑的寧夏,一刻未歇。
??作為全域實行“四水四定”的試點省區,寧夏率先出臺專項實施方案,圍繞節水、治水、用水,確定40項評價指標、80項重點任務和100項水利工程,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可靠的水安全保障。
??到2023年年底,全區地級市全部達到國家節水型城市標準;萬元GDP和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提前完成了“十四五”目標。
??第一個創建“互聯網+城鄉供水”示范區、第一個與黃河流域上下游省份建立生態補償機制、第一個實現了跨省域水權交易……寧夏“四水四定”標志性成果豐碩。
??悠悠萬事,民生為大。
??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
??寧夏每年把80%左右的財力用于民生事業。全體居民收入連續2年跑贏GDP增速、超過全國平均增幅。全區總人口連續10年保持正增長。
??去年,全區新增教育學位3萬多個、醫療床位2000多張、新市民住房2萬多套,育兒補貼政策實現全域覆蓋。
??“互聯網+教育”“互聯網+醫療健康”兩個國家級示范區建成,進一步提升了寧夏人民的生活品質。
??(三)
??黃河之水天上來。
??大河湯湯,黃河在寧夏境內流經397公里,成就了寧夏獨特風骨和別樣風貌。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賀蘭山下果園成,塞北江南舊有名”,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場景。因此也有人說,寧夏“一半是繁華、一半是沙漠”。
??圍繞食住行游娛購“六大要素”,寧夏全面實施“文旅創新升級工程”。隨著沙經濟、沙產業和沙旅游的加快發展,“一半沙漠”也創造出了別樣的“繁華”。
??夜幕降臨的時候,在沙坡頭景區的沙漠酒店和沙漠主題度假中心,游客可以一邊舒適地體驗沙療沙浴,一邊仰望天空、思接千載。
??九渠奔流、百塔林立、山河壯美的“黃河大峽谷”,水沙相依、魚鳥共生、碧波萬頃的“沙湖”……翻開“寧夏二十一景”,黃河元素、黃河故事、黃河文化貫穿其中。
??依河而生,因河而興,保護黃河義不容辭,治理黃河責無旁貸。
??作為全國唯一全境屬于黃河流域的省區,唯一全境列入“三北”工程范圍的省區,寧夏全力打好黃河大保護持久戰和黃河“幾字彎”攻堅戰,黃河干流寧夏段水質連續7年保持Ⅱ類進出,820萬畝荒漠化治理任務將提前3年完成。
??潮頭登高再擊槳,無邊勝景在前頭。
??以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為牽引,寧夏將加力建設國家新能源綜合示范區、現代煤化工產業示范區和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著力打造世界葡萄酒之都和中國算力之都,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美麗新寧夏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為譜寫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新篇章作出寧夏貢獻。(記者 朱立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