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顯著
?·脊椎動物87科471種·野生植物130科645屬1909種
??5月22日是第24個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當天,記者從寧夏回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了解到,近年來寧夏高站位謀劃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生物多樣性保護事業取得顯著成效,生物多樣性保護治理能力和水平持續提升。截至目前,寧夏有脊椎動物87科471種、野生植物130科645屬1909種。截至2023年年底,文冠果屬、枸杞屬、李屬和楊屬等41個林木新品種獲國家植物新品種保護權。
??近年來,寧夏不斷完善保護體系,編制《寧夏回族自治區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方案》,將全區62個自然保護地整合為51個,總面積59.27萬公頃,約占全區國土面積的11.41%。完成“三屏一帶五區”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推動賀蘭山、六盤山被成功列入《國家公園空間布局方案》。建成國家級林木種質資源庫3個、國家枸杞種質資源庫1個、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場3個、自治區級林木種質資源庫14個以及中國(寧夏)良種牛繁育中心。開展了全國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自治區第二次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資源調查及賀蘭山、六盤山、青銅峽庫區、沙湖、香山湖等重點區域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全區種質資源、古樹名木資源、中藥材、農業外來入侵物種普查等不同類別的本底調查。
??“寧夏還開展了全域禁牧封育、黃河流域禁漁和‘三北’防護林工程。實施黃河流域國土綜合整治、歷史遺留露天礦山生態系統修復工程,修復面積5.27萬公頃。完成生態移民遷出區生態修復230萬畝,移民遷出區森林覆蓋率達16%左右,植被覆蓋度達56%。完成營造林51.32萬公頃,治理退化草原25.68萬公頃。”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寧夏實現沙化、荒漠化面積“雙縮減”,成為全國首個“人進沙退”“林進沙綠”的省區。同時,寧夏通過開展“清風”“網盾”“昆侖”“中國漁政亮劍”等專項行動,野生動植物及其生境得到有效保護。
??寧夏將加快構建生物多樣性主流化新格局,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保護重要生態系統、生物物種和遺傳資源多樣性。(記者 張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