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打造金融服務港灣助力小微企業
市場主體在哪里,金融服務就跟進到哪里。
《瞭望東方周刊》記者劉恩黎?編輯陳融雪
8月2日,重慶農村商業銀行南岸彈子石支行金融服務港灣的工作人員為前來咨詢的商戶介紹普惠金融貸款相關政策和產品(黃偉/攝)
“秤砣雖小壓千斤”。作為我國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微市場主體在繁榮經濟、穩定就業、促進創新、方便群眾生活等方面發揮著獨特的重要作用。如何讓金融活水直達小微市場主體,精準紓困是關鍵所在。
本刊記者調研了解到,重慶通過銀政企聯動,引導金融資源有序下沉,創新打造集基層金融治理、政策宣傳直達、信貸培育對接、綜合金融服務、問題反饋解決等五大功能于一體的金融服務港灣,積極推進金融服務小微企業“敢貸、愿貸、能貸、會貸”長效機制建設,精準助力小微紓困發展已見成效。
截至8月,重慶已建成金融服務港灣334個,為近4.5萬戶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等市場主體發放貸款近400億元,人民幣普惠小微貸款余額同比增長20.5%,較全市各項貸款同比增速高出13.4%。
留住身邊小店
重慶,驕陽似火,位于當地觀音橋農產品批發市場的一處糖果鋪,生意同樣火熱。
老板劉剛是售賣喜糖的一級經銷商,產品聚焦重慶,輻射云、貴、川、鄂四省。
“糖果本身保質期就一兩年,之前門店關了近半年,企業有四個月沒有任何生意和營收。”劉剛回憶,最嚴峻的時期,倉庫內滯銷的糖果超1000萬元,望著堆積如山的貨物和日漸短缺的流動資金,他萬分焦急。
幸運的是,通過金融服務港灣,農業銀行重慶江北石馬河支行為其匹配了額度850萬元的“抵押+助業快e貸”產品,年利率僅3.5%。
“這么低利率的貸款著實讓我松了口氣。”劉剛告訴本刊記者,得益于普惠金融支持,企業不僅解了燃眉之急,今年上半年銷售額還同比增長了40%,下半年他計劃新招員工,擴大生意規模。
一年來,為支持小微市場主體平穩發展,人民銀行重慶營管部聯動當地政府,指導轄區金融機構選取小微企業及個體工商戶集中的基層網點,創新打造集信貸培育對接、綜合金融服務、問題反饋解決等功能為一體的金融服務港灣,并運用貨幣政策對金融機構進行再貸款,引導低息資金精準投向小微市場主體。
市場主體在哪里,金融服務就跟進到哪里。金融服務港灣不僅扎根市場,還走進街道和社區,讓百姓身邊的小店留得住、能發展。
56歲的裴祥瓊在重慶市南岸區恒基翔龍江畔小區經營一家社區洗衣店,她的生意也一度遇到困難。
今年上半年,重慶農村商業銀行在社區工商戶走訪對接中得知裴祥瓊的融資需求,對其往年經營情況評估后,迅速為其辦理了“無還本續貸”。重慶農村商業銀行南岸彈子石支行副行長龍良偉表示,相比常規融資貸款,“無還本續貸”可減少資金占用,縮短轉貸時間,達到融資續貸無縫銜接。
“這筆貸款救了整家店。”裴祥瓊對本刊記者感慨,如果沒有“無還本續貸”,她需要一次性支付本金47萬元用于還款——這樣不僅生意受影響,正常生活也會受到波及。
對此,人民銀行重慶營管部副主任李鈾評價:“通過基層政府組織雙向助力,金融服務港灣打通了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最后一公里’,打造了市場主體身邊的‘金融便利店’,讓市場主體在困難時期感受到雪中送炭的服務溫度和真金白銀的投入。”
打破服務“時空圍墻”
如今,平穩運營一年的金融服務港灣已遍及重慶市場、街道、商圈和園區等基層一線。不限于此,重慶市政府和人民銀行重慶營業管理部還攜手搭建起覆蓋全市金融機構的“長江渝融通”普惠小微線上融資服務平臺(以下簡稱“長江渝融通”)。
李鈾稱,線上平臺的搭建旨在進一步提高銀企對接效率,為民營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提供“一站式”綜合金融服務,實現央行貨幣政策工具、惠企政策、信貸產品與企業融資需求“零距離”對接;而“線上+線下”的雙向聯動,也將打破時空的限制圍墻,有利于金融服務延伸到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等市場主體“根部”。
作為全國四大火爐之一,重慶今年延續了大范圍高強度高溫天氣,日均氣溫超過40攝氏度的天數幾乎貫穿整個夏季,持續、多發的高溫天氣也推動了當地空調銷量的猛漲。重慶特林機電設備有限公司作為一家主營空調銷售的企業,訂單從5月開始就不斷增加,但有限的現金流對不少新增訂單只能望而卻步。
“好不容易迎來機遇,手里又沒本錢了。”公司負責人陳剛對本刊記者說,如果去銀行走常規的抵押融資程序,等錢批下來,機會也錯過了。
正在一籌莫展時,陳剛得知了“長江渝融通”。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他通過掃碼在線上查詢到了相關金融政策和符合自己企業的信貸產品,填寫融資信息后,當天就獲得了成都銀行重慶分行為期3年總額158萬元的普惠貸款,利率僅3.4%。
本刊記者采訪時也切身體驗了一下“長江渝融通”:通過簡單掃碼,“快速申請貸款”“政策工具”“港灣服務”“問題反饋”各類選項的界面色彩明快、一目了然,簡單操作就能將融資需求以“訂單”的方式投遞給金融機構。
成都銀行重慶分行行長陳海波表示,依托央行數據平臺,“長江渝融通”一網聯通全市相關銀行金融機構、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不僅打破時空藩籬,精準對接了企業融資需求,還開通了融資問題投訴反饋綠色通道,按照“誰的問題誰負責”的原則,平臺所收集的問題通過系統會自動分配至相關金融機構。
據人民銀行重慶營管部貨幣信貸管理處副處長馮春江透露,截至目前,“長江渝融通”累計為8000余戶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放貸款194億元,融資成功率達61.2%。
陳海波稱,“長江渝融通”有效降低了銀行獲客成本,緩解了客戶 “貸款難”、銀行“難貸款”的現象,平臺上線以來,銀行對小微客戶覆蓋面顯著拓寬,金融服務質效也進一步提高。
助力基層金融治理
“以前我們想融資,常有中介找上門,融資成本高不說,還有被套路的風險。”長期經營箱包生意的鄧女士對本刊記者表示,因為不了解政策,自己曾盲目依賴貸款中介,面對高額利息和手續費,心中有苦難言。
過去,類似鄧女士這樣因迫切需求融資而通過“找關系”“靠中介”尋求貸款渠道的商戶不在少數。由此引發的“套路貸”“高利貸”、金融詐騙、非法集資等亂象,不僅阻礙小微市場主體健康發展,更是基層金融治理中的不穩定因素。
人民銀行重慶營業管理部貨幣信貸管理處處長王紅告訴本刊記者,由于金融服務專業性強,基層干部普遍缺乏相關知識,長期以來,在聚焦小微市場主體的金融服務中尚未能形成深入街道、社區的常態化、陣地化的政銀企對接機制。
為此,人民銀行重慶營業管理部在探索推進金融服務港灣建設的過程中,將“基層金融治理功能”作為核心重點:
首先,通過簽訂黨建共建協議、互設雙向聯絡員、常態化聯合走訪對接等形式,積極發揮基層組織貼近市場主體的天然優勢和銀行營業網點金融服務的專業優勢,各揚所長、齊頭并進。其次,積極探索讓金融要素融入基層公共服務大廳、企業工作群、商戶活動等平臺,常態化開展送政策、送服務、送保障、送便利等各項服務活動。第三,此外,與市場監管、稅務等部門融合聯動,強化基層金融治理,提升營商環境。
“我們這外來企業、務工人員較多,環境復雜,以前各種金融中介亂躥,金融風險防范管理一度成為棘手難題。”重慶市江津區雙福街道辦相關負責人稱,通過金融服務港灣,銀政之間建立了常態化對接機制,有效規范了市場秩序,預防和化解了不少矛盾糾紛。
李鈾對本刊記者表示,建設金融服務港灣的初衷,就是為了通過深化銀政合作共促普惠金融資源直達小微市場主體,讓市場主體獲取金融服務由過去依靠關系找中介,變為依靠港灣找銀行,讓金融服務港灣成為基層政府身邊的高參顧問,成為市場主體的融資管家,促進金融服務回歸本源。
仍須協同破障
盡管重慶的金融服務港灣建設,在精準助企紓困和強化基層金融治理方面有了積極進展,但不少受訪人士也坦言,為小微市場主體提供金融服務,助力企業健康發展是一個長期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小微企業自身的缺陷使得信用風險始終存在。”重慶大學教授黃英君認為,大多數小微企業尤其是微型企業存在規模小、經營狀況不佳、財務制度不健全、信用意識較低等缺陷,它們既缺少抵押品,又不愿承擔擔保成本,存在風險緩釋的局限性。
西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黃慶華也表示:“為小微企業提供金融服務通常成本較高、風險較大、收益較低、盈利困難。”
如何更好服務小微?受訪者們建議:首先,要進一步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完善黨建共建機制,引導金融機構強化與街道、社區等基層政府組織的常態化聯動,通過綜合施策推動金融機構網點下沉和基層金融服務能力提升;將金融服務港灣建設納入地方金融工作重點,強化激勵約束。
其次,進一步發揮“幾家抬”合力,鼓勵科創、“三農”、綠色等行業主管部門出臺專項支持政策,探索打造科技創新、鄉村振興等特色金融服務港灣;鼓勵區縣財政部門出臺財政獎補、貸款貼息、風險分擔等支持政策,支持科技創新、“三農”和綠色等重點領域的小微市場主體發展,推動普惠金融、科創金融、綠色金融等融合發展。
第三,在鼓勵銀行信貸創新的同時,探索股票、債券、風投等多種金融服務途徑。引導小微企業提升經營管理水平、完善信息披露機制和推動股份制改革,發揮資本市場融資作用,擴大中小板、創業板融資規模;拓寬債券融資渠道,擴大小微發債規模;健全風險資本籌集、融入、退出機制,保障風險投資體系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