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亮夢想 情暖涼山
愛的傳遞
云南民族大學畢業的伊南恩,工作后資助四川省廣元市青川縣觀音店鄉的楊婷婷上學;云南大學畢業的晏妮,工作后資助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普詩村的阿西阿加、阿西石呷上學;重慶大學畢業的賴富強,工作后資助四川省綿陽市三臺縣的曾貞上學……什么叫“愛出者愛返”?軍事科學院駐四川某部官兵從這些受助學生的一封封來信中找到答案,對助學興教的意義也有了更深一層理解。圖片由軍事科學院駐四川某部政治工作部提供
救災與脫貧有了盼頭
“帳篷學校”的見證
啟示一:幫扶,就要摸清群眾需要什么
2008年5月12日發生的汶川特大地震,讓川西北傷痕累累。其中,北川羌族自治縣受災尤為嚴重,境內71所中小學校園垮塌,5600名中小學生分散安置在臨時受災群眾救助點。
“盡快讓孩子們有學上,就是對災區恢復重建最大的支持。”軍事科學院駐四川某部在積極開展自救的同時,立即聯系當地教育部門,主動請纓為災區中小學搭建臨時“帳篷學校”。
5月20日晚,該部180名博士、碩士與戰士們立即行動,緊急搭建80頂帳篷。5月21日,震后第9天,“帳篷學校”開學,北川縣430名師生成為災區第一批復課的師生。一時間,中外媒體紛紛予以關注。
至今,在該部一處訓練場旁,仍矗立著一塊寫有“八一帳篷學校(舊址)”的紀念碑,它無聲地講述14年前那段刻骨銘心的往事。
不只是救災,與鄉親們一起向貧困宣戰,該部也在默默做著助學興教的工作——官兵們把這叫作“育人育心、澆樹澆根”。
“窮”就像繩索上的一個死結,長久以來纏繞著川西北山區。官兵們深知,打開山區的發展之門,只有教育才是管根本、管長遠的。
上個世紀90年代初,該部黨委專門下發《關于認真組織開展“1+1”結對助學活動的通知》,并與北川羌族自治縣青片小學率先結成助學對子。30多年來,助學興教的行動不斷線,當地通口小學、小壩小學、禹里小學、永安小學等學校相繼受益。
“以前小娃娃上不上學無所謂,反正大一點就跟著大人出門打工。現在不一樣了,哪家有娃娃該上學了,部隊的同志比我們都清楚!”曾擔任“帳篷學校”副校長的李江感慨地說。
黨的十八大以來,該部堅持扶貧與扶智并重,在定點幫扶的北川羌族自治縣擂鼓鎮郭牛村,官兵們在抓好產業幫扶、就業幫扶的同時,啟動實施一系列文教幫扶計劃。2018年6月,郭牛村通過國家驗收,順利脫貧“摘帽”。
產業扶貧強“筋”,智力扶貧壯“骨”。官兵們的努力,讓更多的“郭牛村”文化教育面貌煥然一新。
30年接力幫扶不松勁
“科普講堂”的魅力
啟示二:幫扶,就要弄清自己擅長什么
他是一位從山溝里走出來的青年科技干部,因為擁有博士學位和不便透露姓名的工作性質,受助中小學師生們都喜歡稱呼他“易博士”。
通往成都市金堂縣福興鎮小學蜿蜒曲折的山路,一頭伸向大山深處,一頭連著外面的世界。從2017年開始,易博士每年都要在這條山路上來回奔波。作為福興鎮小學走出的唯一一名博士,每次回憶起這個當初只有幾間教室的母校,他總是感慨萬千。
易博士博士畢業后,相繼拿出20多萬元積蓄,為這所鄉村小學添置教學設備、購買教學書籍。他思考最多的是,如何讓山里娃為志向而讀書?
2018年5月,易博士主動聯系中國航空學會,一場別開生面的“航空筑夢·國防育人”科普活動走進福興鎮、金龍鎮和趙家鎮等5所鄉村小學。山里娃對航空知識科普講座、航模制作、微型飛行器表演和火箭發射的濃厚興趣,讓專家們大吃一驚,大家由此也更理解了易博士的良苦用心。
該部擁有一大批像易博士一樣的優秀科技人才。在部隊黨委統一部署下,科技干部們發揮自身優勢,走進山區學校送教送學,在山里娃幼小的心靈種下科技的種子。
該部機關干部李嫻負責北川羌族自治縣通口鎮小學結對助學工作,她連續4年與戰友們定期為山里娃開設“科普講堂”,從“十萬個為什么”到“量子力學”再到“宇宙奧秘”,每一課都講得通俗易懂,師生們聽得津津有味,有時還會邀請部分學生家長一起聽講。
“新年快樂!”那幾年,逢年過節,該部某基層單位的官兵總會收到一份來自綿陽市三臺縣山區的祝福。發信人叫羅玲,因家境貧困,常年跟著舅舅生活。從2010年起,官兵開始集體資助并跟蹤輔導她的學業。2014年,羅玲參加高考后,被四川大學自動化專業錄取。大學畢業,她又考取中國科學院的碩士研究生。去年,取得碩士學位的羅玲進入上海市一家高科技企業工作。
30年間,在一茬茬官兵接力幫扶下,已經有數十名山里娃相繼走出大山,成為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防建設的棟梁之才。
助學隊伍越走越長
“紅軍樹”下的傳奇
啟示三:幫扶,還要看清國家倡導什么
盛夏時節,驕陽似火。2021年8月,接到北京師范大學入學通知書的貧困家庭學生胡海燕,與母親一人提著一只大公雞,從綿陽市平武縣的大山里先乘摩的、再換汽車,急匆匆趕到軍事科學院某部。在那里,母女倆見到了堅持6年的資助人、該部干部曹戰勝。
6年前,剛上初一的胡海燕因父親去世、家庭貧困而面臨輟學。得知情況,曹戰勝主動伸出援手,為她提供學費、生活費。
“叔叔,我的成績598分,加上偏遠山區少數民族加分,一共648分。”胡海燕成績出來的當晚,幾百公里外的曹戰勝終于放下了心。他坦言:“正是這6年資助,讓我更懂得了山區群眾所思所盼,更清楚了國家倡導什么。”
在大涼山腹地、涼山彝族自治州冕寧縣彝海村,一棵名為“紅軍樹”的百年棠梨樹矗立挺拔,一口名為“結盟泉”的泉水汩汩而出。
1935年,中央紅軍先遣隊司令員劉伯承與彝族果基首領小葉丹在彝海邊歃血為盟,留下了一段我軍與少數民族群眾魚水情深的歷史佳話。如今,這段佳話正以助學興教的形式續寫新的傳奇。
8年來,該部干部劉建宏每年都利用休假的機會深入大涼山,為家庭困難的孩子捐贈助學金。2018年7月走訪涼山彝族自治州喜德縣中學時,一個瘦弱的小女孩突然跑到他面前:“劉叔叔,您幫幫我吧,阿爸不打算讓我上學了!”
小女孩名叫阿西平莫,父母計劃讓她輟學,打工補貼家用。劉建宏兩次到阿西平莫家走訪,還協調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工作人員一起登門,終于說服阿西平莫的父母,使她得以繼續上學。
因為助學的緣故,西昌市安哈鎮受助學生左安瓊每取得一點成績,都會和資助人、該部職員干部柳捷分享。
多年來,從新調入的青年干部到調離本單位的老領導,從現役軍人到職員干部,從在職黨委常委到退休多年的老干部,該部助學的隊伍越走越長。他們“一對一”“一對多”“多對一”資助,相繼捐資220余萬元,幫助74名學生考上大學,走出大山,成功圓夢。
親歷者說
解放軍和我“結親”
■羅 玲
作家柳青說過:“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我很幸運,在人生最關鍵的時段,一群胸懷大愛的解放軍叔叔阿姨給我以疼愛呵護。
我出生在川西北大山深處一個叫高堰鄉的地方,曾經是一名留守兒童,因為家庭原因,常年住在舅舅家。11歲時,我開始跟著母親一起生活。母親學歷不高,又缺少一技之長,只能靠打工掙錢來養育我。母親身體欠佳,我們母女二人生活常常入不敷出。
2010年我上初三了,盡管做夢都想讀書考大學,可望著家里的窘境,我開始躊躇了。就在這時候,通過愛心機構和學校老師的推薦,駐地解放軍叔叔阿姨與我“結親”助學。
從那以后,每個月我都會準時收到叔叔阿姨資助的生活費,每個學期他們都會主動為我提供學雜費。高二的時候母親病重,家里負債累累,如果不是解放軍叔叔阿姨無私幫助,我很可能無法步入高考考場,更不敢奢望有一天漫步在大學校園。
受資助學生很容易產生學習成績不好的負疚感、受惠于人的自卑感,叔叔阿姨在給我學業上幫助的同時,很懂我的“小心思”。他們經常利用休息時間與我交流,今天李叔叔,明天薛阿姨,后天劉姐姐,每次聯系總是不忘叮囑:“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盡力了就好!”“我們能給你的幫助很有限,最該感謝的是你舅舅一家。”“困難是暫時的,再堅持幾年,等你工作了一切都會好起來。”正是這樣一些簡單而暖心的話,讓我逐漸開朗起來。
2014年夏天,我如愿走進高考考場,在高考志愿填報的關鍵時期,叔叔阿姨專門把我接到身邊,結合我的個人興趣、家庭情況、未來發展等諸多實際,提供了很有價值的參考意見。
一晃12年,從初中到高中,從高中到大學,從大學到研究生再到畢業參加工作,山里女孩改變命運了!而這一切,離不開親人解放軍的幫助和關愛。
愛出者愛返。今后,我會像解放軍叔叔阿姨一樣,盡自己綿薄之力,幫更多山里娃改變命運。
(作者系上海某高科技企業職員)
孩子叫我“柳媽媽”
■柳 捷
我最初接觸到貧困山區的學生,是在2000年。那時我剛剛調入政治機關工作,時任政治部吳主任帶領我們到北川羌族自治縣通口鎮小學,與貧困家庭學生結成助學對子。
從那時至今,我所在政治機關換了4任主官,助學興教的接力棒仍在傳遞。我和受助學生左安瓊的緣分,就是在這期間結下的。
左安瓊家原本在雅壟江邊的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鹽源縣巴哲鄉巴哲村,海拔3800多米,前幾年沒水沒路沒電,更沒有手機信號,走出大山需要4個多小時。父母為了她能上個好學校,下山進城打工。安瓊學習很刻苦,成績優秀。資助她以后,我發現她性格內向。書信交流,成了我們之間特有的溝通方式。書信中,她會和我分享學業成績、與同學相處的困惑,還有成長中的煩惱。
中考時,安瓊以優異成績考入當地最好的一所高中。得知她上課不敢回答問題,不敢交朋友,我鼓勵她放下自卑,用真心交知心朋友。很快,她融入學校團結友愛的氛圍之中。
2019年7月25日,我第一次邀請安瓊到家中做客。大概感受到我發自內心的疼愛,那一次,她拉住我的手,由衷地叫出“柳媽媽”。
從部隊營區到大涼山,乘坐火車要一天時間。我的許多同事每年都利用休假時間,看望放暑假的受助學生,挨家挨戶走訪,面對面送上助學金和愛心物品。
每次回來,大家還會認真整理建檔,幫助更多愛心人士選擇資助對象,進行“一對一”長期資助和精準幫扶。在大家努力下,更多“左安瓊”們受到真情幫扶,得以健康成長。
今年天氣漸熱時,我買了一件藍色運動連衣裙,覺得面料很舒服,順手又給安瓊買了一件紅色的寄去。“母女裝”,寄托著我軍營外的一份牽掛。
魚水情深,體現在對山區教育的持續關注、對山區孩子的持續關愛。一路走來,我和同事們更加堅信,助力鄉村振興,呼喚子弟兵助學興教跟上時代步伐,努力實現創新發展。
(作者系軍事科學院某部職員干部)
圖①:為最可愛的人佩戴紅領巾。
朱一韜攝
圖②:官兵為學生講解航空知識。
張俊睿攝
助學·筑夢·鑄魂
■凡 木
一則來自革命老區的新聞報道,令人感念不已:多年前,當地駐軍捐資改善辦學條件,結對幫扶貧困家庭學生。如今,隨著地方政府加大教育投資力度和群眾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駐軍部隊的助學方式悄然發生變化——由助學圓夢到塑魂育人,把紅色基因的種子播撒在受助學生的心中。
這并非一事一地的變化,而是源于“兩免一補”這一重要的國家政策支撐:從2017年春季開學起,全國城鄉統一實施對義務教育學生免學雜費、免費提供教科書、對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補貼生活費。
放眼全國,我們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由此帶來的變化是全方位的。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近年來,因家庭貧困而面臨輟學的中小學生越來越少。
助學理念怎樣隨之改變?對軍地雙方來說,都是一種考驗。梳理各地助學興教的實踐,我們發現,抓住3個關鍵詞更有利于確立適應新時代要求的科學理念:助學、筑夢、鑄魂。
相比較而言,助學更多著眼解決現實困難。助學的初衷,就是幫貧困家庭學生圓求學之夢。伴隨國家政策紅利的逐步釋放,面向困難家庭的助學行動占比明顯縮小,而努力彌補教育資源的不均衡則日益凸顯。不均衡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城鄉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教學師資隊伍發展不均衡。駐軍部隊助學興教的著力點,理應結合駐地實際和自身優勢,隨之調整改變,在行動上努力體現“三個不一樣”:駐發達地區部隊和駐欠發達地區部隊,助學重點不一樣;駐城市部隊和駐鄉村部隊,助學對象不一樣;科技含量較高、專業技術干部占比較大部隊和一般作戰部隊,助學方式不一樣。
從長遠來說,筑夢更能為少年兒童的成長負責。讓貧困家庭學生有機會讀書,只是助學興教的第一步。成功邁出第一步后,還要學會用受助學生能理解、可接受的方式,幫助他們解決好為什么讀書的問題。按照心理學家的科學分析,人的需求是分層次的,從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到歸屬與愛的需要,從尊重的需要到自我實現的需要,是一個逐步升華的過程。“長大了想干啥?”對中小學生來說, 是一個永不過時的話題。“水激石則鳴,人激志則宏。”幫受助學生立鴻鵠之志,是發展型助學的必由之路。為受助學生筑夢,不否認小道理,更要善于講好大道理。怎樣把繽紛多彩的個人“小目標”與愛國奉獻的集體“大目標”統一起來?軍營的英模身上有精彩故事,身邊的戰友身上也有精彩故事,關鍵是軍隊助學人要善于發現,學會講述。
說到底,鑄魂事關我們每個中國人的一生。解決眼前家庭困難,只是一陣子;立大志干大事,才能管根本、管長遠。而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則是管根本、管長遠的基礎工程。打牢這一基礎工程的根基,離不開紅色基因的培育和傳承。實踐證明,這正是駐軍部隊助學興教的優勢所在、子弟兵從事公益活動的特色所在。據報道,雷鋒生前所在部隊官兵與遼寧省撫順市雷鋒小學教師一起,歷時兩年聯合攻關,針對不同年級學生的具體實際,編寫出不同版本的《雷鋒精神教育讀本》, 把學雷鋒細化為每個階段看得見、摸得著的“小目標”。這一生動實踐啟示我們,把助學興教與傳承紅色基因結合起來,每支部隊都有潛力可挖,每名官兵都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