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加快建設現代化“西部名市絲路名都”
原標題:咸陽:加快建設現代化“西部名市絲路名都”
7月5日上午,省委宣傳部、省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 “奮力譜寫陜西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三場。咸陽市介紹省第十三次黨代會以來,咸陽 “加快建設現代化‘西部名市絲路名都’、譜寫咸陽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的有關情況。
城市綜合實力躍上新臺階
省第十三次黨代會以來,咸陽緊抓西安—咸陽一體化發展、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等重大政策機遇,推動經濟總量穩步增長,全市經濟總量達到2581.3億元,地方財政收入突破100億元。
發展質量顯著提升。創新驅動發展水平指數超過140,累計提高30%,成立全省首家市級科技工委,加強黨對科技工作的全面領導;電子顯示、裝備制造、能源化工、食品醫藥等產業聚勢成鏈,蘋果、奶山羊產業入圍國家級優勢特色產業集群;縣域經濟平均規模166.6億元,全省“十強縣”中咸陽占據3席。
改革開放日益深化。行政審批、國資國企、農業農村、應急管理、司法體制等改革扎實見效,“五鏈共治、法在基層”社會治理、“3+”人才共享模式等在全國推廣;市縣政務服務事項平均壓減辦理時限78.31%,“最多跑一次”事項占比96.13%;“咸陽屏”“咸陽果”“咸陽茶”乘中歐班列、沿“一帶一路”走向世界,外貿進出口總額翻了兩番。
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提升
五年來,咸陽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用心用情用力辦好民生實事,一點一滴的民生改善托起群眾穩穩的幸福。成功創建并蟬聯“全國文明城市”,榮膺2021“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民生福祉持續增進。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46.6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城鄉居民收入增速高于經濟增速;財政支出80%以上用于民生領域,“大班額”“培訓多”“看病貴”“停車難”等得到有效解決;地鐵1號線、“綠巨人”動車組連通西安咸陽,咸陽湖、奧體中心、市民文化中心成為新地標。
生態保護持續“加碼”。建成國家級濕地公園6個,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累計增加48天,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成為新風尚,河湖“清四亂”、“旱腰帶”礦山治理有力有效,“國寶”朱鹮現身咸陽。
文化發展持續繁榮。一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成為紅色革命文化傳承高地;規上文化企業營業收入居全省第二;優秀文化作品摘獲國際大獎;文物保護、文化遺產利用持續加強。
為全省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貢獻力量
未來五年是咸陽高質量發展的機遇疊加期、轉型突破期,咸陽將勇擔使命、實干興咸,圍繞加快建設現代化“西部名市絲路名都”,在“六個大提升”上求突破: 一是經濟質量大提升,保持經濟年均增速7%左右,著力構建“544”現代產業體系,推動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趕上全省平均水平,經濟綜合實力力爭挺進西部地級市十強; 二是城市能級大提升,加快西安—咸陽一體化進程,完善市域一體化發展格局,促進中心城市與西安城市發展趨于同步,城鎮化率達到60%以上; 三是發展活力大提升,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取得更大突破,營商環境便利度走在西部前列,實現科技成果轉化關中領跑,人才聚集形成品牌效應,交通物流樞紐享譽絲路; 四是生態顏值大提升,加快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步伐,推動碳達峰碳中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取得階段性成效,森林覆蓋率超過40%; 五是民生福祉大提升,全面提升基本公共服務可及性和便利性,讓咸陽文化品牌叫響全國,中等收入人群顯著增加; 六是治理效能大提升,圍繞黨建引領、政治生態、民主法治、基層基礎、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等方面,推動市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顯著提升。
來源:陜西日報 記者 席晨
圖片為咸陽日報資料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