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達州:因地制宜推進農村撂荒地整治
新華社成都7月6日電題:四川達州:因地制宜推進農村撂荒地整治
新華社記者任硌、盧宥伊、王曦
小暑將近,高粱在陽光下翻涌著綠浪。
“土稍微蓋厚一點,窩距20厘米,行距30厘米,每窩丟3粒種子。”四川省達州市宣漢縣蒲江街道茅嶺村村民喬春正在宣漢縣農科所高級農藝師楊斌的指導下,在高粱地間“點大豆”。
在楊斌的指導下,村民務農時,高粱和大豆的行距精確到厘米,田埂邊還間種了適宜的邊際大豆品種。對楊斌來說,在這塊總面積738畝的糧經復合種植示范基地里,哪里種了什么就如同棋盤里的棋子一樣爛熟于心。
茅嶺村是傳統的大豆、高粱產區,距離宣漢縣城近,過去,青壯勞動力外出務工,曾經撂荒近10年,田地由在家老弱勞動力零星種植。去年起,為大力推進撂荒土地工作,并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宣漢縣農科所在蒲江街道茅嶺村打造高粱高產示范、高粱新品種選育及試驗示范基地。
楊斌介紹,該地土壤有機質少、板結嚴重,一般作物長不好,只有高粱耐瘠性好,可以獲得高產。宣漢縣農業農村局因地制宜,創新探索“大豆、高粱—飼草麥”高效糧經復合種植模式,既發展糧食生產,又發展飼草,彌補了該地冬季因草枯導致的青草飼料短缺。在這樣的套種模式下,畝產值達6000元以上,帶動周邊群眾增收。曾經的撂荒地,再次煥發生機。
宣漢縣的探索只是達州市加快推進農村撂荒地整治的一個縮影。今年起,達州推動撂荒地整治工作,明確市、縣、鄉黨政“一把手”親自抓的責任,共安排財政資金2.5億元用于治理撂荒地,鼓勵各類主體共治,集體組織主動參與,多措并舉助力整治。
“我們建立了撂荒地整治臺賬,整治前、中、后都要有圖片資料,誰整治了多少畝,都很清楚。”達川區農業農村局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梅壯太介紹,對于集中整治撂荒地10畝以上的,區里給予補貼獎勵,每畝田補貼300元、每畝地補貼500元,流轉的前3年不收租金。另外,對于應用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的,每畝還有額外的100元補貼。
對常年撂荒地較集中的村、組,本地農戶不愿耕種的,采取流轉復耕。達川區石梯鎮通過“引進業主+農戶定額分紅”、集體占股的模式,帶動全鎮復耕撂荒地3000余畝,吸納本地村民200余人就近務工。
四川和恒源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劍波介紹,2021年底,公司在達川區整體流轉土地6000余畝,投入1000多萬元進行撂荒地整治。“去年底收了一季油菜,產值大概500萬元,撂荒地整治的補貼和玉米大豆套種補貼大概能有300萬元,現在撂荒的土地還比較瘠薄,要通過一兩年種植才能培養肥力、實現盈利。”
對撂荒面積較大、農戶無能力自行復耕又沒有新型經營主體整治的地塊,由村集體經濟組織負責兜底復耕。達川區石梯鎮五四社區黨支部書記陳興明介紹,去年起,社區共整治撂荒地1200畝,發展幼齡果樹大豆套種,每畝預期利潤200元,80%給農民,集體經濟組織得20%。陳興明說,幾個社區干部大部分時間泡在田里,都已被曬得黢黑。目前,達州市村集體組織復耕撂荒地已達3.6萬畝。
據介紹,截至5月底,達州市已完成整治撂荒地14.81萬畝、占全市撂荒面積的64.37%,其中,農戶自主復耕5.42萬畝、新型經營主體參與復耕4.43萬畝、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統耕3.6萬畝、“企業+農戶”復耕1.36萬畝。(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