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掖市三緣博物館——近現代名家留韻金張掖
原標題:張掖市三緣博物館——近現代名家留韻金張掖
張掖,古稱“甘州”,張國臂掖,以通西域的“桑麻之地”、魚米之鄉。古人有詩曰:不望祁連山頂雪,錯把張掖當江南。歷代名家旅經張掖,無不被張掖燦若繁星的景象所吸引。張掖市三緣博物館是一個時空隧道、又是一座文物寶庫,更是見證了河西走廊歷史文化曾經的輝煌燦爛。我館名家留韻金張掖展廳展品均為近現代書畫巨匠名家采風而至河西走廊,途徑張掖所留珍貴墨寶,如關山月、李可染、黃胄、等一百多位書畫大家在張掖所創作的書畫珍貴墨寶,均幸展藏于三緣博物館,體量之大,畫作之精,實屬罕見。歡迎您來參觀游賞!
關山月 《雨后云山》 1986年途經張掖所繪制
畫面中云煙繚繞的石山之上是挺拔的紅梅與蒼勁蔥郁的垂柳松柏等樹木,水霧氤氳,山中萬物在雨后的洗禮中明艷動人。畫面設色絢麗清雅,細節部分耐人尋味,極具感染力。
關山月 梅花圖 1986年作于張掖
圖中梅花枝干鐵骨錚錚,繁華似火,構圖飽滿,將梅花傲骨體現的淋漓盡致。
李可染 《漓江歸帆圖》 1982年作于張掖
畫中疏簡的筆墨將船只描繪的極富動感,兩岸屋舍林立,清幽儼然,凝重中透露著靈動美好。畫面中繁簡對比得當,山石竹樹著墨最多,以遒勁的線條刻畫其挺拔的姿態,令畫面有較強的空間清朗之感,令觀者賞心悅目。
黃胄 少女圖 1973年作
畫中女子身姿曼妙,長發垂落于胸前,右手持梳好似打理秀發,散發著濃郁的生活氣息,樸實無華。
宋文治 《江南春早之意》 作于張掖
遠處江帆遠影,水鳥盤旋,近處繁花似錦與農舍相映成趣。這幅畫作于張掖或許是宋文治遠行時的思鄉之情,也或許是對張掖的風景有所感而創作,正應了那句“不見祁連山頂雪,錯把張掖當江南。”
莫建成 《群鶴洲圖》 1998年作于張掖
作品中竹節搖曳靈動,仙鶴健傲挺拔,瀟灑放逸,姿態各異。在結構上采取大場面全景式入畫,畫面疏密有致,色墨協調。
劉文西 陜北娃 1989作于張掖
劉文西是以畫陜北而成為大家,他 是當代中國畫壇開宗立派的人物,他的繪畫,代表著中國畫寫實風格的發展方向。畫中樸實的陜北娃高扎馬尾,頭戴紅花,身穿花綠棉襖吃著手中的食物,孩童稚嫩的面頰讓人心生憐意。
歐陽中石 1990年在張掖所書
內容為元代畫家吳鎮《為王學士題米元章溪山驟雨橫幅》中的題詩“遠山蒼翠近山無,此是江南六月圖。一片雨聲知未罷,澗流百道下平湖”。他的書法格調清新高雅,沉著端莊,痛快不失俊逸。
劉海粟 《黃山雄姿》 1983年旅經張掖所作
潑彩技藝,使得畫面極具視覺張力,既凝重深邃,色墨交融的斑斕迷幻,與線條勾勒的堅韌勁健,形成強烈的視覺沖擊。
同時您還可參觀我館榮獲大世界吉尼斯紀錄鎮館之寶清代“最大緙毛唐卡”、張大千臨摹敦煌壁畫、敦煌藏經洞遺珍、張大千敦煌之行遺珍、北魏北齊石雕佛造像、絲綢之路絲織唐卡等珍貴展品。
張掖市三緣博物館是一座文物寶庫,是河西走廊乃至全國文化藝術金字塔。我館用珍貴豐富的歷史文化實物資料,真實再現甘州藝術文化曾經的璀璨輝煌,打開河西走廊塵封的歷史記憶,在張掖文化旅游產業中突顯珍貴獨特的“文化”要素,努力打造西北文化旅游新高地。歡迎大家參觀游賞!
地址: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甘泉公園東100米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