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新蒲新區奮力打造人才高地
“2021年,新區圍繞紅色旅游、特色食品、包裝材料等重點產業,成功引進辣椒行業專家8名、技術研究人員23名,研發團隊副高級職稱人員6人,聘請辣椒種植、加工培訓基地客座專家15名,赴知名高校引進碩士研究生34名、免費師范生69名,在多重舉措的加持下,新區在人才引進方面取得成效明顯。”據遵義市新蒲新區黨工委委員、組織人事部部長陳佳欣介紹,近年來,新區加快推進新時代人才強區建設,不斷完善引才、育才、用才、留才政策體系,正在奮力打造人才高地。
獼猴桃種植專家葉明文在貴州遵義市樂聲村1500畝高山獼猴桃產業基地指導農戶進行肥水管理、整形修枝。
新蒲新區在開發建設初期,交通、教育、醫療等設施建設不夠完善,人才引進面臨諸多挑戰,尤其是在重點領域、重點行業的高層次和急需緊缺人才總量仍然偏少,層次結構不優。
為全力破解引才難題,進一步構建更加開放、更加靈活、更具競爭力的人才創新創業環境,積極引進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2020年,新蒲新區出臺《新蒲新區推動高質量發展人才保障措施(試行)》,從政策保障方面增強地方對人才的吸引力。
此外,新蒲新區堅持把人才引進端口前置,組建引才工作專班,科學制定引才方案,并聯合轄區高校組織招聘會,在京津冀、長三角、成渝地區設立引才工作站,宣傳新蒲新區發展優勢和人才政策,加快引進重點領域、重點產業、重點學科、重點項目的高層次和急需緊缺人才。
省級科技特派員到蝦子鎮南坪壩區觀察辣椒苗生長情況。
在人才培育方面,新蒲新區以鄉村振興村級組織領軍人才和儲備后備人才培養為主抓手,通過整合培訓資源方式,積極主動聯合駐地院校,大力實施“雙培養”工程。2021年,新蒲新區培養村級組織領軍人才22名,儲備后備人才224名。同時,圍繞食用菌種植、辣椒種植、電子商務等加強與科研院校縱深合作,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并邀請高校教授、科研院所專家組織開展創業培訓、技術講解、幫帶工作等,累計培育農村特色產業人才2519人。
“以前種植的花椒病蟲多,產量少,虧得多,自從參加遵義市農科院的專家組織開展的花椒種植培訓后,花椒種得越來越好,收入也增加不少,對種植花椒的信心更足了。”新舟鎮沙灘村職業椒農劉炳文滿意地說。
新蒲新區沙灘村鄉村振興指導王開強(科技特派員)指導村民花椒新品種“茵紅椒”管護技術。
在人才使用方面,新蒲新區堅持人崗相適原則,聚人才于科研院所、鄉村振興、改革發展等一線進行“精準用才”,確保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近幾年來,‘貴州省辣椒發酵制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成功申報省級項目4項,參與制定貴州省地方標準19項,獲授發明專利8項、實用新型專利70余項,解決‘瓶頸’難題2個,取得這些成績得益于新區組建的科研隊伍為研發提供了人才和技術支持。”貴州省辣椒發酵制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負責人介紹。
農科院蠶業研究所果樹專家張發維在湘江村開展果樹修剪培訓。
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新蒲新區還專門從科研院所、區直部門、各鎮(街道)中選派一批政治素質高、懂技術、愛農村,工作經驗豐富的農業專家、駐村工作隊、鄉村指導員到農村開展服務,最大限度發揮人才優勢,為鄉村振興提供有力人才支撐。
省級科技特派員到永樂鎮源泉村調研指導林下赤松茸產業。
截至目前,新蒲新區已為61個行政村匹配了47名技術專家,選派22個駐村工作組、67名第一書記和駐村干部、7名鄉村振興指導員到農村開展工作。
栽好梧桐樹方能引來金鳳凰。在留住人才方面,新蒲新區不斷厚植人才“沃土”,堅持以“硬政策”來打造“軟環境”,不僅出臺人才八條措施,還出臺了優化營商環境建設30條,設立人才發展專項基金,鼓勵人才投資興業。除此之外,新蒲新區還專門為公費師范生免費提供500套人才公寓的福利政策,有效解決免費師范生住房問題,讓其可以安心從教。
現在,每年都有大批優秀人才選擇到新蒲新區工作安家,為新區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文/圖 羅保美)
(責編:顧蘭云、陳康清)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