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武隆去
重慶以“山城”聞名,單拎出武隆區則知之較少,而武隆喀斯特地貌的氣候、物產與人文風貌均自有特色:始建于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的武隆,從土坎商周遺址到江口羅洲壩漢代聚落,從漢平縣城遺址到信安縣城遺址和都濡縣城遺址,集大婁山脈之雄、武陵風光之秀及烏江畫廊之幽,有漢、苗、土家等13個民族在區內生活,坐擁“世界自然遺產”等美譽,被命名為第二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土地的厚重與滄桑,承載著1500余處文物點和豐饒的“非遺”文化,其中以“仙女文化”和“喀斯特文化”最放異彩,而“烏江文化”見證了“湖廣填川”“支援抗戰”等歷史事件的波瀾壯闊,淬煉出武隆人的文化基因與自信。
早起,感受云中日照、霧中微風,街道與行人,迎著晨光訴說熱情。好心情做什么決定都干脆,于是先去天生三橋。
天龍橋、青龍橋、黑龍橋三座石橋,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生橋群,風景各異,周圍山水合璧,丹碧相映,尤其是黑龍橋四泉,似喀斯特勝境中的珍珠。在霧中漫步,眺望一線天,感嘆一水三疊。眼前幽深奇特的地貌,是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的取景地,專門建有仿古驛站藏于深處,神秘感、江湖氣、仙俠仗義縱橫,供來者作浸入式感受,呼應而起的內心回響,與自身獨特的生命體驗相扣,也留待日后憶取。
相去不遠的龍水峽地縫,形如地球裂開的一道深邃縫隙。沿臺階下行,苔痕濃淡,潺潺溪流穿梭谷底,山峰宛若刀劈斧削,飛瀑流泉,林深木茂。佇立于山水畫卷中,幾處標志性景觀為這幾千萬年前造山運動形成的典型地貌景觀增添磅礴氣勢:“銀河飛瀑”從高處噴濺而下,無數水珠在空中飄灑匯聚成閃光的銀色綢緞,掩映不斷變化著的光影圖案,而運氣好的我們還遇見了兩道彩虹;“仙鶴沐浴”集崖壁上的水簾和下落而至的深潭于一體,峽深壁立,急流深潭,在長達5公里的峽谷中與“九灘十八潭”“蛟龍寒窟”等遙相呼應,想起萊昂納德·科恩的那句“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p>
像霧像雨又像風的濕潤氣息,來自時不時下起的零星細雨,以及飄灑空中的泉水、瀑布和溪流,氤氳彌漫,讓人感覺到舒適的微涼。
仙女山景區這座國家級森林公園擁有林海、奇峰、草場、雪原等壯麗景致。風雨無聲,薄霧彌漫,適中的能見度里,心正好跟著靜謐。不遠不近處,小馬駒站著瞌睡,脖子有些瑟縮,睜開眼則滿是對外面世界的眷戀。內設的騎馬、射擊等多種游樂項目,深受游客喜愛,我們卻選擇不在雨里,一人捧一杯綠茶,守著一棟白色樓宇,看雨水從屋檐入侵草皮。
雨說停就停。天晴游芙蓉江,峽谷景觀雄、險、奇、秀、幽,呈現“U”字形,展示喀斯特地貌和原始水上森林的相得益彰。我們的影子置于日光之下,帽子撲騰欲飛。成熟季節的濃郁香甜引發對多樣生物的熱愛,我們不停地拍照。
身后的船艙內有山歌對唱。表演者著民族服飾,色彩明亮奪目,以火紅為主。天然高亢的嗓音傳出熟悉的旋律,江面波光粼粼,仿佛也受鼓舞。
美在雨中飄灑,神與物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