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臨滄臨滄的山
原標題:大美臨滄 | 臨滄的山
臨滄到處是山,山是臨滄的魂。
云嶺大地不乏名山大川,許多山都能沾親帶故的依附其中,說自己是什么山系、余脈的,似乎就能平添幾份榮光。“因瀕臨瀾滄江”而取名的“臨滄”,境內不乏壯美的山川景觀,但臨滄的山,不被附庸什么風雅,講太多俗套,很直白的被叫作諸如大雪山、大黑山、改板山、叫雨山、薄刀山、四排山等樸實的名字,倒也別具風味,開闊和實在。
人以地名,地以人顯。但凡有名的地方或山川,不是出過什么名人、發生過重要事件,就是有什么“大家”到此一游、點評過江山、書寫過辭賦,后人循著足跡,或是附庸風雅,或是有感而發,愈發使那些地方熱鬧起來。臨滄的地域山名,最早可追溯到《山海經》中記載的“壽麻”之地,臨滄的人文痕跡,最早刻畫在滄源的崖壁上,但都太久遠和稀疏模糊,難以為考?! ?/p>
雙江自治縣風景
有清晰記載較早涉足臨滄這片大山的名人,是徐霞客先生,他于1639年進入臨滄境內考察12天。他臨滄之行的目的,主要是為考察瀾滄江下游的流向,考證出紅河與瀾滄江是兩條獨立的水系結論。徐霞客先生在游記中用6000余字記載了臨滄境內考察情況,這些文字成為除碑刻外臨滄不多的可考史證。徐霞客先生當時到達了臨滄的順寧和云州地區,之后便踏上歸途,甚至都沒有用更多筆墨描述這里的茫茫群山。前些年,騰沖在一個城市中心公園立起徐霞客雕像,篆刻“極邊之地”,給人的感官沖擊很是強烈,讓外來人對這個地方不由增加了幾分尊崇和羨慕。其實《徐霞客游記》中關于極邊之地的記載是有兩個的,“今迤西流官所蒞之境,以騰越為極西,云州為極南焉?!焙苓z憾,臨滄這方面的研究者太少,研究層次不深。
云縣茂蘭鎮安樂村 張樹金攝
臨滄這個地方最讓人關注的,是1934年的“班洪抗英”事件。那一年,在西南大山深處,一群少數民族同胞用大刀長矛抵抗外敵侵略,擊退了帝國主義者的進攻,那種誓死保衛邊疆、一定要做中國人的壯舉和精神,可歌可泣,可親可敬。從此國人記住了一個叫阿佤山的地方,記住了臨滄。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這句話用在臨滄頭上要改一改,應該是山不在高,有茶則名。造物主是公平的,臨滄的山,雖然古籍里沒有多少粉飾的筆墨,但印度洋的暖流、高山之巔的云霧卻讓臨滄的山多茶、多好茶。
臨滄市雙江自治縣勐庫鎮冰島古茶園
亙古百抖茶的余溫、千年野生茶林的清風,百年滇紅的醇厚,茶之余香滋養了一代代的臨滄兒女,生活再艱難,臨滄人活得自在、自信、精神;世間再浮躁,臨滄人過得豁達、大度、從容。山因茶靈、茶因山名,近些年,隨著地方茶名氣的勃興,臨滄的冰島、昔歸、忙肺、怕拍、馬鞍山等一眾“小山”的名氣卻隨著那一片茶葉而響亮起來,聲名遠播?! ?/p>
臨滄的山是博大的,再高的山頭都放著牛羊,再深的溝箐都有人在墾荒。這里的山,敦厚淳樸;這里的人,安然自足。從冷涼的山頂到炎熱的河谷,只要你努力,一年四季都有勞作的對象。山中有野味,河里有魚蝦,林中有雞樅菌子,苦蕎旱谷滿山坡,酸桃澀李溝坎多,歷史以來,臨滄就沒有發生過大的饑荒。回望過往,我們感恩這片大山?! ?/p>
孫剛 攝
五老飛瀑
余秋雨先生說,水邊的哲學是不舍晝夜,山地的哲學是不知日月。這種哲學境界似乎很對應臨滄的實際,生活在臨滄的人民辛勤勞作,日月耕耘,種出了全省、全國最多的茶葉、核桃、甘蔗和堅果。
山外的世界很精彩,山里的道路很無奈。山太高、路太遠,舊時茶馬古道的駝鈴搖曳著希望,只有很少的人能走出山外。盛世年華,火車開進了臨滄,老人們拄著拐杖坐進車廂,穿過一個個漆黑的山洞,激動的走出山外去了卻一個個兒時的念想。又一個機場通航了,撥開云霧從空中俯瞰,朝陽從遠山躍出,紫氣從東邊升騰。
滄源縣班列瀑布 王少云
臨滄,好一片壯美河山。
轉自《臨滄日報》
作者:黃新書
圖:臨滄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