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五一”到銅梁吃火鍋看火龍

作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銅梁龍舞蜚聲海內外,被譽為“中華第一龍”。這其中,“人在火中舞,龍在火中飛”的銅梁火龍又被冠以“龍舞”之首,場面令人震撼。
前晚啟幕的2021重慶銅梁原鄉文化旅游周開幕式上,銅梁火龍的精彩亮相再度刷爆朋友圈。而在今年的文化旅游周中,游客們不僅可以領閱原鄉的獨特魅力和山水林田湖的和諧美景,還天天都有火龍表演可以觀看。
民間用火龍祈求風調雨順
這幾天深夜,銅梁奇彩夢園景區的龍舞廣場上,銅梁火龍的演員們都在辛苦地排練著,只為4月30日在這里舉行的“品味”原鄉活動啟動儀式。
廣場上,近10個小火爐裝滿燒熔的鐵水,鐵匠師傅打著赤膊,朝空中打出1700℃的鐵水,頓時天地間鐵花綻放,火龍隨即出場,穿行于飛濺的火花之中,場景頗為壯觀。
這是一場穿越千年的表演。千百年來,銅梁人與龍舞、火龍結下了不解之緣。
據史料記載,在隋唐時期,龍舞已是銅梁人正月里迎新春、賀吉祥的傳統大戲。明清時,由于商會、行幫的參與,龍燈品種日漸豐富。
銅梁高樓鎮地處銅梁、合川、潼南三地交界處,是“銅梁火龍”之鄉。銅梁火龍重慶市級非遺傳承人李詩敏介紹說,自明代以來,火龍便扎根在銅梁民間,代代相傳。在中國的傳統習俗中,民間舞火龍,是為了送神龍上天行云布雨,確保來年風調雨順、人壽年豐;同時,希望飛濺的火花燒去一身的晦氣,燒出一個好光景,燒出一個好年頭,讓新的生活、新的日子在紅紅火火中起程。見鐵水在天空中形成漂亮的禮花,舞龍人更是甩開膀子越舞越有勁,彩龍在鐵水中若隱若現更是一幅壯麗的畫面。盡管鐵水花燒壞了衣物,但人們依然是那樣的歡樂,有的人甚至故意在鐵水中穿行,接受這煙火的洗禮。
火龍表演是個有危險的技術活。李詩敏說,首先燒鐵水要有技術,火候要掌握好,表演到高潮,鐵水溫度不到不行,可是熱早了也不行。同時,舞火龍講究的是配合,鐵水什么時候打,怎樣打,既不會傷害到舞龍師傅,又能炸開顯得好看,這都需要大量時間的訓練和配合。
火龍詮釋銅梁人民脊梁精神
俗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熱鬧的火龍表演大伙都愛看,可你知道其中的奧秘嘛?
原來,銅梁火龍表演一開始,先會上演一段樂隊敲打川劇鑼鼓,鼓樂齊鳴,這叫“鬧堂子”。在歡快的鑼鼓聲中,流星隊揮舞著“導引火”開路打場,隨后火龍在一片金紅色鐵星的海洋里登場,繞場地中央“亮相火”一周。
接下來精彩接二連三。這時,龍頭前一人高舉“元寶”引龍出動,舞龍手點燃火龍的“口中火”“頭上火”“脊上火”“腹中火”進場“亮相”并繞場一周,待火花燃盡后,火龍便在火龍隊員大開大闔的舞動中,在火焰的圍繞下旋轉騰挪,翻滾自如。
火龍隊的隊員穿著也很講究,上身赤裸,下身穿著紅短褲,腳穿紅纓鞋,頭頂上還要頭束紅綢,在喜慶的火龍與鐵水中,更透露出英武之氣。
如今,銅梁“龍文化”已經成為這座城市的文化符號和文化基因,而舞龍人面對鐵水的勇銳之氣和擔當之能,更是把銅梁人民的脊梁精神詮釋得淋漓盡致。
“五一”去銅梁吃火鍋看火龍
生鐵融化后打出絕美鐵水飛花,輔以不同材質的導引火、亮相火、口中火、頭上火、脊上火、腹中火、場中火等,組成一片狂熱的火場,人在火中舞、龍在火中飛,給人以強烈的感觀刺激和心靈震撼。
4月30日至5月5日,這樣的精彩表演每天晚上都將在銅梁奇彩夢園景區龍舞廣場上演。不僅如此,觀眾在欣賞火龍表演的同時,還能在現場品味正宗的重慶火鍋,吃火鍋看火龍必然是一番新的火熱體驗。
同時,活動現場還設置了音樂啤酒狂歡、觀花賞美景、風箏文化展演、煙火秀等活動,讓你在“五一”假期盡情狂歡。
值得一提的是,“五一”活動期間,銅梁奇彩夢園景區還將有專業風箏展演隊伍,在園區草坪內進行風箏文化表演,游客們不僅可以看到獨一無二的巨型風箏,還可以現場和家人、朋友一起制作、放飛風箏。
重慶晨報·上游新聞記者 張瀚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