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洲里的異域風情
滿洲里西臨蒙古國,北接俄羅斯,是全國最大的陸路口岸城市。總面積453平方公里 ,人口30萬,居住著蒙、漢、回、朝、俄羅斯等20多個民族。


滿洲里原稱“霍勒津布拉格”,蒙語意“旺盛的泉水”。1901年因東清鐵路的修建而得俄語名“滿洲里亞”,音譯成漢語為“滿洲里”。滿洲里是一座擁有百年歷史的口岸城市,融合中俄蒙三國風情,被譽為“東亞之窗”。


滿洲里早期城市發(fā)展受到沙俄殖民者影響,加之對俄對歐口岸的性質(zhì),俄羅斯文化影響較深。街頭隨處可見俄文和俄羅斯游客。
滿洲里居中溫帶最北端,冬季漫長,冰雪文化盛行,為年度“中俄蒙國際冰雪節(jié)”舉辦地。
滿洲里俄羅斯套娃廣場是全國唯一的以俄羅斯傳統(tǒng)工藝品——套娃為主題的旅游休閑娛樂廣場,集中體現(xiàn)了滿洲里中俄蒙三國交界地域特色和中俄蒙三國風情交融的特點。廣場規(guī)劃面積54萬平方米,主題廣場面積6萬平方米,主體建筑是一個高30米的大套娃。


第五代國門景區(qū)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坐落于滿洲里市區(qū)以西8公里處中俄兩國鐵路連接點中方一側(cè),與原蘇聯(lián)國門相對應。建筑風格為后工業(yè)時代風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