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一片茶葉富裕一方百姓
白茶基地。黔江區委宣傳部供圖
黔江區小南海鎮荊竹村位於高山上,曾經的荊竹村,交通不便、缺乏產業。2018年,荊竹村把白茶作為壯大集體經濟、帶動農民增收,利用集體經濟流轉600多畝撂荒地,並栽上白茶樹苗,建起了茶園。經過近四年的發展,如今的荊竹村,茶園梯田像一條條長龍蜿蜒在山上,與民居、山巒、溪溝、公路相間,如同畫卷,美不勝收。
茶園梯田美如畫
行走在黔江區小南海鎮的青山綠水之間,溪水潺潺,山歌回蕩,境內各處生機煥發,一幅幅美麗鄉村畫卷在眼前一一鋪開。
時值初夏,位於小南海鎮荊竹村的白茶產業園,茶葉採摘進入了高峰期,走進白茶基地,隨處可見茶農們忙碌的身影,近處白茶樹苗茁壯成長,空氣中隱約能聞到沁人心脾的茶香。
早上八九點鐘,茶園裡已是人頭攢動,茶農們一邊採茶一邊嘮叨著家常,此起彼伏的笑聲在風中飄蕩。在茶廠的生產車間裡,工人們正在忙著烘烤這一季的春茶。放眼望去,漫山的茶樹昂首挺胸佔據著整個山坡,嫩綠吐舌的新芽兒,一片挨著一片,不留一點兒縫隙。那濃淡相宜的綠色,“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村民展示茶葉質量。黔江區委宣傳部供圖
撂荒地變聚寶盆
“一年四季都有活,採茶葉、割草、施肥,這幾年我們這裡的人靠著這片茶山都有了收入。”茶園裡,村民們掛著竹兜正在採摘嫩芽尖。對於荊竹村的村民們來說,如今的茶園梯田成了他們的聚寶盆。
前些年,荊竹村青壯年大多外出務工,留守在農村的村民隨著年齡的增長,能管理的莊稼地越來越少,以前的好田好土逐漸淪落為撂荒地。
“村裡缺乏產業,撂荒地成片,看起來特別讓人心疼。”小南海鎮政府工作人員趙巧雲說,看著雜草叢生的“莊稼地”,荊竹村決定利用村集體經濟,發展一個有效益的產業,變撂荒地為致富地。
隨后經過村委會討論,決定發展一個效益高、見效周期長的朝陽產業。荊竹村擁有良好的自然生態資源,適合高山茶葉的生長,白茶進入了大家的視線。荊竹村村委會組織人員前往浙江安吉考察白茶產業,覺得發展白茶的可行性很高,回來后,統一流轉土地600畝,種下白茶,也種下了村民們的希望。
“荊竹村白茶產業按照‘公司+基地+農戶’的合作模式,目前取得了階段性實效,帶動了當地村民就近務工,成為了村裡留守勞動力的主要增收途徑。”白茶基地負責人舒軍說,“小到十多歲的孩童,大到七八十歲的老人,都能採摘茶葉,村民是最大的受益者。如今,已經有60多名村民參與到茶園的生產管理中,成為了基地的產業工人。”
荊竹村白茶產業園一角。黔江區委宣傳部供圖
提升產業附加值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首要任務,農旅融合是鄉村旅游和休閑農業發展的新模式,小南海鎮以發掘本地茶文化為依托,通過打造茶鄉特色鄉村旅游,來提升茶業的知名度,提高茶產業附加值。
2020年4月,為解決鎮村兩級茶葉管護技術支撐不力、管護后續資金匱乏等難題,小南海鎮黨委政府從機制、方法入手,引進浙江安吉某白茶生產企業對全鎮的茶葉管護進行承包經營並合作建廠,不僅解決了茶葉管理的資金、技術難題,也為村集體經濟壯大找到了新路子。
2021年4月,小南海鎮舉辦了首屆小南海採茶節,隆重推出“寨主養生茶”“幺妹山歌茶”系列品牌白茶,平均售價達700元至800元/斤,活動期間銷售良好,僅清明節前就實現收益100萬元。
今年茶園全部成型后,預計可實現年收益300萬元以上,實現了靠一片茶葉發展了一個產業,富裕了一方百姓。
據介紹,白茶產業成園后,當地將會探索建立老百姓增收的利益連鎖機制,採取返租、入股,還有參與管理等方式,讓老百姓受益。與此同時,完善產業鏈,主動做好與市場相銜接,增加茶葉產業的附加值。下一步,荊竹村將進一步打造農業產業觀光園,把游客留下來,不斷帶動茶葉、土雞、土蜂蜜等產業發展,讓村裡的老百姓都能增收致富。(田丹、黃英、楊敏)
來源:黔江區委宣傳部
(責編:秦潔、劉政寧)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