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獲得美國贊譽的璧山縣城實際半小時逛完酒館最多書價離譜
原標題:抗戰時獲得美國贊譽的璧山縣城實際半小時逛完酒館最多書價離譜
1944年5月2日,當時在美國銷量達兩百萬冊的《展望》雜志,以七頁的篇幅刊登了15張重慶璧山縣的民生照片,以展現當時這里士農工商、男女老幼的戰時生活。并在照片說明中贊譽璧山縣交通便利、文化發達,學校、醫藥、衛生、法庭及其他一切新設施,均在加速建立的情形。
在美國《展望》雜志的報道中特別強調,自七七全面抗戰開始迄今,該縣已征召適齡青年1.7萬人入伍,現在仍舊有2萬人正在訓練當中,此外新興的專業紡織工業,在璧山縣也極為普通。民眾無論老幼,均同時實行教育,為將來實現民主政治做準備。
在當時美國《展望》雜志的報道結論中強調,璧山縣與美國建國初期的文化頗為類似,而今充滿了新中國的精神。這種精神便是中國能堅持全面抗戰七年之久,而使得中國日益強大的關鍵。
為什么當時的美國雜志會對璧山縣給予這么高的評價呢?
因為抗戰時期,在璧山有著眾多的國民政府中央機關、軍隊和學校進駐這里,當時也是中國軍隊重要的駐扎和訓練基地。在璧山還進行了多項社會實驗,一時間吸引了新聞報道的目光。璧山還是當時全國主要的軍服生產基地,因為當時璧山土布與璧山干酒都是早已經馳名的當地特產。璧山也因此從當時全國的乙等縣被提升為了甲等縣。
那么璧山的真實情況真的就如新聞媒體報道中的這么好嗎?
在1944年11月18日《大公報》上的一篇名為《璧山:酒庫布倉之城》的報道中,指出“璧山滿山遍野的高粱,仍在為抗戰貢獻酒精,而在市井間嗒嗒的機抒聲,卻讓花紗布局管制得微弱了。”
當時“璧山從北門進城,沿著大街……在這里最多的就是酒館,其次是布店,那最少的,要算是書店了。”
“璧山的書店卻太可憐了,僅有一家,一丈見方的房子里,擺著幾十本新舊小說。璧山也有好幾個學校,社教院、正則校、淑德女中,還有縣立的師范中學等。讀書的人也不見得少,其實書店也應該多有幾家才像樣。只是他們做書生意的人把書的加成加得太高了,有的竟加到重慶售價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璧山到重慶有的是特約校車,一車之便,來去的人又多,當然誰都愿意往重慶去買,冷落,這里的書店是最冷清的地方。”
同樣在1945年1月24日《大公報》的《璧山寄語》中也充斥著抱怨:“在我們未到璧山以前,總以為它是一個繁華熱鬧的縣城,到這里以后,大失所望。全城不需半點鐘盡可以環游走遍,全城找不出一個較大的建筑物來。雖然有兩家書店,這里面所有的只是一些征東、說唐之流的舊小說,就是有一兩本新書也貴得要命。拍賣行很有幾家,酒館茶樓特別多。”
“城內有衛生院一所,我們進去粗粗的看過一次,設備也夠應付。有小學兩所,城郊有社會教育學院,恐怕要算是璧山的最高學府了。校內很清潔,同學們上課的情緒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