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考古發現大型石陣專家:或有實力雄厚的大部落在此居留

位于西藏自治區藏北高原中部的當惹雍措,深度超過210米,是目前已知的西藏最深的湖泊。矗立湖南岸的達果雪山,亦是一處令人神往的壯美自然景觀。
2021年夏天,四川大學中國藏學研究所教授李永憲任專家的納木錯環湖科考隊,在當惹雍措東南側發現了一處規模巨大、氣勢磅礴的石柱陣列,他們將其命名為“蘇布石陣遺跡”。
日前在西藏自治區考古成果的公眾分享會上,有關這處巨大石陣的消息一經亮相,便引起網友們的強烈的興趣——是誰布置了這片神秘石陣?用它來做什么?
今天(5月5日),紅星新聞記者聯系到李永憲教授,他詳細解讀了這處神秘的遺跡,推測其年代應在距今2000年前后,應該是舉行祭祀禮儀之地。

蘇布石陣
朝向東方的寓意 自古相傳
這處石陣地處海拔4700多米,由東西兩處遺跡構成,其中西面的石陣平面呈近方形,長18米、寬16米,矗立著55排、共2000多根立石,最高的有1米多高,最低的20厘米左右,放眼望去,嶙峋而有序,仿佛自地表生長而出,且石柱尖端都微微傾斜,指向太陽升起的東方。
李永憲告訴記者,這一方向應該是當時的人們刻意而為,有所寓意。“西藏的牧民們,素來帳篷的門都是朝向東方的,他們把多色經幡也都掛在帳篷的西側,與東方相對,因為據說妖魔鬼怪都從西邊而來。”
據李永憲介紹:巖畫、石構遺跡以及石丘墓,這三種考古遺跡是當時青藏高原游牧部族的代表性遺跡。此次發現的蘇布石陣便是一種石構遺址,與附近的石丘墓所屬時代大致相同。“因為目前還沒有測年數據來支持,我們根據以往發現的同類遺跡,初步推測應該是在距今約2000年前后。”
李永憲所說的類似遺跡,也包括西藏阿里地區的石陣,“根據我的印象,阿里那邊的石陣規模還有更大的。”與此同時,規模較小的石陣也有不少,從幾根、幾十根到幾百根不等,像蘇布這樣數千根的,無疑是很大的規模了,也從側面說明:當初曾在此處居留的,應該是一個人數眾多、實力雄厚的部落組織。
石陣背后便是達果雪山
巨石崇拜來自何方?
阿里地區札達縣托林鎮的東嘎村和皮央村,歷史上曾是傳奇的古格王朝盛極一時的宗教與文化重地。1992年,李永憲和四川大學中國藏學研究所所長霍巍在此處發現的皮央·東嘎石窟群,是當年轟動國內外考古界的重大發現,從此填補了中國佛教石窟發展鏈條上長期缺失的一環。
“從自然地理的角度來看,阿里地區和當惹雍措所在的那曲一帶,都位于西藏北部的羌塘高原——羌是藏語中‘北方’的意思,塘是‘臺地’或‘平地’的意思,也就是北方高地之意。因此在這片高地上發現的同類石陣,我們會推測它們有著相近的年代與意義。”李永憲說。“這一意義主要就是與大石崇拜相關的祭禮。”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巨石崇拜,這一習俗來自何方?關于這一點,在考古界已有較普遍的看法,即其源于歐亞大陸草原文化。1973年,意大利著名學者朱塞佩?杜齊( Giuseppe Tucci)曾提出:“西藏存在著一個自新石器傳統發展起來的巨石原始文化。其沿著兩條傳播路徑:一是通過青海地區的歐亞草原進入西藏中部……另一條進入克什米爾和斯比蒂。”
1985年,我國著名考古學家童恩正寫道:“石丘墓、大石遺跡及動物形紋飾三者都是北方草原文化的特征……西藏的北部和西部出現的這些因素,無疑應屬于這種草原文化的一部分”。
李永憲告訴記者,歐亞大陸的游牧民族,差不多都有這樣的遺跡。“比如中亞的一些國家,還有南西伯利亞地區和外蒙古一帶,以及我國的新疆和內蒙古等地,都有類似的石構遺跡。”
皮央·東嘎石窟群
向上天表達敬畏和崇拜
至于這類石構遺跡的用途與功能,長期以來多有猜想與爭論。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院長呂紅亮在一篇有關立石遺跡的文章里,曾試著總結了幾個比較突出的可能性:
聚落中具有公共性質的紀念性建筑;
與某些具有“火崇拜”因素的原始宗教相關;
可能與當地人對神山的崇拜有關。
至于蘇布石陣所蘊含的寓意,李永憲個人的看法是:當時的人們希望通過這些石條的豎立,向頭頂的上天表達敬畏和崇拜,“或者也可以把它解釋為人間和天神的一種溝通。”此外,在當惹雍錯旁發現的巖畫上也有“S”紋裝飾的動物圖像,說明這處2000年前后的遺跡有著較為典型的北方草原文化因素。
說起巨石陣,人們最先想到的一定是位于英國索爾茲伯里平原上的那處史前巨石陣,與埃及金字塔和中國的長城并列為世界著名人工奇跡,其年代也更為久遠,距今已有5000年歷史。
就在今年2月,大英博物館首次舉辦“巨石陣的世界”大展,共展出430多件來自英國以及歐洲各地的文物。策展人當時便特別強調:大多數人往往認為巨石陣是英國的奇觀,“但實際上它代表了一個距今4500年前后、遍布歐洲、互聯互通的古老世界及其文化生活。”
有著超過32年西藏考古經驗的李永憲根據印象做了一個大致估算:西藏現在已經發現的石構遺跡,最起碼不少于100處,可能多達幾百處。其中一部分,他在《西藏原始藝術》一書中有過專門著述,更多的發現與揭示,則仍需進一步研究。“現在我們正在編寫2021年的藏北環湖考古調查報告,預計今年下半年會有更多的認識和結論。”
紅星新聞記者 喬雪陽
編輯 段雪瑩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