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耀會武威紀行:武威,兩千多年來這里發生的故事
7月24、25日,已經連續兩天長途跋涉。昨天從榆林到寧夏靈武的水洞溝,開了6個多小時;今天從沙坡頭到武威,又開了6個多小時。進武威市住的瑞一國際酒店的房間,已經晚上10點50。吃晚飯的時候,也已經是晚上10點。好像很久沒有餓的感覺了,今天還真有點餓啦。餓的感覺很好,只是看著一桌好菜,看著年輕人狼吞虎咽,歲數大消化能力差了,想吃也不敢多吃。
進到武威市里,無意插柳柳成蔭,看到了很漂亮的城市夜景。武威古稱涼州,涼州有“河西都會”之稱,《后漢書?傅燮傳》“今涼州天下要衡,國家藩衛。”漢唐之際,武威是河西地區的軍政要地,也是經濟、文化的中心。這座城市是西北地區,僅次于長安城的大城市。唐朝為對付吐番和突厥,在河西地區設立了河西節度使,其治所就在武威。
《漢書?地理志》中說:“地廣民稀,水草宜牧,故涼州之畜為天下饒。” 綠洲可以種地,走出綠洲便是人煙絕跡的戈壁荒灘。綠洲之外的大部分地方,不適合自然環境下的農業生產。在著名的河西走廊上,長城與絲綢之路相伴。武威是西漢河西四郡中最東端的一個,是河西走廊的東大門,漢代長城和明代長城皆由武威東面和北面穿過。
唐代時武威更是隴右33個州之中,規模最大的一座城市。北宋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說“天下富庶者無出隴右”。岑參天寶年間來到武威,也留下了“涼州七里十萬家,胡人半解彈琵琶”的詩句。
武威城位于甘肅河西走廊東段的武威綠洲之上,其西南為祁連山地,東北部長城以外是巴丹吉林沙漠的一部分。流經武威境內的石羊河水系諸河發源于祁連山,雪水和部分雨水是武威綠州耕地灌溉的主要水源。武威南部和西部的草場也十分豐茂,自古即為難得的天然牧場。
武威的名字,帶有武力征服的色彩。漢武帝元狩二年(前121),漢武帝派驃騎將軍霍去病,率漢軍遠征河西,擊敗了強大的匈奴,為了彰顯武功軍威,就給此地起了這個名字。
武威是絲綢之路進入河西走廊的第一個重鎮,漢武帝派軍隊征服西域匈奴,開疆擴土,開辟了河西四郡,武威是其中一郡。在漢元封五年(前106),天下分設13州,各州由刺史治理,史稱“十三部刺史”,武威郡屬于涼州刺史部。到了東漢三國時期,涼州的治所就設在武威。
在群雄割據的東晉十六國時期,先后有前涼、后涼、南涼、北涼等政權,將國都設在今天的武威。通過不斷的經營,隋朝和唐朝時,武威已經是河西走廊地區的一個大城市,進入了“七城十萬家”的輝煌時代。當時就有“金張掖,銀武威”之說。
在宋朝時,涼州是黨項族西夏國的重要城鎮。元朝時蒙古政權在這里設立了永昌府,元太子闊端和西藏佛教領袖薩班,還在這里舉行過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涼州會談。中原與西部的經濟、文化、宗教交流從未間斷,古涼州在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默默地承擔著自己的使命。
作為古代軍事重鎮,武威是漢長城和明長城防御體系的重要節點,雖然古城雄偉的城墻已經所剩無幾,但武威城外高大堅固的明代長城,傲然矗立在田野里,向后人訴說著西部長城的文化個性。
漢朝開辟河西四郡后,為了更好地經營河西,確保絲綢之路的暢通,就大力修筑長城。漢長城年代太久遠了,現在已經被風化成一道土垅,可還是能從其中體會得出一夫當關,萬夫不敵的氣概。
在明朝的萬歷年間,為了加強武威的軍事力量,防御北元力量發動的進攻,也在這里強化防御力量。現在,武威境內的明長城大部分完好。漢、明長城并立,是河西走廊的一個奇觀,兩條萬里長城相遇,永恒的文化在這里凝固。
河西走廊是古代各族群流動的一個主要通路,長城區域各個族群的活動,主要還是受自然因素的影響,特別是氣候條件,決定著農耕和游牧族群之間互動關系。
我們現在已經知道,最初的畜牧業是從原始農業中分離出來的,畜牧區的形成和擴展過程,同時也是農耕區的退縮過程。距離現在3500~3000年前,畜牧業開始了向東、向南甚至向西的擴展,而農耕區就在相應的方向退縮,這樣的退縮過程一直持續到戰國時期。
武威有一座明代修筑的文廟,更能讓人體會到涼州文化與內地文化的一脈相承。武威文廟是明正統四年(1439)修建,后來又經過了多次擴建,總面積有1500平方米,由孔廟、文昌宮和儒學院三大部分構成。現在文廟里的孔廟和文昌宮保存完好,古廟里面古樹參天,靜雅肅然。
這座被稱作是隴佑學官之冠的武威文廟,在市區的東南部,由一大片雄偉的古建筑群所組成。古代許多文人墨客在這里修身治學,官方則在這里祭祀孔圣。文昌殿卷棚內,掛了數十塊多出自歷代翰林進士之筆的匾額。在一個大殿中保存如此多的匾額,在河西乃至甘肅省也僅此一處。從匾額的落款看,早自康熙,晚至民國,題名五花八門,官職尊卑不同。其中“聚精揚紀”、“書城不夜”還被選入《中華名匾》。文化大革命時期,當地人在匾額下方專門糊了一個頂篷,上面貼了很多的毛主席語錄,才使這些珍貴的文物躲過了那場劫難。
歷史上,武威的天空有時硝煙彌漫,有時和平的曙光當空,還有時佛光高照。絲綢之路開通以后,各種文化就在河西走廊上流動起來,佛教通過這里,由西域東傳到中原腹地。在佛教昌盛的隋唐,武威的佛教也特別非常興盛。武威市北大街上,就矗立著一座羅什寺塔,是為了紀念一代西域名僧鳩摩羅什而建的。
唐代著名的三藏法師玄奘,民間都是稱其為唐僧。唐貞觀元年(627),也有說是貞觀三年的,唐僧從長安出發,西行去印度佛求取真經。河西走廊是去印度的必經之路,唐玄奘出涼州過瓜州,一路跋涉西行,留下很多的故事。
唐玄奘姓陳,名祎,13歲出家,為洛陽凈土寺僧人。《西游記》中的唐玄奘,奉旨去西天取經,肩負著神圣的使命。歷史上真實的唐僧,遠沒有小說中的唐僧氣派,不但沒有圣旨,而且還是違背朝廷規定的行為。貞觀元年(627),玄奘向朝廷提出請求允許其西行求法,未獲唐太宗批準。玄奘萬般無奈,只好偷著溜出長安,踏上西行之路。
唐玄奘到了涼州后,見到涼州都督李大亮。李都督講明朝廷的禁令,規勸其取消西去的計劃。這件事《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中有記載:“國政尚新,疆場未遠,禁約百姓不許出蕃。時李大亮為涼州都督,既奉嚴敕,防禁特切。有人報亮云:‘僧從長安來,欲向西國,不知何意。’亮懼,追法師問來由。法師報云:‘欲西求法。’亮聞之,逼還京。彼有慧威法師,河西之領袖,神悟聰哲,既重法師辭理,復聞求法之志,深生隨喜,密遣二弟子,一曰慧琳,二曰道整,竊送向西。自是不敢公出,乃晝伏夜行,遂至瓜州。”
李大亮都督,只是勸阻逼迫唐玄奘東返長安,并沒有強行押解將其遣返,更沒有按照大唐的律令懲處他。唐玄奘拒絕了李都督的勸阻,設法擺脫了控制,一路逃出了涼州。離開了涼州后,唐玄奘既擔心涼州李都督派人追捕,又擔心甘州、肅州的官兵會對其進行攔。只能采取晝停夜行的辦法,大路不走走小路,不走川路走山路,又一次還是被烽燧守軍給抓住了。
唐朝的烽燧,又一套嚴密而又完備的制度規定。約每30里置一烽燧,每個烽燧設置一名負責人,至少3-5名燧卒,負責軍務和雜役。烽燧負責人掌管烽燧的保護、修繕和報警工作。唐代玄奘法師“偷渡”烽燧的故事,有助于我們理解唐代烽燧在邊疆地區的管理職能。
武威市有一件國寶級的文物“馬踏飛燕”,是一匹銅奔馬踏在一只矯健的飛燕羽背上。這匹極具浪漫主義氣息的駿馬,形神兼備,矯健驃悍,看上去全身氣韻生動。讓人難以想象,一千七百多年前的祖先,以浪漫主義和超越現實的幻想力,產生了這樣神奇的創作。
“馬踏飛燕”的歷史文化價值極高,體現了古人的龍馬精神。這匹馬的身軀渾圓雄勁,馬頭稍微向左揚起,昂首嘶鳴,它的三足騰空而起,向前方奔馳。
這還不是漢代工匠的神奇構思所在,最為精妙的是馬的右后足,竟然巧妙地輕踏在一只飛鳥的背上!這只鳥的眼就像鷹眼一樣,而體型卻像燕子。鳥兒與駿馬配合得恰到好處,向人們表現了一個幾乎無法言表的奇妙瞬間。在馬的足下,鳥兒展翅回首,悚然驚視。
奔馬所體現出來的是力量和速度,鳥兒所代表的是速度和敏捷。古代工匠在設計造型時,立足于力學平衡原理,刻意地表現出了奔馬超越飛鳥一瞬間的樣子。“馬踏飛燕”是出土于雷臺漢墓的一件國寶,地點在武威市北關中路的雷臺公園里面。雷臺是一坐高約10米的夯土臺,曾是祭祀雷神的場所。
這尊“馬踏飛燕”銅雕,1969年9月,武威縣新鮮人民公社新鮮大隊第十三生產隊的村民挖備戰備荒的防空洞時發現的。銅奔馬1983年10月被國家旅游局確定為中國旅游標志,1986年被定為國寶級文物,2002年1月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
(文章為鳳凰網文化獨家稿源,轉載須標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