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解鎖茶文旅融合新范式
解鎖茶文旅融合新范式
美編 張維麟 畫
??云南有著全球首個茶主題世界文化遺產——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也有滇紅茶制作技藝、德昂族酸茶制作技藝等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棲居茶山,可靜享茶科技帶來的療愈;行走茶林,可感受非遺的文化魅力,更有邊泡溫泉邊飲茶、共享盛世好年華的松弛體驗。
??一杯茶,不僅是供游客品茗的商品,更是一種深厚的文化體驗。當下,茶旅融合正成為激活茶文化資源,推動茶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路徑。云南如何用好豐富的茶資源,推動“茶文旅”創新融合發展?
??非遺旅行 感受茶文化魅力
??2022年,包括德昂族酸茶制作技藝、滇紅茶制作技藝在內的“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世界遺產,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德昂族酸茶在傳統茶俗中是一個獨特存在,它以當地大葉種為原料,用竹筒密封埋于地下,依據環境不同需2至12個月完成發酵,這種獨特的“厭氧發酵”茶有一股恰到好處的“奶酸香”,生津止渴的同時,對腸胃等皆有助益。
??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芒市三臺山是全國唯一的德昂族鄉,明、清時期的民居建筑至今保存完好,2017年,三臺山德昂族鄉出冬瓜村被列為國家級傳統村落。近年來,當地圍繞“非遺+旅居”發展酸茶文化主題游,構建起“吃住行游購娛”的文旅新業態,讓更多游客體味到德昂酸茶的非遺魅力。據德宏州芒市一家生態茶廠負責人介紹,該企業將以標記專屬茶餅的方式,讓體驗者參與到酸茶制作的整個發酵周期,同時聯合文旅企業推出“跟著酸茶游德宏”黃金旅游線產品。下一步還將推出酸茶宴,開發酸茶面膜、酸茶膠囊及香薰等產品,推動德昂酸茶的傳承發展。
??作為云南另一代表性制茶技藝,滇紅茶在鳳慶成功創制,開創了云南大葉種茶精制紅茶的先河。位于鳳慶縣安石村的滇紅活態博物館,無聲訴說著滇紅茶從1939年誕生,到創匯支援抗戰,再到“1噸滇紅換10噸鋼”支持新中國建設的歷史功勛與當代作為。館內轟鳴了半個多世紀的揉捻機至今仍在使用,游客置身其中能夠體驗制茶樂趣,同時制作一餅印有自己頭像的手工珍藏茶。
??鳳慶當地滇紅茶的傳承者們不斷探索實踐,依托5萬余畝古茶樹資源,拼配出多個滇紅茶系列新品,一些茶企還積極與知名茶飲品牌建立合作。在文創產品開發方面,鳳慶文廟的兒童聯名畫作紅包、“逢考必贏”拓印以及滇紅茶汁液制作的方巾、T恤衫和背包,備受游客喜愛。
??無論德昂酸茶抑或滇紅茶,當中所蘊含的民族文化正隨著現代創意的加持不斷給人們帶來驚喜。對于部分厭倦了膚淺打卡的年輕人來說,“跟著非遺去旅行”更能尋獲個性化體驗。未來,云南“茶非遺”合理活化利用具有廣闊空間。
??茶山研學 樹立正確生態觀
??勐宋千年古茶林位于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h,相較于知名茶山,勐宋古茶林的低調成就了它的生物多樣性,成為茶山研學的硬核支撐。近年來,西雙版納州依托勐宋千年古茶林資源,開發出集古茶樹保護、標準化生產、文化傳承、茶旅融合于一體的研學產品。據介紹,州內古樹茶檔案館藏有逾3萬份茶樣本,通過比對形成的風味坐標妙趣橫生。研學團隊還可通過參與DIY調配、壓制專屬茶餅,實現“原料—工藝—成品”的全鏈條沉浸式體驗。
??位于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的景邁山,有著世界保存最好、年代最久、面積最大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園。2023年,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成為世界文化遺產,這也是全球首個茶主題世界文化遺產。除了完好的自然生態,保護區內坐落著多個民族文化古村落,所延展出的制茶技藝、建筑藝術、民風民俗及特色美食等成為茶山研學的理想之地。游客可以在茶山云霧中晨練八段錦;在翁基村觀摩布朗族傳統干欄式民居,喝一杯濃郁的布朗族烤茶;在夜晚的圍茶夜話中,感受民俗文化的別樣風情。
??在徒步方面,業內人士推薦景邁山大平掌古茶林。只要稍加留意,便能夠發現這是一個由“喬木層、灌木層、草本層”構成的立體生態群落。喬木層位于頂端,主要由紅椿及高山榕等高大喬木構成;中部是灌木層,分布著大量古茶樹,景邁山特有的寄生在古茶樹上的“螃蟹腳”也分布在這一層;草本層位于最底部,遍布蕨類及各種野生蔬菜和藥材,簡直就是一個別有洞天的小世界。通過茶山研學,讓青少年在景邁山“人與茶”的和諧共生中樹立正確的環保意識及生態觀,對未來成長至關重要。研學之外,茶山之旅本身就是遠離都市喧囂的蕩滌之旅,在天然大氧吧感受動植物的呼吸脈動,對鍛煉和滋養身心皆有裨益。
??旅療互動 激活旅居新動能
??春茶采摘季來臨時,位于鳳慶縣城郊的“3200紅茶文化苑”療休養基地里,千余畝有機茶樹新芽初露、綠滿山頭,身著民族服裝的采茶女忙碌在陡坡茶林,采收明前第一波新茶?;貎冉ㄓ袊鴥任ㄒ灰患乙约t茶文化為主題的國際五星級酒店,每年吸引國內外約3000人次前來旅居療養。同時,基地與省內外專業院校機構合作,研發出紅茶面膜、紅茶酸奶、減肥仙女茶等200余種“茶科技”產品,開發出涼拌茶尖、紅茶燒肉等營養美食,并設計出多條周邊康養旅游線路,形成“以茶促療、以療帶旅、旅療互動”的發展新格局。
??緊鄰鳳慶縣的昌寧縣是全國唯一注冊認定的“千年茶鄉”,百年以上的古茶樹逾50萬株,擁有昌寧紅、黃家寨古茶公園等茶主題景區。地處保山、昌寧半小時經濟生活圈的柯街鎮,近年來依托便捷區位優勢和高質素的天然溫泉,走出了一條“茶泉聯動”助推鄉村發展的新路徑。通過引入中煤·昌寧柯街黑溫泉項目,柯街鎮陸續建起了溫泉康養中心、山體露天泡池、徐霞客公園、溫泉民俗廣場、風情商業街、田園觀光區等康養業態,并打造出“立冬溫泉開沐節”旅游IP,有效帶動了柯街鎮的鄉村旅游發展。
??行走在柯街,入眼是干凈街道和豐茂植被,嶄新的康養公寓被田園群山環抱。53歲的周彩虹2023年第一次來到柯街就決定要把余生安頓在這里?!翱陆宙偛淮?,騎電單車很快繞完一圈,這里不堵車,氣候舒適,民風淳樸,不像國內其他地方那么‘卷’。”周彩虹告訴記者,她與老公的一些慢性病,在柯街的兩年多時間里,通過溫泉及當地中醫調理,都有了顯著改善。依托昌寧豐富的古樹茶資源,夫妻倆計劃開辟一片茶園,將柯街黑溫泉與昌寧古茶有機融合,打造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茶泉”康養新業態。
??從旅居到留下,再到經營民宿,帶動更多人旅居。在云南,像周彩虹這樣的新居民不勝枚舉。他們懷揣著各自不同的人生故事,卻都是彩云之南的鐵桿“粉絲”,都對“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心向往之。(記者 秦明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