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江駛上“中歐班列”快車道的密碼
成都青白江元宇宙數字文旅產業園。青白江區委宣傳部供圖
從成都國際鐵路港出發,一條鋼鐵“巨龍”載著汽車、電腦、茶葉、花木等“四川造”,穿越成都平原,翻山越嶺,通達世界——當下,這是成都市青白江區的日常。但在11年前,這樣的畫面在內陸區域不敢奢望。
時代塑造城市。在成都,或許沒有哪一個地方能比青白江更適合詮釋這句話的內涵。
它輝煌豪邁過。作為西南地區最年長的老工業基地,青白江依靠攀成鋼、川化兩大龍頭企業曾問鼎“成都一哥”,早在1990年就成為成都市首個財政突破億元大關的區(市)縣。
它黯然神傷過。在新舊動能交替階段,兩大龍頭企業相繼關停,直接導致2015年工業企業總利潤-22.3億元——失去“左膀右臂”,青白江短暫掉隊。
輝煌也好,黯然也罷,都將化作養分,滋養一個區域的未來。
當下的青白江,早已撕掉身上的舊標簽,帶著“中歐班列”這張新名片奔涌向前,成為成都通往世界不可或缺的存在。這條快意馳騁的鋼鐵“巨龍”,也讓青白江重返發展快車道,連續5年獲評全省縣域經濟發展先進區。
5月10日,四川日報全媒體調研組走進成都市青白江區,解碼這座老工業基地如何邁向“新”生,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之路。
時代再次垂青 鋼鐵“巨龍”來了
成都國際鐵路港對外展示大廳內,一張巨大的數字地圖上,以青白江為坐標點,一條條黃白相間形似鐵軌的線路,向東南西北多個方向延伸,將成都與世界相連——這張地圖,隱藏著青白江再度崛起的密碼。
痛失“左膀右臂”后,如何才能快速長出新“骨骼”?青白江選擇緊跟時代走。
2013年,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沿線城市迎來發展新機遇。作為南方絲綢之路的起點,成都是距離歐洲最近的國家中心城市。彼時的成都,GDP以一年至少一個千億元臺階的速度向上攀升,“萬億”目標近在咫尺。成都渴望鏈接世界資源,成為全球供應鏈體系中的重要一環,以此謀求更大發展、更大突破。
“無論在哪個時代,通道都是最為核心的發展要素。不沿邊不沿海的成都,想要建國際門戶樞紐,最快速的方式是從陸空入手。而在貿易運輸尤其是大宗貿易運輸中,鐵路是最主要的工具。”在西南財經大學西財智庫主任、首席研究科學家湯繼強看來,這是成都積極爭取中歐班列在青白江開通,并以此為核心引擎成立成都國際鐵路港的根本動因。
2013年4月26日,是被寫入青白江發展歷史的一天——首趟蓉歐快鐵(成都中歐班列前身)從成都出發,歷時22天后抵達9826公里外的波蘭羅茲。成都、青白江,由此翻開新篇章。
在成都市青白江區委書記王林看來,中歐班列在青白江開行是時代的垂青。從地理位置上看,這里是出川要塞,鐵路過境時間比建區時間還長。
攀成鋼和川化布局青白江時,為方便原料和產品運輸,共建有7條專用鐵路直通廠區。2008年,成都鐵路集裝箱中心站落地青白江,“這是中歐班列能夠在青白江馳騁的基礎。”
不負時代垂青。11年來,成都中歐班列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強、從強到精”。
回到那張數字地圖。成都中歐班列實現了北中南三線并行:北線從成都國際鐵路港出發,經二連浩特或滿洲里出境,抵達歐洲的俄羅斯、白俄羅斯;中線經霍爾果斯或阿拉山口出境,抵達歐洲的波蘭、德國、荷蘭等國家;南線經霍爾果斯出境,通過鐵海聯運方式,跨里海、黑海,抵達格魯吉亞等國家,最終輻射羅馬尼亞、匈牙利、捷克、波蘭、德國等東歐、中歐國家。
“截至今年4月1日,中歐班列(成渝)累計開行超1.5萬列,已成為全國開行量最多、開行最均衡、運輸貨值最高、貨源結構最優、區域合作最廣泛、運輸最穩定的中歐班列。”成都國際鐵路港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龐建華說。
通達世界,青白江不只有中歐班列。截至目前,成都國際鐵路港已建立起以成都為主樞紐,西進歐洲、北上蒙俄、東聯日韓、南拓東盟的成都國際班列線路網絡和全球陸海貨運配送體系,形成中歐(亞)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中老(越)班列等多向度班列協同的運行格局,聯通境外112個城市。
與越織越密的線路相匹配的,是越來越高的通行效率。效率源自制度創新:全國首創“中歐班列集拼集運模式”被國務院納入自貿區第五批復制推廣改革試點經驗;全國首創“中歐班列運費分段結算估價管理改革”入選自由貿易試驗區第四批“最佳實踐案例”,是四川自貿試驗區唯一入選案例;全國首創“中歐班列寬軌段集并運輸模式”被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印發全國推廣;“多式聯運‘一單制’”相關成果作為四川省經濟領域唯一案例納入中組部案例……青白江人用改革的魄力,奠定了它在全國鐵路樞紐版圖中的獨特地位。
山海不為遠。一來一往的國際班列,不僅讓成都從全國鐵路網絡“末端”一躍成為“起點”,徹底改變了成都這座內陸城市發展外向型經濟必須依賴港口的歷史,使其從內陸腹心挺進開放前沿,也讓青白江這片充滿時代烙印的區域成為四川、成都鏈接世界的橋頭堡。
通道改寫歷史 產業基礎有了
一趟中歐班列,為何能改寫一個區域的命運?調研組試圖從TCL故事入手,揭開謎底。
作為中國彩電行業的領頭羊,TCL在2004年就已在成都設廠,但僅將其作為內銷生產基地。歐洲是TCL 最大的海外市場之一,每年的訂單量超過400萬臺。在成都中歐班列開行前,TCL出口歐洲的貨物基本依靠海運方式抵達歐洲。
“海運的最大優勢是價格便宜、運力大,但時間久,基本上在40天以上。”TCL光電科技(成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合智坦言,電器產品價格波動很快,有些產品還在路上就已跌價,因此TCL 一直謀求更快的物流速度。
初登國際舞臺的成都中歐班列進入TCL集團高層視線。“相比海運,中歐班列時效更快,以成都到波蘭羅茲為例,海運需 45至50天,通過中歐班列僅需 10至15天;相比空運,中歐班列運輸成本更低,可節約五分之四。”龐建華說,對很多既要考慮運輸時間又要兼顧運輸成本的商品而言,中歐班列給出最優方案,成為越來越多企業的出海選擇。
2016年3月,成都中歐班列TCL專列搭載41個整柜貨物,第一次駛出成都國際鐵路港,試水大獲成功。自此,雙方進入合作“蜜月期”。陳合智介紹,中歐班列TCL專列首發以來,TCL成都青白江工廠出口量和出口額實現平均每年30%的增速,每周有3—4趟TCL專列發往歐洲。
為讓產品抵達市場的速度再快一點,TCL將產線直接擺進貨運線旁。2021年,TCL光電科技(成都)有限公司落地成都國際鐵路港綜合保稅區,成為保稅區首家保稅加工貿易企業,主要生產彩電機芯,并對TCL成都高新區工廠生產的彩電液晶模組和廣東供應商生產的彩電散件進行初步組裝,然后通過成都中歐班列運往TCL波蘭工廠進行最終組裝、銷售。陳合智介紹,2016年至今,TCL波蘭工廠的彩電銷量翻了兩番;2023年,TCL光電科技(成都)有限公司產值同比增長30%以上。
四通八達的成都國際班列為TCL出口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去年10月19日,“越桂蓉歐快線”班列在成都國際鐵路港首發,“中歐班列+中越班列”實現雙向貫通,成為繼“瀾湄蓉歐快線”后,成都國際班列推出的又一東南亞經成都至歐洲全程鐵路直達快線。未來,TCL越南工廠生產的零部件,可以通過“越桂蓉歐快線”這條亞蓉歐物流通道運到成都青白江,與當地生產的關鍵零部件進行初步組裝后,再運到波蘭工廠進行最后總裝。
TCL的故事,詮釋了中歐班列的無限可能——它能為青白江帶來繁榮貿易。11年以來,該區外貿結構從純生產型轉變為貿易型為主、生產型穩步增長模式,進出口品類涉及平行進口汽車、奶粉、紅酒等30余種。去年,青白江外貿進出口額實現419.7億元,同比增長37.5%。
它更能為產業尤其是制造業夯基壘土。在青白江,調研組看到了許多企業新面孔:中國新茶飲上市品牌茶百道來了、世界最大的單體食用菌工廠來了、覆蓋當下元宇宙所有熱門場景的操盤企業來了、國內物流領域的龍頭企業來了……他們選擇青白江的理由不完全相同,但“成都中歐班列”是一個共同理由。
在看到了通道與產業的高度關聯性后,青白江自然不會錯失這巨大的時代機遇。
2017年9月,成都國際鐵路港南側,歐洲產業城開建。利用中歐班列核心通道資源,歐洲產業城被定位為承接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產業轉移、打造臨港產業聚集高地的重大平臺。6年多來,歐洲產業城圍繞進出口加工貿易方向產業,成功聚集總投資600億元的重大產業項目60余個,形成以中國巨石為鏈主的新型材料類,以浙江天馬、華鼎國聯為鏈主的綠色低碳類,以成都康佳為鏈主的智能電器類產業集群。
轉型路上疾馳 城市形象變了
兜兜轉轉,青白江的轉型發展之路,始終不曾與制造業分離。如今青白江提出,錨定“制造強區”目標,依托成都國際鐵路港樞紐功能,加快打造全國具有重要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出口導向型先進制造業基地。
立足目標,青白江提出“三步走”發展規劃:到2025年,成功創建1個國家級、2個省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到2027年,制造業占GDP比重明顯提高,基本構建起先進制造業體系的“四梁八柱”;到2030年,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格局全面形成,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成型成勢。
青白江前行的每一步,都與企業攜手同行。曾創造過輝煌的攀成鋼和川化雖經歷關停,但并未倒下。攀成鋼在線下建立鋼材倉儲、物流和加工一體化的產業園區;在線上打造鋼材等商品交易平臺,構建大宗商品物流生態圈。川化則與四川能源投資集團和華鼎基金合作成立華鼎國聯,進入汽車動力電池領域,投身新能源產業。
青白江制造企業集群中的另一位“元老”成員——中國重汽集團成都王牌商用車有限公司也正疾馳在新能源賽道上。“今年1—4月新能源商用車銷售1000余臺,較去年同期增長超10倍,已經超過2023年全年。”中國重汽集團成都王牌商用車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美賢說,預計今年新能源商用車產值將增長3倍以上。
在新能源重卡汽車領域,該公司已形成“王牌”產品。“我們的純電新能源汽車在安全性、里程時長上具有較大的綜合優勢,目前在國內重卡市場處于領先地位。”王美賢信心十足地說,新能源汽車將是企業未來最大的增長點。
轉型路上,這座老工業基地不斷打破固有的城市印象,以嶄新姿態加速疾馳。
在疾馳中,成為創新突破的引領者。圍繞新材料、新能源、裝備制造等領域,青白江打造了文瀾智谷、340科創園、歐洲產業城3個中試示范基地,建成51個創新中心和實驗室、7個中試平臺,在地孵化項目超60個。其中,340科創園位于攀成鋼原廠區,這里聚焦高端鈦合金無縫管材、高端鈦合金絲材、3D打印球形鈦粉等新材料的中試轉化,已建成球形鈦粉制備、特種絲材制備、精密管材制備等4條科研中試線,去年實現銷售額超千萬元。
在疾馳中,成為新質生產力的實踐者。千年城廂古城將歷史遺存與前沿科技相融合,聯手北京當紅齊天國際文化科技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共同打造面向“一帶一路”的西南首個元宇宙數字文旅產業園。項目以科技賦能文旅,沉浸式、場景化展現天府文化、新絲路文化、三星堆文化等獨特文化資源,融合區塊鏈、5G、VR、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前沿數字技術,構建涵蓋元宇宙主題樂園、沉浸式街區、煥真科技秀、元宇宙體驗會展中心、數字產權綜合服務中心、元宇宙內容生產制作及產業孵化等數十個子項目的產業生態圈。目前,項目一期已部分呈現,預計年內正式對外開放。
在疾馳中,成為新場景新生活的締造者。鳳凰湖畔,流水潺潺、綠草茵茵,市民和游客在這里露營、沖浪;長流河岸,蘆竹、鼠尾草點綴其間,居民在綠道上散步休憩;亞蓉歐國家(商品)館里,來自數十個國家的進口商品琳瑯滿目,一站式滿足“買全球賣全球”的消費需求;城廂古城修舊如故、活化更新,城廂會客館借古城的飛檐黛瓦之形,讓賓客一睹天府神韻,繡川書院、武廟、城廂中學大門、鄧公樓、三清觀舊址等歷史文物及其風貌建筑煥發時代新韻……
古時駝鈴聲聲,今朝汽笛轟鳴。如今的青白江,就像一列列始發的成都中歐班列,跨越山海,篤行向前,一座現代化國際化的成都北部中心城市正強勢崛起。(記者 李鵬 王懷 李秋怡 蔣君芳 陳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