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南丹:“文明實踐”轉化為“群眾受益”
??新華社南寧10月11日電(記者黃浩銘)“行人在沒有人行道的路上行走,應當怎么行走?”在文明交通有獎知識問答環節,主持人話音剛落,臺下觀眾爭先恐后舉手搶答。“應該靠道路右邊行走!”“回答正確,獎勵精美禮品一份!”現場氣氛活躍,觀眾熱情高漲。
??8日晚,一場由廣西南丹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主辦,以“強國復興有我 文明志愿同行”為主題的文藝匯演在南丹縣城關鎮幸福社區舉行。在當晚的文藝匯演中,一個個主題鮮明的文藝節目和有獎知識問答,將創建文明城市相關知識“灌輸”到群眾腦海中。
??近年來,南丹縣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上,強化陣地建設、突出品牌塑造、注重服務功能,打通了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建成了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個、實踐所11個、實踐站155個,共組織131支志愿服務隊伍。
??強化陣地建設,升級服務功能
??走進南丹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這個9月份正式啟用的新館正火熱開展各種實踐活動:在城市書吧里,“學先鋒,立志向”主題班會活動正在開展;在小紅帽直播間,南丹旅游品牌推薦的公益直播“歡迎你!來南丹”正通過抖音平臺,為南丹旅游“搖旗吶喊”;在文明實踐大講堂上,南丹曲藝協會的志愿者們正在開展曲藝沙龍……
??在這個占地面積為1450平方米的南丹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場館內有接待大廳、志愿者之家、小紅帽直播間等多個綜合性場館,既能滿足文明實踐活動需求,又能為參與者提供舒適的體驗環境。場館外,南丹縣圖書館、體育館、文化館等文化體育資源,也與南丹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進行一體化整合,發揮聚能效應,為文明實踐活動提供更多的空間和平臺。
??在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的基礎上,南丹縣的11個鄉鎮也因地制宜,功能下沉、延伸觸底,把文明實踐所站與文化站、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景區游客中心、非遺文化展示點、兒童之家、農家書屋等場地聯通,實現了全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全域全覆蓋。
??突出品牌塑造,升級項目孵化
??近日,南丹縣舉行青少年狼兵武術操展示活動,近千名狼兵武術愛好者組成12支隊伍,用剛勁有力的一招一式和整齊劃一的一拳一腳,展示壯族狼兵武術的非遺之美。
??“狼兵武術操”是南丹縣正在培育孵化的10個“接地氣”志愿服務項目之一。今年4月,《壯族狼兵武術》被收錄為廣西壯族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成為南丹縣非遺文化輸出的一張靚麗名牌。
??目前,南丹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已成功孵化20支專業服務隊,8支社會志愿服務隊,正在孵化“非遺文創研發”“家長里短金牌調解師”“致敬環衛工人”等10個志愿服務項目,把服務項目做到接地氣、有溫度。
??實施的尊師重教關心教育發展促進服務,共收助學愛心款和物資近4000萬元;實施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輔導志愿服務,共開展服務200余場次,受益學生3.5萬余人;實施的非遺傳承進校園志愿服務,讓全縣所有中小學校實現至少2項非遺項目進校園融入課堂。該縣的這些特色志愿服務項目,群眾看得見、愿參加。
??南丹縣還將縣融媒體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創城指揮部等機構和部門,組成“一個工作專班、一個指揮系統、一起宣傳策劃、一個口子報道”的工作機制,同步統籌推動、同頻共振協同發力,把“線上線下”兩種資源進行統籌,共同樹立了“狼兵文化”“亓亓帶你看南丹”“南丹味道”等南丹的特色IP。
??注重參與認同,升級服務活動
??群眾在哪里,南丹縣的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
??南丹縣實行縣城區網格化管理,目前城區設置9個大網格,95個子網格,管理員由各機關單位、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的志愿者組成,通過開展文明城市創建懇談,講政策問需求、摸底數解民憂,實現群眾“微心愿”。同時,宣傳創城工作,提高了創城工作知曉率、參與率和滿意度。
??實施“一月一主題”“一月一載體”志愿服務活動。積極廣泛開展“鄰里守望”“暖冬行動”“雷鋒活動月”“清明祭掃”“綠色出行”“關愛兒童”“希望家園”“運動健康”等志愿服務活動560場,受益群眾上萬人,得到當地群眾的認可。
??實施移風易俗志愿服務項目促進鄉風文明。南丹縣各鄉鎮因地制宜,號召廣大干部群眾以身作則,反對和抵制大操大辦、人情攀比等陳規陋習,倡導綠色低碳、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里湖瑤族鄉朵努社區采用雙語(瑤語+普通話)宣講,促進群眾文明意識提升。此外,還運用積分獎勵機制常態化開展“小手拉大手”衛生行動、小小志愿者服務活動等,促進鄉村文明建設取得實效。該社區先后獲得“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全國美麗搬遷安置區”榮譽。南丹縣羅富鎮塘丁村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圍繞“感恩教育”,舉辦道德大講堂和各類志愿服務活動,使村屯建設不斷煥發新活力,塘丁村塘香屯被授予自治區級“鄉風文明示范點”稱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