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隆開啟旅游“三次創業”
原標題:武隆開啟旅游“三次創業”
仙女山“最美公路”。通訊員 王俊杰 攝/視覺重慶
高低起伏的公路兩旁,是舒緩的翠綠草甸,遠處是蒼翠森林和連綿群山,悠然的馬匹點綴其間……近日,隨著國內某知名車載智能系統宣傳片在全球發布,武隆以“最美公路”為代表的景色,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以1994年啟動芙蓉洞景區開發為起點,武隆旅游走出了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由“窮鄉僻壤”變成“人間仙境”。目前,該區已成為擁有“世界自然遺產”“國家5A級旅游景區”“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四塊金字招牌的重要旅游目的地。
“站在新的時代,武隆迎來機場通航和多條高鐵即將建成的新機遇,旅游業也出現新變化,推進‘三次創業’正當時!”武隆區委主要領導表示。
發掘喀斯特景觀,旅游業實現“從無到有”
雖已進入冬季,芙蓉洞每逢周末仍會迎來不少游客。
57歲的謝玉芳,時隔近20年后再次游覽芙蓉洞。回憶第一次參觀芙蓉洞,她仍記得洞內鬼斧神工的溶洞景觀,讓人忘記了舟車勞頓。
在開發芙蓉洞前,武隆是傳統的農業縣。大量的喀斯特地形,讓山區農民只能發展傳統農業,群眾致富困難。
從打造芙蓉洞開始,武隆旅游業實現了“從無到有”。過去不保水、不保肥的喀斯特地貌,卻因險峻的山峰、幽深的峽谷而成為旅游勝地。
像謝玉芳這樣的游客的涌入,讓武隆初嘗發展旅游的甜頭。
據統計,2008年武隆接待游客突破200萬人次。
成功申報世界自然遺產,旅游業由小到大
小雪過后,山巔積著白雪,后坪苗族土家族鄉進入傳統的“農閑”季節。
“其實,這幾年旅游發展起來后,沒有哪一天閑!”在海拔1200米的文鳳村,土家族村民楊世超告訴記者,這段時間他正忙著用土法釀酒,為旅游旺季作準備。
地處武隆與豐都、彭水交界處的后坪鄉,曾是全市貧困程度較深的鄉鎮之一,以前當地農民大多外出務工。
2007年,武隆喀斯特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后,極大提升了武隆旅游知名度,2009年渝湘高速通車,則拉近了游客出發地與武隆的距離,武隆旅游實現“二次創業”。
“二次創業”期間,武隆在全國創新開展集團式旅游營銷。隨著天生三橋等5A級景區的成功申報,仙女山旅游度假區獲得全國首批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旅游作為龍頭帶動了武隆一二三產業聯動發展。《印象武隆》大型山水實景演出的上映和一批重大文旅項目也落戶武隆,加上本土民俗文化、紅色文化等的挖掘,推動了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讓武隆旅游更上一層樓。
2018年,該區游客接待量突破3000萬人次。與此同時,48個貧困村、3萬余名貧困人口靠發展旅游脫貧;全區3.5萬農戶、10萬農民吃上“旅游飯”,實現了特色生態資源向經濟發展優勢的轉化。
順應新時代,旅游業要實現國際化
耀眼的陽光下,一架從杭州起飛的客機平穩地降落在重慶武隆仙女山機場。
乘客楊開然走下飛機后,特意看了看手表:“整個空中行程只有兩個半小時,比從重慶主城坐車到仙女山的時間還要短!”
去年12月18日,位于海拔1700多米的武隆仙女山機場實現首航。目前該機場已開通至北京、上海、成都等國內十余個城市的航線。
白馬山望仙崖。通訊員 王俊杰 攝/視覺重慶
如何抓住武隆發展窗口期、機遇期,推進武隆旅游轉型升級,向旅游國際化邁進?從今年9月初開始,武隆區領導班子對全區旅游資源進行密集型調研,請旅游專家組支招、請旅游投資企業提建議……武隆旅游又迎來“三次創業”。
“站在新發展階段、武隆將積極貫徹落實好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在再次深刻認識武隆、深刻認識旅游、深刻認識國際化的基礎上,圍繞加快建設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的總目標,全力推進武隆旅游國際化進程!”武隆區委主要領導表示。
目前,該區正緊緊圍繞“世界眼光、國際標準、武隆特色、高點定位”的原則,組織開展“以國際化為引領的武隆旅游第三次創業發展規劃”等的編制,加快推進各項重大項目,有效盤活利用閑置資源,進一步理順旅游管理體制機制。
與此同時,武隆立足旅游高質量發展要求,深入聚焦高端旅游消費群體需求,用好山地風光,彰顯民族風情,推進產城景融合發展,加快補齊旅游基礎設施短板、豐富完善旅游業態,為推動旅游國際化奠定堅實基礎;做好山地戶外運動公開賽等重大國際賽事的申報籌備工作,進一步強化國際化營銷推介,不斷提升武隆對外知名度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