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縣實驗小學·木黃鎮第二小學2022年春季學期“強師工程·提能 情系兩校·奉獻”校際交流暨支教活動
(西部門戶網訊 通訊員 李海燕 柳方琴 )五月的天氣已經轉暖,處處綠意盎然、洋溢著生命的氣息。5月16日,印江縣實驗小學教師在教科室李茫茫老師的帶領下,走進木黃鎮第二小學,開展“強師工程·提能 情系兩校·奉獻”校際交流暨支教活動。活動由早上的課堂教學和下午的專題講座兩部分組成。
早上,楊琴老師執教的一年級下冊語文的《小猴子下山》有效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她的激趣體現在教學的各個環節,簡單的道具、有趣的圖片、情景的創設等,一切以興趣為前提,讓學生在愉悅中學會知識,簡簡單單卻具有實效性。如學習生字的環節,通過做動作,讓學生很快理解“掰、扛、摘、捧、抱、扔、追”表示小猴子動作的詞語。還有演一演故事這一環節,更是把課堂推向了高潮,楊老師讓幾個學生戴上她用心準備的道具,把這個故事生動地表演了一遍,教室里回蕩著一陣陣歡聲笑語。
張羽波老師執教的是六年級下冊數學的《鴿巢問題》,張老師的教學結構緊湊,實施過程層層推進,扎實有效,通過讓學生小組合作動手操作4支筆放進3個筆筒里,先讓學生用“枚舉法”和“假設法”,把所有情況擺出來,運用直觀的方式,發現并描述、理解簡單的“鴿巢原理”,舉例后學生感知理解“鉛筆比筆筒多1時,不管怎么放,總有一個筆筒里至少有2支鉛筆”,共同總結出來:至少數=商+1。張老師的這節課為學生自主探索和理解“鴿巢原理”提供了很大的空間,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真正體驗到數學的價值,感受到數學的魅力。
李海燕老師執教的是三年級下冊語文的《快樂讀書吧:小故事 大道理》,由“我說你猜”的游戲引出寓言故事,讓學生說說他們了解的寓言故事有哪些,從而引出本次快樂讀書吧的主題:小故事大道理。出示平時學生比較熟悉的幾則寓言故事的圖片,引發學生關注《中國古代寓言故事》這本書。接著讓學生學生自主閱讀《葉公好龍》,由故事的內容到學生體會道理的感悟,最后小組討論在實際生活中有沒有類似的事或者人,引發了學生深度的思考,通過這個教學環節,讓學生逐步掌握閱讀寓言的方法,以指導學生課外的閱讀。
付飛老師執教的是四年級下冊數學《四邊形的內角和》,在本節課的教學中,付老師結合已學習三角形的內角和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巧妙地把四邊形,甚至多邊形轉化成已學過的三角形、輕松地驗證了四邊形的內角和是360度這一結論,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四邊形的內角和是360度’這個知識點、為學生的后續學習和自主學習打下基礎。同時,付老師利用學習單將四邊形的內角和拓展到了五邊形、六邊形、七邊形、八邊形等多邊形的內角和,既能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又能培養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更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
柳方琴老師執教的是五年級下冊語文的《自相矛盾》,她從本單元的單元頁入手,讓學生了解本單元的主題、語文要素和習作要求,然后用“矛”和“盾”的漢字演變,讓學生猜猜這兩個分別是什么字,由于學生對“矛”和“盾”兩種事物比較陌生,柳老師用圖片幫助學生了解了這兩種不同的兵器,以此來揭示課題。然后用學習文言文的三部曲:正其音、明其意、悟情理三個板塊展開學習。了解故事內容后,借助思維導圖讓學生明白了為什么楚人弗能應也的原因是說話前后互相抵觸,不能自圓其說,并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明白了文本的道理:說話做事不能互相抵觸,要前后一致,實事求是。整個教學環節環環相扣,充滿了語文味。
下午,由付飛老師和張羽波老師分別作了《如何面對學困生》《如何了解你的學生》的專題講座,他們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與大家進行了交流與探討,為大家的教學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活動最后,木黃鎮第二小學張先進校長作了總結性講話,張校長對實驗小學五位教師的課堂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希望今后能多開展這樣的支教活動,加強兩校相互交流和學習,促進兩校教師的快速成長。
此次活動的開展,既是教師間相互交流、相互探討、相互學習的過程,同時也為實現教育資源共享,共同提升教師專業化水平,指明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