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國行·紅色文物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90年前,中央紅軍主力從江西于都集結出發,踏上萬里長征路。一路上,紅軍戰士緊緊依靠群眾,同群眾患難與共,留下珍貴記憶。
??“七一”到來,位于廣西桂林灌陽縣的新圩阻擊戰史實陳列館里,前來參觀的人絡繹不絕。在陳列館最顯眼位置處,人們紛紛駐足。該館副館長范海云說:“這是一床棉被。1934年11月末,紅軍經過灌陽縣水車村,村民翟順修幫助紅軍架浮橋,分別時紅軍送給翟順修這床棉被。”
紅軍被。新圩阻擊戰史實陳列館供圖
??灌陽地處廣西東北角,自古便是湘、桂重要通道。新圩阻擊戰是湘江戰役三大阻擊戰第一仗。1934年11月下旬,紅軍在突破敵人封鎖線后,陸續進入灌陽。當地群眾不明真相,紛紛進山躲避。水車村離新圩阻擊戰戰場不遠,當時,村民翟順修剛滿兩歲的孩子高燒不退,他返回村里,正好碰上紅軍部隊。紅軍戰士帶著軍醫去給孩子免費看病、拿藥。隨后,翟順修主動收留6名受傷紅軍,在家照顧了3天;得知紅軍要搭橋過灌江時,主動拆下家里的桌子和門板,跳到刺骨的江水中幫助紅軍打樁架橋。
??正值寒冬的長征路上,一床棉被可能是兩三位戰士過夜的必需品,但紅軍不忍群眾挨凍,將重要物資送給老百姓。“爺爺非常寶貝它,珍藏了40多年,一直舍不得蓋。”現年69歲的翟順修孫子翟明福說。1977年,翟順修把棉被捐獻出來。范海云說:“長征途中軍愛民、民擁軍,軍民魚水情深。”
??800余公里外,貴州省遵義市習水縣土城鎮上,四渡赤水紀念館內,有一桿秤,長近1.6米、重5斤多,印有“貴州鹽務局”幾個字。
??“中央紅軍進駐土城鎮后,得知當地百姓食鹽稀缺,有的群眾甚至已斷鹽月余,決定開倉放鹽。”四渡赤水紀念館工作人員吳林俠說,“當年,分鹽用的就是這桿秤。”
印刻“貴州鹽務局”大秤。四渡赤水紀念館供圖
??悲壯的湘江戰役后,中央紅軍從出發時的8.6萬人銳減至3萬余人,后中央紅軍轉兵貴州。1935年1月,紅軍在長征途中召開遵義會議,實現從挫折中奮起的“偉大轉折”。隨后,部隊進駐土城鎮。
??土城鎮地處赤水河畔,曾是川鹽入黔的重要碼頭和主要集散地,但廣大貧苦百姓買不起鹽,當地有“吃口鹽,當過年”的說法。紅軍開倉分鹽解決當時百姓的困難,讓廣大群眾明白了紅軍才是人民的隊伍。
??在土城,群眾自發安置紅軍傷病員;跳進赤水河架設浮橋,助力紅軍順利一渡赤水河;還報名參加紅軍。吳林俠說:“人人心中有桿秤。這桿鹽秤稱來了民心。”
??在四川省阿壩州松潘縣的紅軍長征紀念館里,收藏著一塊長約90厘米、寬約20厘米、厚約2厘米的木板。這是紅軍給藏族同胞留下的“割麥證”,大致內容是:我們割了二百斤青稞,這塊木牌可作為購買這些青稞的憑證,你們歸來以后拿這塊木牌,可向任何紅軍部隊或蘇維埃政府兌取銀子等。
當年紅軍給藏族同胞留下的木制借據。紅軍長征紀念碑碑園管理處供圖
??1935年7月,紅軍到達松潘縣毛兒蓋鎮克藏村,部隊糧草供應異常困難。當地藏族群眾不知紅軍是人民軍隊,很多人都躲進山里。面對找不到主人的青稞地,紅軍只好自己動手收割莊稼充饑。
??“即使在缺衣少糧的情況下,紅軍也嚴格遵守群眾紀律。”松潘紅軍長征紀念碑碑園管理處副研究員秦成勇說。
??遵義市長征學學會會長黃先榮說,中國共產黨人以優良作風把人民緊緊團結在一起,過去這是紅軍克敵制勝、一往無前的法寶,今天仍然是搞好各項工作、走好新時代長征路的強大思想武器。
??記者:李驚亞、何偉、童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