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金昌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馬國開:打造千億園區
(資料圖)
記者:“十三五”期間金昌經開區取得了怎樣的發展成就?
馬國開:“十三五”期間,金昌經開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826億元,工業總產值3430億元,工業增加值64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158億元,進出口總額556億元,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8億元,完成稅收收入107億元。特別是2020年以來,經開區主要經濟指標增速位居全省4個國家級經開區首位,在2021年度國家商務部綜合考核排名中位列全國第78位,實現了高質量發展與考核進位的“雙突破”和“新提升”。
記者: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有中生新改造傳統產業,小中生大做足增量產業,無中生有發展新興產業,持續培育壯大千億產業集群和百億園區。市第九次黨代會提出,以國家級經開區和民營經濟產業園為主體,優化“一區三園”發展規劃和產業布局,形成要素配套、資源共享、環環相扣、優勢互補的產業鏈條。金昌經開區將如何建設園區,形成集群發展態勢?
馬國開:金昌經開區將以聚力打造鎳銅鈷新材料新能源產業創新聚集區的先導區、核心區、示范區為目標,重點發展有色金屬新材料、新能源鋰電及智能制造、數據信息、化工循環、資源綜合利用、生命健康六大主導產業,引進動力電池級硫酸鎳、磷酸鐵鋰電池正極材料、鎳鈷錳酸鋰電池正極材料、電池負極石墨材料、鋰離子動力電池、鋰固態電池等生產項目;智能制造方面重點引進整車、專用車、風光電機組、工業機器人、芯片等制造項目;粉末冶金方面重點引進合金粉、3D打印、喂料等材料項目;銅材精深加工方面重點引進銅箔、高鐵鉻鋯銅接觸線、高精壓延銅合金帶箔、微晶銅及銅絲、電磁線等加工項目。貴金屬深加工方面重點引進金、銀、鉑、鈀等貴金屬深加工項目;鈦材方面重點引進海綿鈦、合成金紅石、鈦合金、鈦錠、鈦涂料等深加工項目;數據信息方面重點引進云計算、大數據、軟件應用和開發、工業互聯網、區塊鏈、數據信息應用、網絡貨運、汽車后市場供應鏈云服務、智慧倉儲等項目;固廢綜合利用方面重點引進尾礦綜合利用、鎳銅棄渣還原提鐵綜合利用等項目;化工循環方面重點引進氯化聚乙烯、超純高凈化學試劑、聚丙烯、PVC深加工等項目;生命健康方面重點引進奶制品加工、牛羊肉加工、營養食品加工、醫療器械、生物制品等項目“十個百億級產業鏈”。
同時,重點規劃建設新能源鋰電產業園、有色金屬新材料產業園、化工循環產業園、智能制造產業園、數據信息產業園、固廢綜合利用產業園、生命健康產業園7個產業園,形成新華大道產業發展軸和金川河生態共享景觀軸及有色冶金產業板塊、新能源鋰電及智能制造產業板塊、數據信息產業板塊、有色金屬新材料及化工循環產業板塊、固廢綜合利用產業板塊、生命健康產業板塊、臨港產業板塊、金川區中小企業承載區及綜合服務板塊“兩軸九板塊”產業空間布局,構建起“企業小循環、產業中循環、區域大循環”的循環經濟發展格局。
記者:市第九次黨代會提出,國家級經開區與民營經濟產業園要一體化發展,重點發展有色金屬新材料、智能制造、數字經濟、固廢利用、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業,打造主導產業鮮明、集聚效應突出、創新體系完備的千億園區。金昌經開區將如何一體化融合發展?
馬國開:一是抓準定位。市委市政府與金川集團公司聯合高規格召開3次市企融合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座談會,統一思想、達成共識,將金川民營經濟產業園整體納入經開區,一體謀劃、一體化建設、一體化發展,共同推動經開區進位提升。
二是出臺政策。堅持加大政策傾斜力度,研究出臺《推進金昌經開區創新提升發展的意見》,明確3年目標和9個方面的主要任務,從管理機制、稅收、財政等方面制定10條政策措施,精準施策、定向發力;出臺《推進金昌經開區創新提升發展的若干政策》,從鼓勵招商引資和項目落地、鼓勵發展開放型經濟、支持創新創業等6個方面,進一步優化招商引資和企業發展優惠政策。將1037項行政審批和事中事后服務事項分批次賦予經開區;進一步理順市、區、經開區對增值稅、企業所得稅、教育附加費、基金收入等17種稅費收入分享范圍及比例,為經開區進位提升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財力保障。
三是卡實責任。聚焦短板弱項,深入分析研究,卡實工作責任,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發改、科技、工信、財政等相關職能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金昌經開區進位發展領導小組,加強工作統籌指導。建立周調度、月分析、季對標機制,緊盯工程項目建設、招商引資、營商環境等重點關鍵抓調度、抓督導、抓落實,四大班子主要負責同志定期督導調研,一個問題一個問題解決,一項指標一項指標突破,切實提高了決策執行落實的效率和水平。
記者:今年是“十四五”時期蓄勢發力的關鍵一年,省第十四次黨代會即將召開,做好各項工作意義重大,在這樣一個關鍵年份以及未來的幾年間,金昌經開區發展建設有什么新思路和新舉措?
馬國開:“十四五”時期,金昌經開區搶抓實施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促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多重疊加的國家政策機遇,堅持“龍頭引領、配套跟進、補鏈成群”的發展思路,將市企融合一體化發展作為經開區進位提升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舉措,把金昌經開區打造成全國有色金屬新材料基地、甘肅產業結構轉型先導區、創新型城市發展示范區。
一是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堅持“大企業引領、大項目支撐、集群化推動、園區化承載”,培育發展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特色主導產業集群。圍繞鎳銅鈷有色金屬資源優勢,發展有色金屬新材料產業;以現代物聯網等技術為依托,培育發展智能制造產業;以紫金云大數據產業園建設為契機,著力發展數據信息產業;圍繞“三酸兩堿”資源,加快發展化工循環產業;圍繞全市巨量固廢資源,發展固廢利用產業;圍繞優質特色菜草畜資源,引導發展食品加工產業。以延鏈補鏈強鏈為抓手,完善產業鏈供應鏈,持續深化“企業小循環、產業中循環、區域大循環”的循環經濟金昌模式。
二是加快產城融合步伐。統籌規劃布局,形成“一區兩軸六板塊”的空間布局結構,推進產城融合,改變產業空間與城市服務空間完全分離的弊端。圍繞產業服務和生活服務,在園區建設學校、醫院、商業、住宅等,健全園區服務功能,完善公共服務體系,由“園區”向“城區”轉型,由“二產為主”向“二三產聯動”轉型,實現從“單一職能”到“多元復合”的功能轉變,從“綠化配置”到“產業景觀”的環境轉變。
三是強化園區綜合管理。加快園區信息化建設,構建高效共享、深度互聯、智能安全的公共信息平臺、園區運行管理平臺、智慧園區應用平臺,全面提升園區運行管理能力,力爭建成“大城管”模式的智慧園區運行架構。將安全環保納入智慧園區平臺管理,創建國家級綠色園區、綠色工廠、綠色產品,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和低碳發展,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園區。力爭到“十四五”末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60億元,工業總產值1500億元,年均增速達到15%以上,把金昌經開區建設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有色金屬新材料基地和“一帶一路”沿線重要的對外開放平臺。
文:記者 李峰
(金昌日報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