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大學研究生暑期社會實踐省招院分隊 “青春心向黨,百年再起航”專題學習活動
(西部門戶網訊 通訊員 袁銀 攝 影:楊梅)青春無限好,奮斗出華章。新時代中國青年是一朵朝氣蓬勃的向陽花,應當隨時把個人的理想與祖國的發展融在一起、匯在一塊兒,以青春之熱血,鑄就青春之輝煌。為喜迎二十大,重溫黨史路,學習先進模范精神,7月25日,貴州大學研究生暑期社會實踐省招院分隊在貴州省招生考試院第三會議室舉行了“青春心向黨,百年再起航”的專題學習活動,活動由實踐隊袁蕤同學主持。
圖1 活動現場
活動伊始,大家共同觀看了“初心使命—學黨章、知黨史”的視頻。通過視頻,大家看到了一個偉大的政黨是如何在重重困難中應運而生的,從建黨之初的50多名黨員發展到今天擁有9000多萬名黨員的偉大政黨,由弱到強,是我們黨不斷踐行初心使命,賡續紅色基因,艱苦卓絕奮斗的結果。百余年來,中國共產黨人始終把人民的“心上事”當作接續奮斗的“上心事”,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圖2 觀看視頻
接著,實踐隊員劉旭同學帶領大家共同學習了《中國共產黨章程》的部分內容。劉旭同學表示,黨章是增強黨員黨性意識、培養黨員黨性修養、規范黨員行為準則的根本章程,認真學習黨章是黨員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每一個黨員同志要爭取把學習黨章作為日常的“一日三餐”學好悟透。正如習近平總書記說:“認真學習黨章、嚴格遵守黨章,是加強黨的建設的一項基礎性經常性工作,也是全黨同志的應盡義務和莊嚴責任,對強化全黨章程意識,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作為新時代的青年黨員,我們要時刻以黨章為根本遵循,指引前進方向,堅定理想信念。
圖3 劉旭同學領學
其后,實踐隊員袁銀同學帶領大家共同學習了“時代楷模”“七一勛章”獲得者黃大發的鑿渠事跡。袁銀同學表示,黃大發爺爺帶領村民們絕壁鑿渠,靠著鋼釬、鋤頭、鐵錘和雙手鑿出了一條跨越3座大山,大小9個懸崖,長達9400米的水渠,解決了草王壩村(現為團結村)長期缺水的問題,使鄉親們的生活越來越好,徹底從貧窮的困苦中解放了出來。黃大發爺爺作為一個信仰堅定中國共產黨黨員,36年如一日,充分發揚了“愚公移山”的精神,一步一個腳印,以腳踏實地的干勁,擔當作為的闖勁,踐行了為人民服務的初心使命。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要努力做新時代的“愚公”,以勇于創新、甘于奉獻、勇毅前行、埋頭苦干的“愚公精神”共筑美麗中國夢。
圖4袁銀同學領學
同學們就學習內容踴躍地進行了心得分享,為本次活動增色添彩。
實踐隊員馬曉婷同學表示,神話故事中有愚公為了交通方便,號令全家移山,為世人所傳頌;現實生活中有黃大發爺爺為了取水便利,帶領全村青年圍山修渠,為世人所銘記。他們的人生,不曾延長,但卻因為經歷,拓展了深度。愚公有神明相助,而黃大發爺爺憑借著人力、物力和堅定的意志力,完成了開鑿貴州9400米的“救命渠”這一壯舉。他是“當代愚公”,亦是我們黨員學習的榜樣。三十六載,春風迎夏,秋去冬來。歲月的風吹白了他的黑發,時光的流逝換來了萬米長渠。他奉獻了他的一生,是愚公,亦是大智若愚!
圖5 馬曉婷同學分享心得
實踐隊員彭清穎同學表示,看完了當代“愚公”黃大發爺爺的先進事跡,我的內心受到了強烈的震撼,只要心中有理想,奮力拼搏就有可能實現。因此,作為一名研究生共產黨黨員,要學習他這種艱苦奮斗的精神,要將艱苦奮斗落實到學習和工作中,銳意進取,勇于開拓,爭做新時期艱苦奮斗的楷模。
圖6 彭清穎同學分享心得
實踐隊員牛峰同學表示,黃老憑借忠誠的信仰,驚人的毅力,完成了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他是讓人敬仰的“當代愚公”,他把帶領全村群眾脫貧致富的責任作為心中第一信念,真正的做到了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身,我們青年要學習黃老敢于擔當,實于苦干的精神,遇到困難永不退縮,以實際行動踐行青年的責任與擔當。
圖7 牛峰同學分享心得
實踐隊員吳泓辛同學表示,黃大發爺爺作為一名老黨員,老支書,帶領草王壩村村民歷時36年修成生命渠,用實干兌現了“水不去,用生命來鋪”的誓言。黃大發爺爺說:“共產黨員不講條件,只要我們能夠干,就是要一直干下去。”36年漫長堅守,36年初心不改,憑著一股韌勁,創造了功天不負有心人的奇跡。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們要學習黃大發爺爺當代的“愚公精神”,勇于擔當、不怕困難、無私奉獻的先鋒模范,用實際行動踐行共產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圖8 吳泓辛同學分享心得
“先鋒模范”“時代楷模”是我們每一個青年應當學習的榜樣,新時代,新青年,應當在繼承和發揚他們身上那種高貴精神品質的同時創造出新的功績!
圖9 實踐隊員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