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這里是紅河!
原標題:推薦 | 這里是紅河!
哈尼梯田
臨安古城
滇越鐵路
這是紅河
(建水古城 江蕊先 攝)
過橋米線
長街宴
燒豆腐
這也是紅河
(燒豆腐 江蕊先 攝)
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州
2020年地區生產總值居全國30個少數民族自治州首位
經濟總量排名云南省第三位
這都是紅河
(元陽梯田 鄧斌 攝)
這片滇南熱土的標簽數不勝數
榮譽不勝枚舉
那你的心中
什么才是真正的紅河
(石屏古城 江蕊先 攝)
從多維度的視角
帶你一起來看紅河
(滇越鐵路)
3至5萬年前
紅河沿岸就有了人類活動
西漢元封二年(公元前109)
漢武帝改滇國為益州郡
紅河區域納入中央行政管理版圖
(建水紫陶 江蕊先 攝)
1953年5月1日
紅河哈尼族自治區成立
1957年11月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立
(中共云南一大會址查尼皮)
從空中俯瞰
紅河從深澗峽谷里走來
大氣、豪放
紅河向浩渺遠方奔去
堅韌、頑強
當由西北向東南的紅河水奔騰而下
3.29萬平方公里的滇南土地便成了沃土
從此,紅河不只是一條河的名字
更代表一個有著璀璨文化、豐富資源、優勢區位、綠色生態的地方
(紅河大拐彎 胡艷輝 攝)
資源稟賦
紅河州地勢西北高、東南低
資源豐富、生態良好
北回歸線穿境而過
珠江水系和紅河水系貫穿州域
立體氣候特征明顯、生物多樣性豐富
是“中華生物谷”的重要基地
是享有盛名的“滇南生物基因庫”
(大圍山)
森林覆蓋率57.22%
人均森林面積是全國平均水平的近3倍
有3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4個國家級濕地公園
空氣質量優良率達98.7%
是全國首個“天然氧吧州”
(“東風韻”小鎮——萬花筒、半朵云)
有千年哈尼梯田、千年臨安古城、千年建水紫陶
有百年滇越鐵路、百年開埠通商、百年云錫礦業、百年過橋米線
有中共云南一大會址查尼皮、西南聯大蒙自分校舊址等紅色資源
有哈尼小鎮、石屏古城、金平蝴蝶谷、
瀘西城子古村、屏邊人字橋、碧色寨等文旅資源
(城子清晨)
有新興旅游目的地彌勒湖泉、紅河水鄉等
有東風韻、太平湖等建筑藝術奇觀
“云上梯田·夢想紅河·天然氧吧”令人向往……
(哈尼小鎮 江蕊先 攝)
人文薈萃
紅河歷史悠久 文化燦爛
孕育了
明朝薊遼總督、太子少保楊繩武
內閣大學士、光緒皇帝的老師尹壯圖
清末全國唯一的經濟特科狀元袁嘉谷
清末巨商王熾
世界著名數學家熊慶來
抗日名將張沖等杰出人物
(袁嘉谷故居 普秋屏 攝)
歲月崢嶸
紅河紅色資源豐富
見證了
蔡鍔將軍經紅河返昆
拉開護國運動的序幕
時任蒙自軍官的朱德
在納溪棉花坡戰役中一戰成名
(朱德故居 江蕊先 攝)
中國近代文化大師朱自清、陳寅恪、
沈從文、傅斯年、金岳霖等一批文人
雖僅停留不到4個月
但“西南聯大”之名
仍在紅河余音繞梁
(西南聯大蒙自分校舊址)
區位優勢
紅河區位優勢日益凸顯
是中國通向東南亞的重要門戶和窗口
有3個國家級一類口岸
有中國(云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紅河片區、紅河綜合保稅區、國家級蒙自經濟技術開發區等開放發展平臺
正全力打造面向東盟的加工制造基地、商貿物流中心和中越經濟走廊創新合作示范區
(河口口岸)
紅河交通脈絡日漸清晰
動車貫穿全境,高鐵直通彌勒,彌蒙高鐵將建成
“彌勒東風機場”建成通航,紅河機場、元陽機場即將“起飛”
“南北通航空、州府通高鐵、縣縣通高速”目標將實現
煙火人間
行走于臨安古城小巷
石屏古城的石板路
蒙自東大街、開遠南正街、河口風情街……
風貌特點各有不同
(開遠南正街 田維星 攝)
而人間煙火氣
是建水、石屏的燒豆腐
是蒙自的過橋米線
是哈尼長街宴的各色美食
是東南亞風情的河口河粉……
(過橋米線 田維星 攝)
站在新的起點上
紅河州正堅定不移著力“六個大抓”促爭先
大抓產業發展
大抓營商環境
大抓市場主體
大抓改革開放
大抓創新發展
大抓綠色發展
用一個個項目、一項項任務落實落地
支撐起全州經濟高質量發展
紅河正成為
云南旅游新方向、健康生活目的地
文 陶江
部分歷史資料由紅河州文旅局提供
圖 江蕊先 田維星 鄧斌 普秋屏 胡艷輝 紅河文旅
編輯 童文文
本期責編 張靈潔 華芳
審核 馬波 劉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