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全市13000余人受災啟動地震災害二級應急響應
原標題:雅安全市13000余人受災 啟動地震災害二級應急響應
雅安全市13000余人受災 啟動地震災害二級應急響應
2022年6月1日17時00分,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北緯30.37度,東經102.94度)發(fā)生6.1級地震,震源深度17公里。本次地震震中位于龍門山斷裂帶南段前山斷裂西側(上盤),距離前山斷裂11km。此次地震為2013年4月20日蘆山7.0級地震強余震。
地震造成人員傷亡和重大經濟損失,截至6月2日9時,雅安全市13000余人受災,共接報4人遇難、41人受傷,其中寶興縣遇難4人、受傷30人、蘆山受傷11人。受傷人員已送往醫(yī)院救治。災害造成蘆山縣蘆雙路、蘆太路、大南路3條縣道斷道,寶興縣國道351馬草坡至蜂桶寨段約12公里道路中斷。蘆山、寶興客運車輛和農村短途運輸已全部停運。部分地區(qū)通訊電力設施受損,全市通訊基站中斷300個;35千伏線5座變電站全站失壓,10千伏跳閘21條,影響593臺區(qū)、31000余戶用戶。蘆山縣5家水電站受損,人員均已全部撤離。初步摸排,截至6月2日6時,全市房屋嚴重損壞51戶135間、一般損壞1702戶4374間。
災情發(fā)生后,雅安市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關于抗震救災救援的重要部署要求,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第一時間趕赴一線,組織指導抗震救災工作。全市迅速啟動地震災害二級應急響應,立即成立雅安市“6·1”蘆山地震抗震救災指揮部、下設10個工作組,連夜在蘆山緊急召開指揮部會,科學組織搶險救災救援。
爭分奪秒開展人員搜救
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生命救援放在第一位,迅速調集公安、消防救援、武警、醫(yī)療救護等搶險救援力量4600余人,組建搜救小分隊開展拉網式巡查搜救。及時救治受傷人員,國家醫(yī)療救援隊、省骨科醫(yī)院救援力量趕赴災區(qū),組建全市醫(yī)療專家組開展醫(yī)療救治,對受傷人員制定“一對一”救治方案,對41名受傷人員進行全力救治。
迅速搶通生命通道。及時排查搶通電力、道路、通信、供水等重要基礎設施受損情況。就近組織搶險機具前往寶興縣、蘆山縣開展道路搶通保暢,調派電力搶險隊伍搶修受損變電站、線路,緊急配備應急發(fā)電車、發(fā)電機等進行電力保障。組織力量搶修受損通信基站,搭建應急通訊。目前,蘆山縣大南路、蘆雙路2條農村公路已搶通,省道432線寶興往五龍方向受阻道路已搶通,電力主線路已全部恢復送電,通訊基本恢復。
及時組織群眾避險轉移
把轉移安置受災群眾作為第一任務,緊急轉移受威脅和潛在威脅群眾,6月1日當晚,連夜將地震烈度為7度地區(qū)內的8個鄉(xiāng)鎮(zhèn)群眾全部疏散,就近安全避險。組織專業(yè)技術力量開展安置點規(guī)劃選址、安全評估和建設管理工作,設置寶興中學等轉移安置點61個,緊急轉移安置12700余人。做好受災群眾生活救助,已緊急向蘆山縣、寶興縣調撥帳篷、帳篷燈、防潮墊、棉被等物資,調運糧油、蔬菜、衣被、藥品等物資,確保安置點基本生活物資供應。重點摸排掌握受災地區(qū)留守兒童、孤寡老人等重點群體基本情況,組織災區(qū)黨員干部等發(fā)揮先鋒骨干作用,帶領當地群眾抗災自救。
嚴防次生災害發(fā)生
開設“6·1”蘆山地震抗震救災專題天氣預報,每小時滾動預報天氣信息。組織開展“拉網式”“地毯式”全覆蓋排查,派出27個工作組開展震后地災隱患排查,截至目前共排查現有隱患點88處、排查已銷號隱患點11處;排查堤防89處、灌溉水庫38座、水電站水庫45座、在建涉水工程23處、供水工程319處等,暫無地災險情報告。
維護災區(qū)社會穩(wěn)定
成立維穩(wěn)工作組,抽調公安干警切實加強災區(qū)、臨時安置點和社會面整體巡邏防控,延長治安卡點和快反點勤務時長,及時受理群眾報警救助,對趁機盜竊、詐騙、尋釁滋事等違法犯罪活動予以堅決打擊,做好受災群眾宣傳疏導,防止受災群眾返回危險區(qū)域,確保災區(qū)和全市社會大局穩(wěn)定。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出動警力2000余人次,警車300余臺次,啟動治安卡點15個,135快反點16個,交警服務點38個,排查處置安全隱患9處,實施交通管制4處。
下一步,雅安將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委的決策部署,把抗震救災、避險搬遷、次生災害防治作為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做好搶險救援、妥善安置受災群眾、全力做好隱患排查處置,切實防范化解重大自然災害風險,進一步樹牢底線思維,努力把災害造成的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千方百計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記者 田程晨 責任編輯 何齊鐵 編輯 王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