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護高原古城之肺濕地拉薩自然保護區
原標題:呵護高原古城之肺
入夏后,拉魯濕地碧波蕩漾、綠草萋萋、水鳥翔集。沿步道悠然漫步,頗有“人在景中走,如在畫中游”的意象。生活在西藏首府拉薩的市民,因擁有世界上海拔最高、國內面積最大的城市內陸天然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拉魯濕地,讓這般如詩如畫的美好生活變得觸手可及。
拉魯濕地位于拉薩市城區西北方向,平均海拔3645米,保護區總面積12.2平方公里?!霸诟吆毖醯那嗖馗咴质鞘赘鞘械母剐膮^,能有這么一大片天然濕地,讓不少人感到詫異?!崩敐竦貒壹壸匀槐Wo區管理局局長拉姆次仁表示,拉魯濕地已經成為城市發展與高原生態和諧共生的生動詮釋。
拉姆次仁坦言,由于拉魯濕地位于城市之中,如何有效保護濕地生態系統、使其免受城市發展和人類活動的影響,是一個不小的挑戰?!白屛覀兏械叫牢康氖?,拉薩的城市發展沒有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上世紀90年代開始,黨委政府和當地群眾便開始有意識地對濕地進行保護?!崩反稳收f,長期以來,拉魯濕地持續開展保護和生態修復工作改善了拉薩氣候,增加了空氣濕度和含氧量,因此被稱為“拉薩之肺”。在大家用心用情呵護下,高原古城得以盡情“深呼吸”。
據了解,1995年,拉薩拉魯濕地自然保護區管理委員會成立;1999年,拉魯濕地獲準建立西藏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2000年,《拉魯濕地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頒布實施;2005年,拉魯濕地自然保護區升級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10年,西藏出臺《拉薩市拉魯濕地自然保護區管理條例》,并于2018年進行了修訂。
“2000年以來,國家先后投入約6億元實施了拉魯濕地一期、二期、三期保護工程和‘三渠一河’整治工程。”拉姆次仁說,特別是隨著濕地核心區生態搬遷、保護區擴展、濕地生態系統恢復、保護區防護林綠化、巡護步道建設、補水系統改造等一系列工程的實施,濕地生物多樣性得到了有效保護,主要動植物種群和生物資源都在逐漸得到恢復和發展。
“近年來,濕地北側536畝沙化、干化土地得到補水,濕地水域面積擴大三分之一,水位平均上升了3厘米。濕地現有野生動物195種、昆蟲101種,植物由原來的332種增加到395種,新發現鳥類43種,越冬候鳥也明顯增多?!睂ΡWo取得的成效,拉姆次仁如數家珍。
按照“生態保護成果與市民共享”的生態發展理念,2020年起,每年5月至10月拉魯濕地邊緣部分巡護步道對市民開放,為大家提供了更多近距離親近自然、了解濕地的機會。
濕地開放后,58歲的拉薩市民剛祖便成了這里的常客?!拔覐男【蜕钤诶敐竦嘏赃?。以前我在這里放牛牧羊,也有人在周邊私搭亂建,無序利用讓濕地受到了傷害。好在當地黨委與政府及時制止,對濕地采取了一系列保護和修復措施,不然這樣的美景今天恐怕是看不到了?!眲傋嬲f,“現在,節假日我和家人都喜歡來拉魯濕地散步,特別是小孫女非常喜歡觀察濕地中的各種水鳥,在這里她學習了解了不少新知識?!?/p>
“豐茂的水草、絢麗的野花、成群結隊的鳥兒,身處拉魯濕地之中,美麗的風景讓我們完全忘記了自己是在高原。距離城市中心這么近,能夠把這么一大片天然濕地保護得如此之好,為拉薩人民點贊!”慕名前來拉魯濕地觀光的浙江游客萬鵬程說。
大家對拉魯濕地景色的贊許和對保護成果的肯定,也讓央金等35名濕地巡護員由衷感到高興。“我們每天在濕地行走2萬多步清潔環境、安全巡護,為大家提供服務??粗鴿竦卦絹碓矫利?,我感到一切付出和努力都是值得的?!毖虢鹫f。
綠蔭掩映中的步道,三五成群的市民游客行走其間。他們時而拍攝近旁嬉戲的水鳥,時而遠眺巍然屹立的布達拉宮,走累了在旁邊的座椅上小憩,盡情享受著這份大自然的饋贈。如今,拉魯濕地持續發揮著水源涵養、調節城市氣候、增加城市空氣濕度和含氧量、平衡地下水位等功能,在促進拉薩城市生態系統良性循環和城市環境質量改善的同時,也成為市民游客休閑觀光的好去處。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申請資金實施拉魯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與提升工程,建立以鳥類監測為主的生物多樣性自動化監測平臺以及科研中心、生態文明科普教育基地,進一步完善生態修復和保護工作,持續呵護好‘拉薩之肺’?!崩反稳收f。 (經濟日報記者 賀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