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博物館新館正式開館迎客
原標題:?西藏博物館新館正式開館迎客
7月8日13時,西藏博物館新館正式開館迎客。新館包括陳列展示區、藏品保管區、休閑服務區、文物保護研究區、綜合辦公區等,觀眾最佳接待量為7000人次/日。黃金面具、雙體陶罐、鐵柄銅鏡、獸首銀壺、曲踏遺址……西藏博物館是高原文化的積淀。博物致知,進入西藏博物館,開啟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吧!
古籍、瓷器、玉器
館藏文物達52萬件
西藏博物館館藏文物52萬件,其中,珍貴文物達4萬余件(套),類別包括考古出土文物、印章封誥、唐卡、古籍、造像、法器、瓷器、玉器、絲織品、雜項等十八類,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文物保護管理工作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新館建成后,藏品保管區面積和硬件設備全面提升,文物保存條件得到極大改善。新館文物科技保護中心依托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西藏聯合工作站的平臺優勢,設立唐卡工作室、古籍文獻工作室、金屬工作室、環境監測平臺等,可開展文物預防性保護、搶救性修復和數字化保護工作,打造以唐卡修復、古籍文獻保護、金屬文物修復為主的特色文物保護示范基地。
此外,新館搭建了集智慧服務、智慧管理、智慧傳播、智慧保護、智慧教育、博物館基礎設施智慧化管理于一體的數字集成系統,強化科技支撐,大力發展智慧化博物館建設。
觀眾早起排隊等候入場
新館設有兩個基本陳列
目前,新館設有兩個基本陳列。《雪域長歌——西藏歷史與文化》展覽,展品2000余件(套),其中300余件(套)文物為首次對外展出。展覽時間線縱向綿延數萬年,涵蓋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宗教等眾多領域,是首次將西藏地方史與中國國家史進行全面貫通的西藏通史陳列,是對西藏歷史與文化的生動展示。
《離太陽最近的人——西藏民俗文化》展覽,展品數量700余件(套),其中近300件(套)為首次對外展出。展覽通過衣食住行闡釋西藏民俗文化的形態,展現天地大美的自然風光,表現西藏民俗的地域性、民族性、互融性和時代性特征,使觀眾對西藏各民族的生產生活方式、文化傳統、審美意識、價值觀念等有深入的了解。
10時左右,廣大市民、游客便在西藏博物館門外排起了“長龍”。13時,西藏博物館正式開館迎客。這是自2017年改擴建工程啟動后,該館迎來的首批觀眾,來自江蘇省蘇州市的陳芃璋小朋友有幸成為了當天第一位入場觀眾。“這是我跟著爸爸媽媽第一次來西藏旅游,聽說西藏博物館開館后,媽媽便帶著我來參觀展覽,開闊眼界!”8歲的陳芃璋話語間充滿了對知識的渴望。
在博物館內,《雪域長歌——西藏歷史與文化》吸引了眾多觀眾。西藏大學學生梁雪晨不禁發出感慨:“漫步在西藏博物館新館里,我和朋友們都感到很震撼!以前,我們從課本中獲取歷史知識。今天,我們可以親眼看到反映歷史的一件件文物,這種感覺太奇妙了!”
探索青少年教育服務
新館打造兒童體驗館
新館加大對青少年教育服務的探索,利用博物館資源為我區中小學研學教育提供全新平臺,建立了以5—13歲少年兒童為主要受眾的兒童體驗館。場館圍繞“愛同胞、愛家鄉、愛祖國”的主旨思想,通過擁抱自然、祖國的花園、傳承文化、對話歷史四大版塊,設置豐富的多感官互動體驗展項,開展愛國主義和民族團結教育,引導和培育青少年樹立與中國夢同心同向的理想。
“我從電視上看了‘三星堆’發掘直播節目,對歷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后來,自己也閱讀了西藏歷史相關書籍,覺得非常吸引人。今天,我們來到了煥然一新的西藏博物館,通過參觀展覽,對歷史有了更生動的感受。”拉薩市第七中學八年級四班歷史課代表旦增羅布說。在兒童體驗館“對話歷史”版塊中,學生們可以戴上手套親自觸摸文物仿制品,“零”距離與文物對話。
新館實現全方位提升
滿足對美好生活需要
西藏博物館新館內設有文創體驗館、4D影院、多功能廳、書屋、觀景平臺、高原醫務室等公共服務設施,為觀眾提供優質的文化休閑空間。作為博物館參觀的最后一站,文創體驗館設計推出了一系列兼具館藏元素和民族特色的文創產品,實現觀眾“把博物館文化帶回家”的愿望。
通過場館建設、陳列展覽、教育服務、休閑設施的全方位提升,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讓觀眾感受來自“高原城市會客廳”的誠意與溫暖。據悉,西藏博物館新館開放后,將繼續發揮文博單位獨特優勢,推動文物保護研究利用,加強文物價值闡釋傳播,講好文物背后的故事,向世人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西藏。
來源:中國西藏新聞網-西藏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