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常委高配畢節意味著什么




畢節是中國精準脫貧戰略實施以來,最難啃的那塊骨頭,始終是貴州乃至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而在中國的扶貧地圖上,畢節也一直具有特殊的意義。




作者:宋馥李 封圖:圖蟲創意




導讀
壹||歷經30年,到2018年,畢節的脫貧攻堅雖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然沒有徹底摘下貧困的帽子。貳||畢節的這一任命,則給今后省級領導班子的治理體系,賦予了新的內涵。中國脫貧攻堅已全面完成,但仍普遍面臨鞏固脫貧成果和鄉村振興的壓力,其他省份是否會循此路徑做相應的人事安排,非常值得期待。
新近的一項人事任命,令人矚目。
8月16日,貴州省畢節市主要領導職務調整,吳強與周建琨交接換班,繼任畢節市委書記。吳強此前任貴州省委常委、秘書長,且是十九屆中央候補委員。而卸任的周建琨,于2020年1月兼任貴州省政協副主席、黨組成員。
畢節的主政者,由一位副省級接替另一位副省級,雖然都屬于高配,內涵卻大有不同。已卸任的周建琨,2016年11月開始主政畢節,在將近5年的時間,經歷了畢節歷史上極為關鍵的五年。這是由畢節在貴州、在全國的特殊地位所決定的。
特殊在哪兒?簡單來說就是貧困。畢節是中國精準脫貧戰略實施以來,最難啃的那塊骨頭,始終是貴州乃至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而在中國的扶貧地圖上,畢節也一直具有特殊的意義。
早在1988年,畢節地區就因貧困面最大、貧困程度最深、貧困人口最多,成為中國扶貧開發的重點地區,國務院為此批準建立了“開發扶貧、生態建設”的試驗區——畢節試驗區。
歷經30年,到2018年,畢節的脫貧攻堅雖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然沒有徹底摘下貧困的帽子。當時的畢節試驗區的農村貧困人口仍占全國的2.6%,占貴州全省的1/4,貧困發生率達8.89%,是全國貧困人口規模最大的五個地級市之一。
所以,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對畢節試驗區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畢節盡銳出戰、務求精準,確保按時打贏脫貧攻堅戰。彼時,他還要求畢節著眼長遠、提前謀劃,做好2020年后鄉村振興戰略的銜接,著力推動綠色發展、人力資源開發、體制機制創新,把畢節試驗區建設成為貫徹新發展理念的示范區。
2020年11月23日,貴州省宣布畢節市的納雍縣、威寧自治縣、赫章縣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畢節七個國家級貧困縣全部摘帽、1981個貧困村全部出列。這是貴州也是中國最后一批貧困縣摘帽。
也就是說,中國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畢節是最后一役。
這既是脫貧攻堅的偉大成就,也是接下來鄉村振興的巨大壓力。畢節要持續鞏固脫貧成果,確保貧困村和貧困人口不返貧,仍然面臨復雜的局面。如何探索一條貧困地區可持續的鄉村振興之路、區域經濟發展之路,畢節試驗區的試驗仍在進行中,仍須一茬兒接著一茬兒干。
正如貴州省委書記諶貽琴在此次換屆大會上的發言,畢節是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非常關心、非常牽掛的地方,在全省發展大局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任務艱巨繁重。
曾在畢節市工作過的吳強,此番由省委常委兼任畢節市委書記,顯然是對畢節市委領導力量的進一步加強,作為省委常委會的班子成員,能調動相當的政策資源,為畢節的發展注入動力。
一般來說,由省委常委高配擔任市委書記,一般見諸于省會(首府)城市和省內的經濟強市,各省均有一到兩個非省會的經濟強市,市委書記會高配為省委常委。這是因為,這些經濟強市在本省區的經濟生活中占據重要地位。
畢節的這一任命,則給今后省級領導班子的治理體系,賦予了新的內涵。中國脫貧攻堅已全面完成,但仍普遍面臨鞏固脫貧成果和鄉村振興的壓力,其他省份是否會循此路徑做相應的人事安排,非常值得期待。這樣,在中國省級治理體系,會呈現嶄新的結構,省委常委兼任欠發達城市書記,而非已經發展起來的城市。
由人事安排帶來的治理體系嬗變,或許孕育著中國地方政壇的新格局。設想一下,諸如云南昭通、河北張家口、湖南湘西這些城市和地區,如果賦予其一把手在省委班子中的話語權,也就為相應地區的發展贏得了更多機會。
某種程度上,話語權就是發展權。










經 濟 觀 察 報 ∣理性 建設性




長按,識別二維碼,加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