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報道玉溪在全省率先推行“交地即交證”“交房即交證”


全面推行“兩交兩即”改革,是時代發展的趨勢,也是順應人民群眾的期盼。通訊員 潘泉 攝
策劃人語:
為全面落實中央和省關于“放管服”改革的決策部署,推動不動產登記提質增效,打造不動產登記一流營商環境,我市于4月2日印發了《玉溪市全面實施“交地即交證”和“交房即交證”工作方案》,明確從7月1日起,在全市全面實施“交地即交證”和“交房即交證”的“兩交兩即”改革。
記者從云南省自然資源廳在玉溪市召開的相關會議上獲悉,我市是全省首家率先全面推行“兩交兩即”改革的州(市)。目前,全市9個縣(市、區)中,已有6個縣(市、區)實現新建商品房項目“交房即交證”,6個縣(市、區)實現新供地項目“交地即交證”,每個縣(市、區)至少落實了一項改革舉措。
我市推行的“兩交兩即”改革受到用地企業和購房者的廣泛贊譽,也為全省推進“兩交兩即”改革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
□ 玉溪日報全媒體記者 白誠穎 文/圖
交地即交證,讓“政策紅包”直達用地企業
今年3月,通海天健工業園區開發有限公司在辦理稀貴金屬產業基地建設項目用地手續時,繳納土地競拍尾款后即與通海縣不動產登記中心簽訂了交地責任書。“付清尾款3天后,我拿到了土地,接地當天拿到了土地證。”企業法人張濤向記者介紹“交地即交證”的好處——“至少為我們節省了一個月的時間”。
稀貴金屬產業基地建設是我市首個實現“交地即交證”的項目。自此,新平縣、易門縣、峨山縣、紅塔區、江川區先后開設了“交地即交證”業務,涉及項目22個。
“交地即交證”為用地企業帶來了便利。
云南活發集團華瑞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開發的撫仙瑞園,是紅塔區首個“交地即交證”項目。5月28日上午,在紅塔區國有建設用地項目“交地即交證”頒證儀式上,企業法定代表人嚴琪程領到了土地證。他告訴記者,公司通過掛牌取得土地后,在完成交地手續的當天,即取得了不動產權證,這樣的辦證速度超乎想象,讓企業領到了一個大大的“政策紅包”。
時間就是金錢。對于用地企業而言,時間就是“真金白銀”,早一點拿到地,早一點拿到不動產權證,就能早一點做好用地規劃、早一點融到資,項目就能早一天開工、早一天產生效益。
多名企業負責人向記者介紹,在沒有實施“交地即交證”改革前,企業通過競拍得到土地后,就及時繳納土地價款和稅款,而買地并不像買其他東西一樣“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按照規定,付清土地全款10個工作日內交地,之后由企業委托第三方進行不動產權籍調查,其中需要完成土地四鄰簽章,最后成果資料須通過審核,才能申請辦理不動產權證。
“從交清尾款到拿到土地證,快一點也差不多要一個月時間。”一名多次拿地的企業法人介紹,此前他們通過競拍拿到的一塊地與兩個單位相鄰,他帶著相關資料去與鄰居說明情況,讓對方給他簽字按手印,證明他買到的地相鄰權屬無糾紛。
完成四鄰簽章,證明競拍到的地就是自己的,這事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辦成:有的鄰居根本不在玉溪,要打電話預約好,再到外地去辦理;有的鄰居是國企,內部管理嚴格,簽字程序多,需要耐心等待;有的鄰居已經將地塊轉租出去,簽字需要承租人辦理;有的鄰居是散戶,足足有幾十家,需要一一登門拜訪,說明情況……
為推動不動產登記提質增效,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更加便民惠民,讓更多政策紅利直達市場主體,我市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針對土地收儲、拍賣、領證三個階段進行審批流程再造,將土地供應主體作為不動產權籍調查委托主體,按照不同階段逐一明確流程步驟和責任部門,把權屬調查、資料審核、信息錄入等工作大幅前置,將“咨詢辦”改為“指導辦”,“事后辦”改為“提前辦”,“串聯辦”改為“并聯辦”,“企業跑”變為“部門跑”,最終做到交清土地價款即可接地拿證,大大縮短了企業的等待時間,為企業后期辦理建設手續提供了便利,為項目早日投產運營贏得了時間。
交房即交證,讓購房者更安心
新興瑞園是紅塔區首個“交房即交證”的試點小區。去年2月3日,在新興瑞園小區房屋不動產權證書頒證儀式上,首批30名業主拿到了新房鑰匙和不動產權證。
市民王女士屬于全款購買新興瑞園小區的業主,在接房的同時她拿到了不動產權證。由于做生意需要流動資金,王女士在拿到證后迅速賣了房,很快就籌集到做生意所需的現金。“我很感激‘交房即交證’這個政策。”王女士說,早日拿到不動產權證,“不動產”就“動”了,變成了資金、資本,為保持現金流創造了條件。
自紅塔區新興瑞園小區實現“交房即交證”后,澄江市、江川區、華寧縣、元江縣、峨山縣的一些房地產項目也實現“交房即交證”。截至4月12日,我市共辦理了7個新建小區2325戶購房戶的不動產權證。
“云南省互聯網+不動產登記平臺”的使用,為辦證人提供了便利。
一名地產商介紹,從實踐經驗看,商品房從預售到取得不動產權證一般需要兩到三年時間。購房者拿到不動產權證后,可以在落戶、子女入學、銀行貸款等方面享受便利。但在實際操作中,很多購房戶從交完全款到拿到房子或領到不動產權證往往需要更長的時間。
市民廖女士告訴記者,大四那年父母給她在紅塔區玉水金岸買了套大平層。大學畢業后,廖女士在深圳工作。工作期間,她曾萌生出賣掉玉溪房子在深圳買套房的念頭。然而,玉水金岸一直沒有拿到房產證,出售不便,而且這套房一直占用資金和她的首套、首貸資格,導致深圳買房的夢想也擱淺了。今年4月29日,已經是兩個孩子媽媽的廖女士,在經歷了十余年的等待后,終于拿到玉水金岸的不動產權證。
廖女士所購的玉水金岸,為何遲遲辦不到不動產權證呢?玉溪市爛尾樓清理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有關人士向記者介紹,主要原因是該項目資金鏈斷裂,工程未完工,也沒有驗收備案,因此接了房的業主都辦不了不動產權證。令人欣慰的是,去年以來,該項目被列入省級爛尾樓清理整治名單,此后,在市爛尾樓清理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強有力的推動下,玉水金岸項目復工,并持續開展了土建工程、人防工程和消防工程建設等,讓部分工程具備了驗收條件。目前,玉水金岸1至10棟的1994戶業主可以按有關規定申領不動產權證。
針對買了房卻辦不了證的痛點,近兩年,我市持續開展不動產歷史遺留問題專項整治行動和“回頭看”工作,持續推進爛尾樓清理整治。市自然資源規劃局提供的數據顯示,在不動產歷史遺留問題專項整治行動中,全市累計排查出不能依法依規辦理不動產登記的問題小區102個,涉及40436戶。以“保障無過錯購房人合法財產權”為導向,我市建立多部門聯動機制,對問題小區按照“一樓一策”的個性化方案來推動不動產權登記。截至目前,除爛尾樓清理整治還在持續化解外,全市大部分“辦證難”的小區,業主申領不動產權證的通道已經打開。
市自然資源規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待“交房即交證”改革全面推開,此前出現的因用地、規劃、建設和驗收、繳稅等環節存在問題導致不能正常辦理不動產登記的情況將會得到遏制。
“交房即交證”的責任主體是開發商。這名負責人介紹,全面推行“交房即交證”改革,強化部門監管,規范開發建設行為,可從源頭上杜絕產生新的歷史遺留問題,保障廣大購房者的權利。
全面推廣,探索可持續發展路徑
6月14日,在我市召開的全省推廣農村不動產登記平臺暨規范農村不動產登記現場會上,副市長董金柱向云南省自然資源和規劃廳及各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的參會人員介紹了“玉溪經驗”。他介紹,玉溪始終堅持“一流營商環境是第一競爭力”的理念,大力推行作風革命,創新工作機制,在優化審批程序、強化要素保障等方面制定和實施了一系列政策。其中,“交地即交證”和“交房即交證”改革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
不動產登記領域的“玉溪經驗”吸引了各州(市)相關人員觀摩學習。
業內人士評價,對照中央和省在不動產登記領域的“放管服”改革,玉溪的“兩交兩即”改革步伐走在了全省前列。自去年以來,玉溪市積極探索不動產登記領域的改革,并在五個方面取得了成效:一是運用“云南省互聯網+不動產登記平臺”開展“交房即交證”工作,實現了新建商品房不動產登記“外網申請、內網審核”的辦理模式;二是零時長等待,解決了業主辦理不動產登記難的問題,購房者買得安心、住得踏實;三是開發商真切體會到依法依規開發建設、順利辦證的好處,既賺到了錢,又收獲了購房者的口碑,為企業長足發展提升了品牌價值;四是參與實施的企業起到了示范帶動作用,推動了房地產市場依法依規、健康有序運行;五是成功實施“交地即交證”的招商引資項目,加快了項目落地投產的進度,獲得投資者的好評。
按照《玉溪市全面實施“交地即交證”和“交房即交證”工作方案》,從7月1日起,全市對新建商品房建設項目和以出讓或劃撥方式取得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以出讓方式取得集體建設用地土地使用權的新供地項目,全面實施“兩交兩即”。同時,明確在建商品房項目由開發企業自愿申請實施“交房即交證”。
目前,我市所有縣(市、區)可通過“一部手機辦事通”開展農村不動產線上信息查詢、核驗和發證等工作。
“好的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市自然資源規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兩交兩即”改革是維護企業和群眾合法財產權、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措施,是助推“玉溪之變”、衡量依法辦事能力和水平的切入點,是落實“項目工作法”“一線工作法”的抓手。
多名受訪者一致認為,“兩交兩即”改革涉及自然資源規劃、住房和城鄉建設、稅務等相關部門,因此,改革要堅持政府主導,要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職能部門既各司其職,又密切協作,打破信息壁壘,建立和完善工作機制,才能讓這些改革真正落到實處,實現讓用地主體和購房者“降成本”“少跑腿”“安心買”。在實際工作推進中,市自然資源規劃局牽頭作出了良好表率,為全面推進改革奠定了基礎。
在不動產登記“一網通辦”服務改革中,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加大“互聯網+不動產登記”業務申請操作培訓力度,引導用地單位、開發企業、購房者、抵押銀行等權利人首選通過“云南省互聯網+不動產登記平臺”提出申請,現已辦理成功一批項目,一些有實力、講誠信的企業也紛紛前來咨詢,積極跟進“改革”。可以預見,待“交地即交證”和“交房即交證”改革全面鋪開后,將有更多的用地主體和購房者在改革中受益。
短 評
深化不動產登記改革順應人民群眾期盼
□ 一言
買房多年卻遲遲領不到不動產權證,在房地產市場高歌猛進的十多年間,這樣的事情屢見不鮮。去年以來,為進一步落實國家和省在不動產登記領域的“放管服”改革,我市積極探索“交地即交證”和“交房即交證”改革,并于7月1日起,在全省率先全面推行這兩項改革。今后,用地主體交清土地價款后將實現接地即可領到不動產權證,而購房者在接房時則可領取不動產權證。
土地資源是市場主體生存和發展的珍貴資源,購房是很多家庭奮斗多年才能實現的人生夢想。在買地和買房過程中,盡可能地給用地主體和購房者提供不動產登記便利,是維護企業和群眾財產權的重要舉措,更是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保證社會公平正義的具體體現,也是從源頭上消除不動產歷史遺留問題的有力抓手。因此,深化不動產登記改革,全面實施“交地即交證”和“交房即交證”,符合時代發展趨勢,順應人民群眾期盼。
“交地即交證”改革全面推行后,至少給用地企業節省一個月時間,更為貼心的是,以往企業要證明“競拍到的地就是自己的”,得一一找鄰居簽字按手印,這個過程難免拖延時間還會受委屈。而今后,找鄰居簽字按手印這事,在土體“招拍掛”前期就由相關部門辦妥了,企業拍到的地已是權屬無糾紛、界址清楚、面積準確、無需再做權籍調查的地塊,只要按規定繳清土地出讓金及相關稅費,即可實現接地即領取不動產權證。
過去,人們往往用“買錯一套房,十年都白忙”或買了“不動產”就真的“不動”來形容買房“遇開發商不淑”的窘境。而“交房即交證”改革全面推行后,購房者遭遇爛尾樓、買房多年辦不了證等亂象便能得到遏制,給購房者帶來信心,打造安心買、放心購的優質環境,有利于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平穩發展。總之,這對剛需購房者或改善型購房者都是利好消息。
當前,我市已明確了“兩交兩即”改革的時間表、路線圖,且改革比省級部署的要求還要高、步子還要快、措施還要全,但落地見效還需具有一定的開拓性。比如,在實際操作中,土地儲備機構是向用地單位提供“交地即交證”服務的責任主體,而開發企業則是向購房者提供“交地即交證”服務的責任主體,要將改革落到實處,確保落地見效,還需要各方深度協同、打通堵點、排除難點,解決改革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問題,探索更具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路子,為全面推進改革探索良方。
要發揮土地在發展中的基礎性、支柱性保障作用,必須推進含金量較高的“兩交兩即”改革。事實證明,玉溪的“兩交兩即”改革已經有力地促進項目落地和效率提升。讓我們瞄準目標加油干,為“玉溪之變”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