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遼市繪制“玉米產業圖譜”做強玉米生物科技產業鏈
(來源:創新內蒙古)
原標題:通遼市:繪制“玉米產業圖譜” 做強玉米生物科技產業鏈
盟
市
動 態
金玉鋒生物科技大健康產業園項目總投資120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0.5億元,建設年產240萬噸玉米淀粉、20萬噸葡萄糖、10萬噸麥芽糊精、10萬噸山梨醇、500噸輔酶Q10和10萬噸玉米胚芽油生產線各一條,目前倉儲項目已封頂,正進行內部裝修;華北制藥生物發酵基地總投資16.9億元,年度計劃投資0.6億元。項目一期建設10000噸/年固態營養素生產線及配套設施,二期建設20000噸/年固態營養素、60000噸/年山梨醇生產線及配套設備設施和配套電廠。目前一期工程動力車間蒸汽、循環水系統試車完畢,發酵車間、提取車間試車完成,二期項目正在進行設計評審……今年以來,總投資201.17億元,通遼市重點推進的15個玉米產業鏈上項目已全面開工建設。
通遼市地處世界“黃金玉米帶”,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年玉米播種面積保持在1500萬畝以上,占全部播種面積的70%,玉米年產量達到150億斤以上。2018年,“通遼黃玉米”成功注冊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并作為通遼市農畜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參加了全區農畜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以287億元的品牌價值位居全區農畜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榜首。2019年,經中國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協會重新評審,“通遼黃玉米”品牌價值達到301.6億元。
近年來,通遼市依托區域優勢和資源稟賦,在玉米“吃干榨凈”上做文章,以發展玉米生物產業為重點,積極推進玉米加工轉化、增值升級,不斷提升產品附加值,下大氣力壯大產業鏈條,推動玉米生物科技產業向綠色、精深、高端延伸,全力推進玉米產業高質量發展。目前全市已有玉米生物產業鏈規上企業16家,重點企業有梅花生物、華曙生物、利牛生化、中圓生物、三星、德瑞等玉米加工企業。已形成105萬噸淀粉、58萬噸味精、22萬噸氨基酸、35萬噸酒精、8200噸土霉素堿、5萬噸麥芽糖、13.8萬噸乙二醇、5萬噸玉米油的生產能力。
在前不久召開的通遼市第六次黨代會上,進一步把優勢特色產業培育的主攻方向聚焦到玉米生物科技產業基地建設上,玉米生物科技產業已成為該市最具現實基礎、最有可能打造出特色競爭力的關鍵領域。在玉米生物科技產業建設中,全市政企聯動繪制“玉米產業圖譜”,抓好區域分工。開魯工業園區重點培育藥品級產業集群,主攻原料藥和醫藥中間體,提升在全國相關行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科爾沁區重點發展食品級高端終端產品,主攻小品種氨基酸研發生產,打造世界級小品種氨基酸生產基地。
開魯縣聚焦產業定位,堅定不移地推進玉米生物科技產業集群發展,全力推進玉米加工轉化、增值升級,不斷延伸產業鏈,著力打造全株產業鏈、集群式發展的玉米生物科技產業,產業的集聚效應日趨顯現。目前,全縣已經入駐上下游緊密銜接、產業鏈深度耦合的玉米生物科技企業32家,年可轉化玉米260萬噸,強力霉素產能占世界60%,舒巴坦酸產能占世界36%。逐步形成了以玉米淀粉為基礎的4條重點產業鏈,推動全縣工業總產值和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連續4年年均分別增長20%和12%。
科爾沁區全面優化產業結構,以提升工業經濟發展質量效益為核心,全力培育壯大玉米生物科技產業,推動玉米生物產業集聚化、集群化發展。海鄰生物飼料項目有效延展低質資源利用鏈條,順通生物乙醇技改項目開辟醇類產業精深加工新路徑,梅花生物海藻糖、藥用氨基酸擴產等項目打開產業“藍海”,越來越多優質、綠色、高效的企業入駐園區,形成了以“玉米—淀粉—氨基酸”“玉米—淀粉—酒精”“玉米—淀粉—有機酸—乳酸—聚乳酸—生產可降解新材料”為代表的產業鏈條,產品持續向高端化邁進。
“十四五”期間,通遼市將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推動玉米全株開發,突出玉米全株產業鏈建設,聚焦玉米生物科技,加快推進工業轉型升級,打造世界級小品種氨基酸生產基地、全國原料藥和醫藥中間體生產基地。堅持以鏈式思維培育產業生態,向食品藥品級高端終端延伸,繼續引進高附加值玉米深加工項目,完善玉米產業發展載體,推動全市玉米生物產業向綠色、精深、高端延伸。穩定發展現有氨基酸、淀粉糖、變性淀粉、生物飼料、糠醛等產品,大力發展食品級、醫藥級氨基酸、原料藥等高端產品,實現資源可循環利用,建成國家重要的玉米生物科技產業基地。
(來源:內蒙古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