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的起源,陜西渭南之美
渭南作為縣名,始于前秦苻堅甘露二年,其古稱下邽、蓮勺,地處陜西關中渭河平原東部,早在秦漢之際,渭南就已享有“省垣首輔”,“形勝甲于三秦”的美譽。
據考證,中華民族的又稱“華夏”即源于渭南:“華”即華山,“夏”指“夏陽”(今韓城市),特指橫亙于這區間的狹長地域。由這里產生的文明即就是“華夏文明”。因其卓著,故延伸為后世中華民族之典。距今約20萬年前的“大荔人”曾經在這里繁衍生息,刀耕火種。
沙苑文化,龍山文化,西岳廟,太史祠,倉頡廟等,如絕本的經典,記載著華夏文明悠久的歷史;韓城倆周古墓群,蒲城橋陵等數十座唐帝王陵墓,如遙遠的星座,閃爍著神奇的亮光,此外,《詩經》開篇之作《關關雎鳩》也產生在這里。
渭南的美食多為家常食品,以各種普普通通的面食為多,卻有著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獨特風味。
羊肉餬餑
合陽黑池鎮的羊肉餬餑曾被譽為關中四大名吃之一。過去曾有“寧吃一盤餬餑、不吃酒席一桌”的俗諺,可見其受群眾歡迎的程度。另外,羊肉餬餑還同南宋的著名愛國將領岳飛和王鎮有著一些聯系。
《宋史》載:金將王鎮歸順南宋,領兵南下,行至黑池附近的韓莊,天已昏黑。老百姓見軍紀嚴明,就熱情的招待,有的端羊肉,有的送燴餅。王鎮又渴又饑,就將這兩樣東西摻合在一起,其香妙不可言。于是他令伙頭軍詢問這兩樣東西的做法。
南宋紹興十年(1140年),王鎮同岳飛在朱仙鎮里應外合,大破金兵,迫使金兀術倉皇逃走。在會師祝捷會上,王鎮就用那“二合一”招待岳元帥。岳飛細品,覺得味道極美,就問這是何物。王鎮說:“肉是羊肉,餅子是漢民叫餑餑,我們胡人很愛吃。”岳飛說:“胡漢能成為兄弟,也可以變一家,那就叫餬餑吧。”
時辰包子
時辰包子是渭南的特色美食,其中,以老朱時辰包子是代表。“時辰包子”不是店名,是菜名。店家每天一大早蒸包子賣,不到晌午就賣光了,正當時辰才有的吃,謂之時辰包子。
時辰包子看上貌似沒什么大玄妙,稀奇在餡料和吃法上:全程不用筷子不用盤碗,用手端著吃。并且邊吃邊往包子里加油潑辣子和醋調和,吃一口加一勺,這味道立馬變成地道陜西味兒了!
豬肉餡有濃郁的油渣兒味,比豬油餡還油膩,加上油辣子一下子口感中和了!包子包得好是不用盤子接著吃的保證,不撒不漏,澆油有技巧,進餡里不能澆在包子皮上,否則順手流一腕子;豆腐餡是陜西流行的素餡,豆腐餡有很濃郁的花椒味兒,一放油辣子啥味全無,就剩下陜西味兒了。
合陽踅面
相傳,踅面已有兩千多年歷史。西漢大將韓信木罌渡軍破魏時,請當地老百姓幫忙,趕制出一種以蕎面作原料的薄面餅,這種面餅攜帶方便,吃時便捷,只要在開水中一涮,調上鹽、醋、辣子即可,的確不失為行軍打仗用的快餐食品。這就是最早的踅面。
踅面,有的人寫成“旋面”,是因為“旋”字在合陽方言里念“踅”。“踅”字是個冷僻字,清代合陽有人編了一本《土音雜字》,出于好心,找了一個古音又讀“xué”的“頁”字來為“踅”字注音。但知道這個古音的人實在太少了,結果弄成拙,大家都按本音讀“yè”,而沒有人讀“踅xué”,外地人到合陽更是按字讀音,這樣一來,便把“踅面”弄成“頁面”了,實在是一大誤會。
合陽踅面是用七成蕎麥面與三成小麥面混合制作的一種面食。制作好的踅面好比方便面。吃時在開水鍋浸泡兩分鐘,撈出,放進碗里,加少許粉魚,調鹽、醋、蔥花、花椒面,再淋上辣椒油及熟豬油即成。
白水杜康酒
三國時魏武帝曹操在《短歌行》中留下:"慨當以慷,優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的千古絕唱。據史料和考古表明,杜康酒可能是在白水縣釀造。杜康造酒作坊的舊址,在白水縣大楊鄉康家衛村。
此村三山環抱,松柏常青,附近有一條大溝,流水清澈見底,因杜康在此溝畔造酒,故名杜康溝。溝底有一清泉,泉水從地下往上汩汩涌出。據清代《白水縣志》記載:"泉隱隱噴出,至冬不竭,流四里許,入白水河,鄉民謂此水至今有酒味。" 記有:"杜康取此水造酒",人稱杜康泉。
白水杜康酒,屬清香型白酒,1979年以來,在歷次全國評酒中多次獲獎。目前有60°、55°、52°、50°、39°等各種杜康酒,并有以杜康酒為基礎,以陜西特產沙苑子和五加參為主要原料,釀成杜康沙苑子、杜康五加參酒。
*本文圖片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